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幼儿园语文教案范例【精选4篇】
好文供参考!1/18幼儿园语文教案范例【精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语文教案范例【精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语文的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复习学过的生字:猫猪狗牛马。学习新授生字:说问汗吐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创作表演童话故事。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诗歌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教杆字卡若干钓竿小鱼池教具小动物头饰若干个《小花猫找汗》动画片律动音乐《小动物》表演用背景幕布录像机。活动过程:律动《小动物模仿操》教师领幼儿入座。一、导入:播放动画片《小花猫找汗》二、听读游戏诗歌教学:动画片看完了,我要考考小朋友,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让幼儿发言,教师并依次贴出各种所说出的小动物的图片)(随后教师依次出示词卡:身上、舌头、脚掌、鼻子)好文供参考!2/18教师引导幼儿玩“连连看”的游戏(请小朋友上前连线,把小动物图片和相对应出汗的位置的词卡廉洁,以此巩固关于小动物出汗部位的知识教育)三、复习学过的生字这些小动物还带来几个字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把刚才的小动物图片翻过来,后面是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名称字卡:猫、狗、猪、牛、马)认读认读识字游戏1“听声音认生字”游戏(老师或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另一名小朋友找出相对应的字卡)四、首童话里还有几个小字宝宝不见了,看来我需要魔术帽。(教师运用魔术帽变出“说”“问”“汗”“吐”四个生字)教师引领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独立分析字形,比如说:说——一个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有一个人说话问——一个人在大门里问问题。汗——一个人本来是干的,运动后就出汗了。吐——左边是口,右边是土,合起来就念吐。之后进行组词,并说一句话。五、玩识字游戏1小猫钓鱼。儿歌:小猫小猫苗苗叫,我的小鱼哪去了?我请***找一找。好文供参考!3/182谁当小老师?3猜猜谁不见了。六、童话故事表演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小花猫找汗》的故事,那我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呢?下面我们请大二班的小朋友表演《小花猫找汗》(教师分发头饰)(让第一组幼儿讨论分配角色,之后进行表演童话故事)——教师进行录像表演结束了,请下面的小观众说一说,哪里表演的好?哪里表演得不好?(让幼儿自由讨论优点和缺点,综合之前的经验,请第二组小朋友表演)七、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小动物,他们出汗的身体不为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问问小朋友,你还知道别的小动物用什么部位出汗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外面的小动物用什么部位出汗?让我们一起出发。幼儿园语文教案【第二篇】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好文供参考!4/18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活动准备]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好文供参考!5/18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设计思路]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活动流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教案《语文好文供参考!6/18教案-诗《摇篮》》。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三、交流讨论、表演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2.表演游戏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四、迁移阶段1、教师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诗歌里说:“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那么,好文供参考!7/18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例:蓝天是摇篮,摇着月宝宝,白云轻轻飘,月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船宝宝,浪花轻轻翻,船宝宝睡着了。花园是摇篮,摇着鸟宝宝,风儿轻轻吹,鸟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宝宝睡着了。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着把仿编内容画下来,再交流仿编的诗句。[活动评价]好文供参考!8/18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吟唱,全诗采用重复的词语、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种声音的回环。韵脚选用了“遥条”韵,烘托出一种甜美柔婉的气氛,使得美好的情致与音乐的旋律自然地统一在一体。《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摇篮”这首诗歌,从环保的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当今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取材现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整个活动,以小猴生病为线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深深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从而一起为净化城市出谋划策。于是,“种树、种花、改制摩托车”等方法应蕴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们的美好设想和愿望。有人说,环保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较难渗入,而本活动,老师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从而激发起幼儿真正的言行。幼儿园语文教案【第三篇】活动准备PPT课件和图卡,音乐CD,纱巾、红绸人手一条,音乐图谱。幼儿已学习过多种地方民歌及舞蹈,开展过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歌唱及韵律活动,有演唱衬词的初步经验。活动目标能看图谱演唱和探索舞动红绸的方法,积极参与民歌欣赏好文供参考!9/18活动。体验陕北民歌的情趣和健康美,增强对各地民歌的喜爱之情。初步感受陕北民歌悠扬高亢、热烈喜庆、粗犷奔放的风格;尝试演唱B段衬词,感受陕北民歌衬词衬腔的韵味儿。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声中,唤起幼儿对审美活动的热情。2.出示幼儿民歌会PPT,重温对地方民歌的记忆。(1)回忆已知的地方民歌经验。幼儿逐一欣赏民歌会PPT片段,回忆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的民歌。(2)拓展民歌传唱的地域经验。幼儿观察中国地图的PPT,找到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了解不同民歌的传唱地域。二、基本部分1.导入陕北民歌的欣赏。提问:认识这位歌星吗?(出示歌手阿宝剧照的PPT)2.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1)完整倾听,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韵味儿。提问:听了这首歌,你们觉得它跟我们平时唱的歌一样吗?好文供参考!10/18怎么个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速度、音色等方面描述自己的直觉与感受。(2)通过声音游戏,体验陕北民歌的悠扬高亢、粗犷奔放。幼儿观看黄土高原PPT画面,倾听教师讲解,并尝试用声音游戏体验。游戏一“问候游戏”:向坐在最后排的客人老师问好。游戏二“山谷回音”:师幼借用歌曲旋律哼唱“大二班的那个小朋友。你好哎——”。(3)再次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幼儿观看歌曲PPT画面,再次欣赏歌曲。(4)观看图谱,感受歌曲内容及A、B两段的节奏特点。出示图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指图并随机清唱。(5)运用图谱,尝试演唱B段衬词。提问:陕北汉子唱歌听起来怎么样?他在唱什么?“哎嗨哎嗨哟”这句唱得一样吗?哪里唱得最长、最难?请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在图谱上对应唱歌的地方拍拍手。跟随钢琴伴奏,师幼进行接唱练习,教师唱歌词叙述部分,幼儿唱衬词部分。三、结束部分1.观察秧歌画面,体验陕北秧歌的热烈、喜庆。好文供参考!11/18出示PPT画面。提问:陕北人跳秧歌时拿什么在舞动?2.探索红绸的舞动,表现陕北民歌的韵律美。幼儿尝试用团拢、张开、挥动、抖动等方式舞动红绸。教师提问:还可以用你学过的什么动作来跳陕北秧歌?幼儿迁移经验,用秧歌十字步、娃娃步等已有的下肢舞蹈经验表演。3.与客人老师共舞,结束活动。师幼在舞蹈中结束活动。幼儿园语文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理解寓言的含义。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预习课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白兔和月亮》:介绍寓言。好文供参考!12/18解读寓意。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身心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出示课题。介绍寓言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戒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精悍,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朗读疏通文意,感受语言。二、整体感知。(1)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什么?(得失之患)(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好文供参考!13/18(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截然不同,刚开始她是“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而后来,她感到“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白兔相对于月亮身份的改变;在拥有月亮之前,白兔能以审美心态面对月亮,因而能感受到美的风韵;拥有月亮之后,却以功力心面对月亮,因而不但不能体会美,反而还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白兔慧心未泯。)(3)文章将白兔与人对比有什么意味?(文章的原句是(和人类--决定)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她是聪明的;人类,作为白兔的对立面,理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慧心已泯。人类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既得利益的,因而也是愚笨的。可见,这话暗含对人类的讽刺。(4)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理解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5)讨论: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一无所有就能心安理得吗?(“一定”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世上拥有财产的当然不会每个人都患得患失,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拥有财产就极易产生得失之患。要理解“拥有”的含义。白兔拥有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根胡萝卜,一把青菜之类的东西,正是因为没有能力保卫好文供参考!14/18月亮,所以白兔才会患得患失,因此“拥有”不应泛指一切东西,而是指自己缺乏保护能力却以外获得的巨大利益。作者在寓言中表述的并非一个非此及彼的绝对化概念,而是要告诉我们:审美
本文标题:幼儿园语文教案范例【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7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