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_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参考5篇】
1/10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_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参考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_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参考5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第一篇】1、知道元宵节及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花灯。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1、幼儿带花灯到幼儿园。2、幼儿画册和元宵节人们进行庆祝活动的图片。知道元宵节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幼儿愿意到集体面前并大胆的介绍自己的花灯审美元素: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在这天里人们一起赏花灯、玩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一、介绍元宵节。2/10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做些什么呢?2、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上说出人们在看花灯、玩花灯等)教师小结: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要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二、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花灯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带来的兔子灯。教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玩花灯。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灯?它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那你们带来了什么灯?谁来说一说?3、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美丽的花灯。(教师可以从颜色、形状或玩法方面加以提示,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中进行介绍)三、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花灯。师:我们小朋友要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我们小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花灯。(幼儿互相交换自己的花灯玩。)小百科: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3/10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第二篇】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1、讨论导入(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4/10(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1、评价2、总结附儿歌: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12、大班元宵节主题活动教案:莱西人的元宵节综合活动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5/10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载歌载舞的莱西人ppt、花灯会、猜灯ppt、有趣豆面灯碗ppt(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提问: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饰有什么不一样?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第三篇】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手,6/10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1、教师带幼儿外出参观街上的节日环境,师幼共同收集花灯,布置成“各种各样的花灯展”。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元宵节的风俗活动、传说故事,布置成“元宵节到了”专栏。3、请幼儿带来自己的花灯,陈列在角色区里。4、师幼共同收集小纸盒、小蛋糕盒等立体废旧物品,放在手工区里,准备制作花灯用。美工区材料:彩笔、纸等。内容与要求:能画出见国的花灯或自由表现出自己设计的花灯。材料:备种小纸盒、彩纸、胶槔、彩笔、剪刀、皱纹纸等。内容与要求:能用废旧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话动。材料:彩泥、垫板芍。内容与要求:能用彩泥塑造花灯。材料:包装纸、双面胶、礼品盒e的丝带等。内容与要求:能包装自己收集来的谜语,以作“藏宝”用。材料:彩泥、陶土、纸属等。内容与要求:能用纸屑做出各种“馅”的“元宵”。音乐区材料:磁带、打击乐器。7/10内容与要求:边听音乐边为音乐伴奏。材料:老奶奶、老爷爷等的人物面具。内容与要求:根据歌曲内容分角色表演,并尝试自编歌词。角色区材料:花灯大卖场、特色元宵专卖。内容与要求:学会介绍、推销花灯和元宵。语言区材料:收集谜语、猜谜语。内容与要求:能互相说谜面、猜谜语、生活区材料:米面、馅。内容与要求:能自己动手做元宵,大家一起品尝。体育区材料:花灯、绣球、狮子面具(头饰)。内容与要求:尝试玩舞龙灯、舞狮子等讲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参观活动:元宵节到了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第四篇】1.了解灯笼的种类、形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制作方法。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8/10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龙。2.课件(灯笼会),人手一件灯笼制作用具(废旧盒子、胶水、丝布、松紧带)3.各种自制灯笼范例1.播放课件,欣赏花灯,认识元宵节。提问:灯会上都看到了什么灯?你能说出几种灯的名称吗?小结:正月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灯笼?2.尝试制作灯笼1出示各种灯笼的范例,示范一种灯笼的做法。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及灯笼形状进行制作。3.挂灯笼装扮教室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评价制作作品。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第五篇】刚过元宵节,儿童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但是很少有儿童知道元宵节的来历。通过这次的教学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传统传承下去。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9/10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知道元宵节的来历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幼:看花灯、吃汤圆等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10/10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本文标题:大班元宵节教案反思_大班元宵节教案语言【参考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0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