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最新4篇)
1/11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最新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最新4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第一篇】《手提包》1、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2、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粘贴添画准备材料:彩色长条纸、对折手提包形状、毛根、油画棒、胶水活动步骤:1、展示手提包,请幼儿观察手提包中使用的材料和操作方法。2、请幼儿将对折手提包形状用彩色小纸条加以装饰,可将两两小纸条交叉粘贴成八叉状,也可粘贴成米字状,形成不同的图案。3、将长条形纸粘贴在对折手提包形状的下端,可作为手提包的掉穗,增添异域风情特点。4、请幼儿用油画棒添画,如用:圆圈、点、横竖线相交、卷卷线等,乐于使用多种色彩。2/115、将毛根穿入对折手提包形状的顶端,作为手提包的提手,美丽的手提包就完成了。1、手提包的形状可发生多种变化。2、可用棉签画的'形式装饰手提包。3、毛根可用线绳加以代替。4、手提包的材料可用海面纸代替。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第二篇】: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学会用分泥、团圆、压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鱼。2、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1、泡泡泥、小棒人手一份2、ppt课件: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3/11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长什么样子?(章鱼有圆圆的脑袋,脑袋上面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脑袋下面还有许多触手)三、示范讲解:可爱的章鱼1、魔术:圆形变变变出示泡泡泥小球,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就要用圆来变小章鱼。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鱼》,看,老师用一个大大的圆变了章鱼的什么?下面这些小圆变成了章鱼的什么呀?(触手)2、教师示范――分泥――先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泥,再将其中的一块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搓圆――大泥搓圆变成章鱼圆圆的脑袋,小泥搓成小圆在大圆下面围一圈变成章鱼的触手。3、压坑――用将小圆套在小指上变帽子的方法压坑变出章鱼的嘴巴粘在脑袋上。4、用小小圆来做张宇的眼睛。5、装扮章鱼――用压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结打扮章鱼。四、幼儿操作。4/11幼儿按步骤图制作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分泥。五、作品展示,教师评价。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幼儿庆祝,表演《可爱的章鱼》:章鱼在遇到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变形保护自己。对于刚入园2个多月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在泥工方面会些什么技能呢?从上次的《彩红》活动中我发现,虽然他们对泥工制作很感兴趣,但是要想很熟练的掌握揉、团技能对于这些幼小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幼儿并没有完全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识技能,又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可爱的章鱼》。原因有两个:其一,据了解章鱼对多数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的海洋动物,也是孩子们喜爱看的动画片《海绵宝宝》里有的卡通人物。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很乐意参与制作章鱼的活动。其二,制作章鱼的过程简单易学:先揉好泡泡泥,再团成泥团,整个过程中都用到了圆球。在制作过程中孩子既能巩固上一次活动中“团”的技能,又能学到新的技能“压”。带着这些想法我组织了该活动。首先让孩子学习取一团自己需要的泥团,在双手中交替揉捏再至于泥工板上用手心团圆。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看似简单的揉泥动作及团圆动作,5/11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小班孩子来说却显得比较困难。有些孩子急于求成,没等到泥团揉圆,结果做出来的章鱼不好看,但孩子制作章鱼的热情很干,每个孩子都十分认真投入,我想“章鱼”的质量和孩子的能力有关,和每个孩子所取的泥团大小有关,和泡泡泥的性质也有关……因此我觉得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开心快乐,积极参与就是最大的成功。为了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我给先制作好的幼儿拍照,并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孩子与身边的同伴比赛,看谁的章鱼做得又快又好。孩子们都在努力地揉泥、团圆、压扁,一个个做得不亦乐乎。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第三篇】“小袋袋”绘本系列是著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有四本。第一本原名叫《我是小袋袋》,主要是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快乐和认同感。为了更适合小班幼儿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画面进行了适当删减,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的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活动的主体部分共分四个环节。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画面,然后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阅读,接着师幼共6/11同阅读绘本,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用“我喜欢……”的句式讲述绘本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喜欢……”的旬式进行讲述。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绘本ppt(演示文稿)。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师(出示“小袋袋”图片):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师: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师: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师: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二、初次阅读,感受、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1阅读画面一:跑步7/11师:谁在跑步?幼:小袋袋在跑步。师:还有谁也在跑步?幼: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师:他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师: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们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师: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幼: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师: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师:小袋袋在玩什么?幼:玩泥巴。师: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幼: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有泥巴。(教师用动作提示。)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8/11师: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幼: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师:我们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师: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师: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师: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6阅读画面六:回家师: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小袋袋?师: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7阅读画面七:睡觉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9/11袋?师: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三、完整阅读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知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四、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好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第四篇】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10/11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2.练声《大公鸡》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3.复习歌曲与律动:(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2)歌表演《洗手帕》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11/11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标题:小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线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2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