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精编5篇】
1/1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精编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精编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第一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3、ppt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2/13参考资料: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2、提问: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3/13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第二篇】1、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3、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1、头饰: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一、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4/13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二、教师展示幻灯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三、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1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2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3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四、集中幼儿,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五、组织幼儿看vcd,与一起倾听故事。六、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七、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八、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5/13九、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十、分组活动1、边听故事录音磁带边表演故事2、看图讲故事3、看vcd讲故事课后反思: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课件的运用上,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更加深了孩子对亲情的感受。在这次借班上课中,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有过手指点画的基本经验,我在活动中调整目标,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推动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互动,师生共同探索小蝌蚪的外形及游动的不同方向,能关注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虽然我跟他们只见过两次,但在活动中他们始终能有愉悦的体验,获得成就感。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当我准备结束绘画时,许多孩子还意犹未尽的要求还要画,让我感觉到活动虽然结束,但是教育还在延续。在活动中,我发现有部分幼儿已经具有左右概念,本来在画纸上的小鱼是作为一种指向作用的。绘画时的一些规范要求我也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示范中掌握,如:保持画面整洁,用小池塘的方法暗示幼儿,让他们自觉的去维护池塘的干6/13净。也非常感谢曙光幼儿园有这么好的先进设备展示作品,利用大屏幕展示作品更便于幼儿观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感受自己的作品收到重视。在讲评活动中也便于全体孩子共同观察、共同评价。在讲评中我尊重孩子,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我还是给机会让他们能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和他评两种方式,学会去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在最后结束环节中,因为是借班上课,有部分孩子未能来参加,我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去教其他小朋友,再一次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体现孩子之间的生生互动,同时,也满足幼儿想再一次作画的欲望。在这次活动中,我在作画前要求应该更明确一些,让孩子知道先多点几只蝌蚪的脑袋,再添画尾巴。这样既能保持手的干净,又让孩子知道要有顺序的进行绘画。在最后评价过程中还是有些单一,我应该在评价中给孩子一个评价的定义,比如这个孩子的画干净,蝌蚪游动方向等。这个班的孩子语言发展比较好,我可以让她们根据自己的画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第三篇】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课件、图片、相机三、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出课题。7/13“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教师提问: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2、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3、分段欣赏故事内容。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2、看课件第二段。遇到鱼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放映相应的'幻灯图片)。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4、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再次完整看课件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5、让孩子通过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小蝌蚪找妈妈》反思春天到了,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柳树发芽了,山茶花开了。吃完饭我带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后操场与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找春天。踏着春天的气息我进行了语言教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8/13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感触颇深,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是我也发现这个活动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我直接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故事,孩子们也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点新鲜感也没有,每次都是老一套看着图猜猜说说。那么我认为在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些有关青蛙的图片,或者有可能的话收集到小蝌蚪,把这些收集到得东西放在版面或者教室的桌子上供幼儿观看了解。这样为更好的进行今天的活动作下了伏笔。其次,我认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让幼儿参与的比较少,都是我一个人在说缺乏良好的互动。一些旁白可以由我来讲,当讲到一些动物角色的时候,可以大胆的试着让幼儿来参与完成,孩子们对于一些动物的特性其实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只要加入到里面我想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最后,虽然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知道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小伙伴的帮助,但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是特别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帮忙。如果再进行一个延伸的话,我想孩子们会对这个故事理解的更加透彻,那么在平时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是否也会学着互相帮助呢?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第四篇】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2.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9/13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活动准备:故事录音、ppt、图片等。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2.听故事录音一遍,并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小蝌蚪把哪些小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自己的妈妈呢?3.教师边演示ppt边讲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提问: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2小蝌蚪找妈妈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谁?又是怎么说的?3为什么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妈妈?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小蝌蚪最后怎么变成青蛙的.?4.回忆故事情节,将故事图片进行排序。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小蝌蚪找妈妈》。10/13尝试排图且大胆讲述故事中的对话。3.感受妈妈们对小蝌蚪的热情及关心。活动准备:故事录音、ppt、图片等。活动过程:1.以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师:今天老师有个谜语让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鱼,...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第五篇】1、喜欢阅读活动,感受探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乐趣。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1、教师用大书一本(自制);故事磁带、录音机。2、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各一;幼儿用书每人一本。1、导入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教师: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教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2)请幼儿凭以往经验先自由讨论,再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1)结合自制大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11/13面游去了),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建立图画和口语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内容。(2)设疑,创设自主探究的阅读环境。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会相互说些什么话?3、幼儿分组自主阅读小书,教师巡回观察,并根据幼儿阅读情况分层指导。对于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的幼儿,建议他们想像角色的对话,把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对于不明白个别地方的幼儿,建议他们看看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4、引导幼儿围绕重点开展讨论。(1)结合鸭妈妈与小蝌蚪对话的这张图画,帮助幼儿归纳观察画面的策略:依据后面的图画,推测前面的内容。(2)引导幼儿学习鸭妈妈的语言。(3)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教师:你们知道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5、结合大书,师幼共同看图讲述故事。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始部
本文标题: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中班【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2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