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2024年师说教案一等奖_师说教学反思【通用4篇】
1/212024年师说教案一等奖_师说教学反思【通用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4年师说教案一等奖_师说教学反思【通用4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师说教案一等奖师说教学反思【第一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2、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2/21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1、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2、把握师道的内涵。: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2课时1、新课导入《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1《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1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3/21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4解题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4/21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6文本研读分析第一段: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所以解惑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庸道之所存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判断句:1、常见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也。/……者,……。/……者也。/……,……)2、用副词“乃”“即”“非”等帮助表示判断。梁父即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文言中也有“是”“为”作判断动词的,但较为少见。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广陵》)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所以/所5/21“所以”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等。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子·议兵》)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所1、处所。2、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等)”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3、为……所……,表被动。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4、表大概的数目。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5、假若,如果。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意动用法:是指用做谓语的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里所谓的“用做谓语的动词”,专指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使动用法”即“使宾语干什么”)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使动,使……小。客观)6/21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意动,认为……小。主观)名词的意动用法:a、吾从而师之。(《师说》)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理清层次:提出中心论点——师的作用——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集体诵读第一段分析第二段:明确:本段教师按照层次分别请五位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再请这五位同学串起来翻译。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师道之不传而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读句读之不知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其可怪也欤重点拓展: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通常是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7/21a、疑问句中(谁、何、胡、奚、曷、安、恶、孰)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2大王来何操?(司马迁《史记·鸿门宴》)b、否定句中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c、用“之”“是”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1句读之不知(韩愈《师说》)2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理清层次:师道之不传(分论点)古之圣人—今之众人于其子—于其身(对比论证)巫医乐师百工—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结果)集体诵读第二段分析第三段: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孔子师郯子术业有专攻理清层次:圣人无常师(分论点)孔子从师—事例论证孔子曰—引用论证集体诵读第三段8/21分析第四段:明确:本段由一个学生来翻译,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六艺经传余嘉其能行古道理清层次:赠李蟠(写作原因)集体诵读全文给学生5分钟提问。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章的字词,需要大家课后去巩固。韩愈的《师说》是1兼具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议论代表作。无论在论说和语言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方法,需要我们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课后作业: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诵读全文。2、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3、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中心的。师说教案一等奖师说教学反思【第二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课文。3、背诵课文。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9/21黑板出示):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课文。3、背诵课文。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句读()或不焉()六艺经传()贻()谀()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吾从而师之答案:1、dufǒuzhuànyíyú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学生齐读课文一遍。10/21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文章先背诵出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1/21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教学情况反馈: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师说教案一等奖师说教学反思【第三篇】(一)教材地位:《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目向高中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但本文的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1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1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二)学情分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12/21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习中来。(三)教学目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3.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4.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习这个单
本文标题:2024年师说教案一等奖_师说教学反思【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6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