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汇编4篇】
1/15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汇编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汇编4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第一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左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元,右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0元,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价格比较起来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2/152、为什么2.8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1、教学例1。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2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0.1米为例示范: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关于0.10米、0.100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3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4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5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3/15小不变。(板书)2、验证性质1同学们自己完成58页“做一做”。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0.3和0.30的大小。30.3=0.30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1、教学例21教师对学生说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2学生自己完成105.0900=3学生讨论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4全班交流、强调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尾的0”。5完成59页做一做第1题。a、学生自己完成。b、全班订正答案。2、教学例3:1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2学生自己完成。3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4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4/15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5完成59页做一做第2题。a、学生自己完成。b、全班订正答案。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1讨论下面的3个问题:a、0.70,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b、4.08去掉0,会怎么样?c、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吗?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强调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学生自己看课本58.59页,提出质疑,大家交流解决。1、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练后问:你认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哪几个词语最重要?(教师在"小数"、"末尾"的下面加上着重号)2、做64页练习十第1、2、3题。第1题让学生练习后说说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数中的0不论何处都不能去掉;2小数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评价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5/15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第二篇】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6/15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2的三位偶数是(),最小的二位奇数是()。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7/15“你知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第三篇】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挂图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1让生观察地图8/15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出示提示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生汇报。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第四篇】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9/15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0/15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1出示例5:师: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大家请看:这是西游记里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生讲:一只小妖手持大锤对孙悟空说: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说:休想,看我金箍棒!他边说边从耳洞里掏出金箍棒,长0.009米。孙悟空说:变!他边说边把金箍棒抛向空中,金箍棒变成0.09米。小妖看得目瞪口呆。孙悟空又说:变!金箍棒又变成了0.9米。小妖惊呆了。孙悟空再大声一吼:看棒!金箍棒变成了9米长。小妖还来不及反映,“哇!”的一声,就被金箍棒-。)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金箍棒变长的过程,谁发现了?师板:(0.009米,0.09米,0.9米,9米,)观察这组数据,看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位数不同,大小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说的不错,这主要因为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师板:小数点移动(齐读)我们接着来研究,师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0.009米的长度吗?为了更清楚的知道这些小数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小数换算成整数,用毫米来11/15表示。师板: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自己思考一下,然后五人一小组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进行合作,组长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出示大屏幕;快乐合作:从上往下看,以第1式为标准,第2、3、4式分别同第1式比较,等号右边的数有什么变化,等号左边的数,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怎样?2小组讨论3小组交流汇报小组一:(以第1式为标准,第2式同第1式比较,0.009米变为0.09米,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等号右边的9毫米变为90毫米,扩大到原数的10倍-----)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本文标题: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课本【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7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