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食品安全之违规造假问题
违规生产与食用、掺假造假导致的安全问题与人体的健康一、违规生产与食用(一)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达14000多种,美国3200余种,日本2000种,我国使用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根据来源(1)天然食品添加剂:动、植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及一些矿物;毒性较小,但品种少,价格高(2)化学添加剂: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物质品种多,价格低,但毒性较大,尤成分不纯时易对机体造成危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可能存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危害,应遵循以下原则:1、经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食品的感观、理化和营养3、有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合格证,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7、在达到效果后,经过加工﹑烹调或者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则更安全我国允许使用的各类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稳定和凝固剂增稠剂其他食用香料加工助剂目前存在的问题1、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烟酰胺—饮料中超标•色素超量滥用柠檬黄等加工话梅水果罐头中超量使用日落黄,使其看上去颜色鲜艳,不褪色以名为加丽素红的一种色素类饲料添加剂喂养鸡,使其产出颜色偏红的鸡蛋。啤酒中靛蓝—苦瓜啤酒•防腐剂超量根据国家标准,泡菜的加工过程中,苯甲酸钠的用量不得超过万分之五,但是某厂的用量却超标了六倍•亚硝酸盐超量•甜味剂超标在抽检蜜饯过程中发现,糖精钠的最高检测值达到31.2g/kg,甜蜜素最高检测值达到33.4g/kg,分别是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的6倍多和4倍多碘超标的鸟窝奶粉国家标准对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至150μg。过量食用碘会发生甲状腺肿大。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够促进骨骼发育、预防蛀牙。但一旦氟化物食用过量,会使人体骨骼密度过高、骨质变脆,从而导致疼痛、关节活动不便等多种症状,并导致脊椎弯曲,直不起腰,患佝偻病,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其他系统甚至大脑。2、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糖精钠—酒中染色瓜子2013年2月上海市场上发现红茶瓜子、绿茶瓜子均可能是色素染成的识别:1.买瓜子尽量选原味的2.在吃瓜子的时候,不要全部放入嘴巴品尝,一旦有苦味赶紧漱口3.不要买颜色太深的瓜子4.买散装瓜子时,要先闻一下瓜子有没有异味;5.买回家后,瓜子最好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当发现瓜子仁发黑变色,一定要丢弃。3、使用未经允许或非食用性的添加剂(1)苏丹红事件“苏丹红一号”色素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在我国及多数国家都不属于食用色素苏丹红一号肯德基产品检出苏丹红新奥尔良风味两种产品全国停售2005.03.17(2)甲醛事件---甲醛水发产品甲醛的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常用于物品的防腐和漂白,我国已经明令禁止用于食品。人体摄入甲醛,急性会引起胃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慢性摄入可能致癌。•出于防腐,延长保质期,增加持水性、韧性等原因,•一些不法商贩在生产销售水发产品过程中人为添加甲醛。•鱿鱼、海参、鸭掌、猪蹄筋等水产品和水发品均有使用甲醛情况。•正常的水发产品应该是肉色、略硬、无异常气味。对特别纯白、•肥嫩和有异常气味的水发产品要警惕(3)敌敌畏事件--金华火腿中掺敌敌畏浙江的金华火腿算得上是“活文物了”,它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了,也被称为“世界火腿之冠”。可浙江金华有的厂家生产的火腿却用上了新的生产工艺,用这种新工艺做出来的火腿连苍蝇都不敢往前凑。(4)双氧水事件•生产厂家为改变肉制品的色泽,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死猪肉变色,“太仓鲜肉松”•制造椰果时,加入大量双氧水,使椰果看起来异常晶莹透亮(5)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1)减肥食品中加入的药物A西布曲明药理作用为•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饱食感,减少进食•同时通过兴奋交感神经激动棕色脂肪组织中的beta3-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葡萄糖利用上升,增加产热,从而减少体重在国外它已广泛用于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之一毒副作用•口干、厌食、腹胀、腹泻、便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电图异常•失眠、头痛、头昏、头晕、多汗•皮疹•ALT升高•肾病综合征•男性性功能减退•脱发英国已禁用B甲状腺激素一些减肥食品添加了禁止使用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代谢率,但会有心率增快、心慌等不良影响;C中草药有些添加某种中草药,清热、去湿,实质是“利尿”,通过“减水”使体重很快下降,表面看“减肥”效果很好,但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影响糖分的代谢,甚至影响肾功能。4)芬氟拉明•可抑制食欲•但影响心血管功能,主要是心瓣膜损伤(2)降糖保健食品加入药物调节血糖产品含有格列本脲(优降糖)等•作用: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副作用:容易产生低血糖(3)抗疲劳产品含有伟哥(西地纳菲)成分易引起血压降低(4)促进生长发育的保健食品加激素加入生长激素破坏人体内分泌功能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液体,具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甲醛被明确列入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单中。豆腐中使用工业石膏做豆腐“点卤”工艺中,用工业石膏代替。工业石膏里面含有硫、磷矿尘等杂质,不仅会造成食用者慢性中毒,还会引发胆结石、肾病等工业染料制返青粽叶长期食用导致肾脏功能衰竭做法是在浸泡粽叶时添入硫酸铜、氯化铜、氯化锌、工业碱等工业原料,使失去绿色的粽叶重新返青,这种粽叶被称为“返青粽叶”。实际上,这是铜元素附着在粽叶上造成的。检测结果表明,速冻粽子粽叶铜含量超出国家规定的食品铜限量标准30至50倍。经过加工的粽叶颜色嫩绿鲜亮,比清水洗过的鲜粽叶还亮,很迎合现代人追求绿色消费的心理。•返青粽叶的颜色看起来特别嫩绿,•但人体中铜的摄入量过大或者长期积累,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引起铜中毒。急性中毒肝豆状核变性血铜增高肝硬化(铜螯合--氧自由基,破坏肝脏)•消费者若长期或过量食用这种粽叶包制的粽子,会造成重金属在体内的累积,严重者可致畸、致癌。“看、闻、辨”识别“返青”粽子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具有均匀的青绿色,看上去很诱人,而原色粽叶颜色发黄发暗。二闻味道。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煮熟后,粽子香味不足,相反还有淡淡的硫磺味道。三辨煮水。由于经过化学处理,返青粽叶的颜色相对稳定,加热后,水的颜色变化不大或者呈现轻微的绿色,水的绿色较明显的,说明化学原料含量高;而原色粽叶包装的粽子加热后,水的颜色会呈现淡黄色。小心“硼砂粽”硼砂添加入食品中起防腐、增加弹性和膨胀等作用,使食品口感“筋道”。添加了硼砂的粽子,粽子不粘粽叶,弹性增加,吃的时候口感较好。硼砂俗称硼醋钠,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毒性较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我国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硼砂进入体内后经过胃酸作用转变为硼酸,硼酸在人体内有积存性,积少成多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吸收,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休克、昏迷等。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至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婴儿致死量为2至3克。(二)废弃食品二次使用死禽、死畜制成熟制品6吨死畜肉险成香肠陈馅做月饼馅如何识别不合格月饼?一是要购买生产标识齐全的产品;二是要挑选比较松软、没有异味的月饼;三是要注意月饼表面有没有杂质杂物,如霉点、颜色变化等。日本老字号赤福公司将剩余商品的的豆沙、糯米馅分离后再利用,很大部分混入新生产食品所用原料中不二家(做西点)使用过期牛奶等原料制作糕点据某媒体报道称,傣妹火锅平江府路店、瞻园店及海棠里店,存在提炼泔水油重新回锅的非法事实。每天都有千余斤泔水油经过提炼加工后,重新运回以上三家傣妹火锅店再次作为锅底用油。垃圾猪因垃圾中的腐败物、杂品等含有大量的原病体、病毒、寄生虫及虫卵,被猪食用后,一方面对猪本身不利,易引起多种疾病;同时病源易在猪肉中存留。而这样的猪肉被人食用后,也容易引发多种流行病。尤其是一些废气在垃圾堆中的餐厨废弃物,已受到铝、汞、镉等重金属以及有机化合物、苯类化物的污染,喂猪后,有害物质蓄积在猪的脂肪、肌肉等组织里,人食用了这样的猪肉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病,危害极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垃圾、泔水不得作猪饲料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四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不得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违反这条规定养殖畜禽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餐馆中饭、菜的重复使用尤其是剩菜原味斋烤鸭店的鸭架汤“原味斋烤鸭店”,在沈阳颇有名气。在这家饭店,花68元买一只鸭子,吃了肉后,还可以用剩下的鸭架做汤。“我昨天去他们家吃鸭子,吃完的鸭子还没等撤走,鸭架做的汤就被服务员端上来了。我怀疑他们饭店给客人做的鸭架汤有问题。”“有的还有股臭味”做汤、做菜的鸭架是从泔水桶里捞出的后厨师傅说:“要是客人幸运的话,鸭架粘的垃圾可能少一点,要是不走运的话……”(三)商标违规使用与标注食品标签1.什么是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他说明物。标签的基本内容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1、混淆食品名称:同一品种的食品,可能有不同的食品名称。例如,“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由于加工工艺不同,红葡萄酒是带葡萄的皮、肉、汁共同发酵,皮上的色素使酒产生色泽。白葡萄酒仅仅是葡萄汁发酵后制得的。这两种酒的营养成份差别较小。但是往往标签上一字之差的同一品种的食品,它们的内容物可能差异较大,“果汁汽水”和“果味汽水”(例如:桔汁汽水和桔子汽水)之不同在于前者含有水果汁,后者没有水果汁而是由水果香精、食用色素、酸味剂和糖调制的。“水果原汁”和“水果汁”也不同,“水果原汁”是原料水果经不同工艺加工得到的具有原水果的原有特征的制品。“水果汁”是用水果原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能直接饮用的制品(其水果原汁含量应不少于40%)。2谜语型标签---生产地不明如一种外观包装很好的速冻银鱼,厂名只有“陕西××”(为地名);一种鲜见食品,产地只写“山东××”(为县名),根本没有企业的名称。一盒包装精美的鸡精,干脆只标注“新加坡出品”。这种让人猜不透的含糊不清的厂名、厂址,已成为部分食品标签的潮流模式。3戏法型标签—良莠相混杂如将大包装食品化整为零,分解成小包装,小包装上干脆不标明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一些过期大包装食品,就是这样经“打扮”后出笼的。还有的商家把过期食品的包装拆掉,当作零散食品出售,或者利用乡镇的一些个体商店销往农村。3弹性型标签标签上将保质期标为1~3个月,使消费者难以掌握。如若过了一个月后食品变质了,只好自认倒霉,因为保质期可算是1个月;如若过了1个月后商品还在销售,则似乎也无可指责,因为保质期可到3个月。4随意型标签最为常见的是有些袋装食品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也没有标注保质期,有的则只注明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或写着生产日期见××处,却不见其踪影。相当一部分食品的生产期、保质期字迹模糊,消费者难以辨认。还有的是标签连同食品一起被厂家“优惠”出售,商家则随卖随贴或用不干胶纸自行标注生产日期,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实际上已变成了经销日期。•食品标签异地生产当地标注•日本老字号赤福公司糕点包装上打上冻存解冻后第二天的日期作为生产日期二、违规食用1、河豚鱼中毒2、毒蘑菇中毒3、苦杏仁中毒三、食品掺假造假自古以来就已存在在古罗马帝国时代食品交易中出现的制伪、掺假、掺毒、欺诈现象已蔓延为社会公害,当时制定的罗马民法曾对防止食品的假冒,污染等安全性问题作过广泛的规定违法者可判处流放或劳役•中世纪的英国为解决石膏掺入面粉,出售变质肉类等事件颁布了面包法•据记载在19世纪中叶英国杜松子酒中查出掺
本文标题:食品安全之违规造假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0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