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汇编5篇】
1/18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汇编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网友分享的“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汇编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第一篇】2、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3、玩游戏:谁能举出我说的名字的图形越多我就发给他一个智慧娃娃。好!同学们都想,那这样自己拿手中的图形说这是什么图形?4、检测一下是不是会认人,我举起图形的面,你说面的名字,(学生汇报贴在黑板上,再问一个,并写上名字)5、摸一摸你们手中的图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告诉大家(平平的,平平的面,也叫平面,他们就叫平面图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的认识)2、用尺子碰碰你的手,说说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觉得疼呢?尖尖的叫角,念三遍。3、下面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a、长方形有()条边,()条长边,()条短边,两条长2/18边,两条短边,()个角,角都是()的。b、正方形有()条边,()个角,四条边都(),角都是()的。c、三角形有()条边,()个角。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个,哪个组说得最多就奖给他们组一个智慧人。4、生汇报师填空。5、发现有不会的,对边相等,让学生对折纸片,长方形,上下对齐折,比一比上边和下边谁长?左边和右边呢?对于正方形,让学生摆火柴棒,用四根小棒摆出1个正方形,再把这四根小棒折下来比一比它们四条边谁长,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6、玩游戏找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角是直的并板书。7、听听数学宝贝的自我介绍,好吗?(放录音)8、闭眼摸图形。9、你们帮数学王国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那考考你们是不是认真观察的'孩子,请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10、这节课,数学王国的朋友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送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什么?(蜻蜓)对了,它是由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拼出来的,谁能说出来,谁说得多,我就给它奖励,注意还要说出有几个图形。3/1811、那你们回送一个礼物,好吗?看谁用得最多,摆得最像,最漂亮。2、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或教室里有没有学过的图形的物品,给爸爸妈妈说说看。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第二篇】1、通过游戏,认识自己身上的左右位置。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知道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3、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能说出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4、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多媒体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小朋友们放松一下,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师: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方位词,小朋友听出来了么?(左和右)师:对!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左与右的知识。出示课题:左和右(注意左、右的写法)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4/18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师:这个小朋友在吃饭,你们能告诉老师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拿调羹的是右手,拿碗的是左手)。师:你们平时习惯用哪只手拿调羹的?请举起这只手。(学生举手)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和你们一样习惯用这只手拿调羹,我们就称这只手为右手(贴上粘纸“右”)。所以和右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右边,这只脚就是右脚。师: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贴上粘纸“左”)。所以和左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左边,这只脚就是左脚。师:我们现在能分清楚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左与右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师: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区分左右了,接着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是:听口令做动作。左拍拍、又拍拍,向左看、向右看,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双手举起来,耶。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老师这里有些图片。图片上面是我们小朋友身上的某些部分,你知道它们是左边还是右边吗?小结:将自身的位置调整到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断。5/18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以自我为参照中心左与右的位置关系。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来了很多老师,他们对你们不是很熟悉,你们能帮陈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同学吗?不过在介绍之前老师也对小朋友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要告诉我: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学生介绍)师:(请一名学生的左边同学站起来)3、认识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与右(1)、出示p47的题1师:小朋友们介绍得真不错,你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现在到大街上去瞧一瞧!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书)(2)、出示p47的题2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请个别同学回答。(4)、出示p47的题3师: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独立完成后核对。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知道在我们的生活6/18中会经常碰到左与右。比如上课时,我们举右手;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如今世博会就要在上海举行了,我们要遵守世博礼仪,其中有一条就规定,乘坐自动扶梯时,要左行右立。只有遵守世博礼仪,我们才是讲文明的小公民。三、通过游戏,巩固新知1、说一说。师:小丁丁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文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的左、右邻居各是谁。小朋友,如果你是小丁丁胖,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2、摆一摆。(1)师: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3、跳一跳出示:《分清左右》: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左手跳舞,右手跳舞,左手、右手分得清楚。板书:左与右过马路,要安全,7/18先看左,再看右。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第三篇】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一、创设情境。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二、自主探究。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8/18指名回答并板书:14-9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活动,讨论)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预设:a、一个一个的减;b、做减想加,9+(5)=14,14-9=5c、14-4=10,10-5=5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d、10-9=1,4+1=5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板书:14-9=54101+5(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e、14-10=4,4+1=5提问:为什么要用14-10,10从哪来的减了10后为什么要加14、质疑:9/18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5、练一练: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课间休息)三、巩固提高。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13-6=14-8=15-7=18-9=11-8=12-7=2、小鸟找家。(课件五)(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5)这些小鸟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减9),你发现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特点呢(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看图列式。(课件六)详见教材p16。10/184、发散练习。(课件七)()-()=7四、全课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同学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节课学习了几节课的内容,你们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能熟练的计算,让我们在后面的课堂中再多多练习,争取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二、创设游戏的乐园。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11/18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三、练习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第四篇】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竖式的写法。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一)铺垫孕伏12/18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0+4050+20――+20――+1647+285+3(二)探究新知1、导入:34+5怎样口算?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2、教学例11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____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边讲边板书:教师提问:写
本文标题:一年级数学教案复备【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1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