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4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材料汇篇
2024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材料汇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理论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眼点,将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突出创新起主导作用,明确了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阐明了技术革命性突破引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一主导路径。这一内涵阐述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一脉相承,进一步彰显了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有机统一、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力发展路径跃升的有机统一。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锂电池、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了换道赛车和换道超车,并在近年来加强了未来科学、未来能源、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的前瞻性谋划布局,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同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面对大国科技博弈加剧的新形势,基础研究孤立薄弱、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急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链转化效能不高、科技领军企业不够多不够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协同不足等问题依然严峻,现行科技创新机制、政府监管机制、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和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此背景下,亟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面向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把握新型生产要素,改革生产关系,以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向重大场景转化效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生产力中的生产资料要素的创新,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通过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促进并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也就是说,科技创新能够通过改善劳动资料,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应用场景、产业体系完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等优势,把握场景驱动创新和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范式变革机遇,激活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类脑智能、未来能源、生命科学和数据要素等新技术、新要素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科技创新路径,产业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纵深推进,新场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将加速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改变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需要尽快跳出西方的“议程设置”所带来的“追赶-落后”“再追赶-再落后”的“追赶陷阱”,加快国家发展从传统的后发追赶、创新驱动,向超越追赶、创新引领的战略思维转型,特别关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国家科技先导能力,以原创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重视场景驱动,提升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大场景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体系现代化,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依然凸显,以高校院所主导的传统转化范式难以适应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趋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要把握场景驱动创新的新范式,开辟新进路,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和重大场景,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探索建构场景驱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新范式,推动企业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组织模式,健全完善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化的创新生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场景上,以新技术的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和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四川省近年来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正以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四川工业逐“新”的路径。当下和未来,四川需要立足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基础优势,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形成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四川路径与四川模式。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分析,新质生产力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智化劳动者、数字基础设施、海量数据、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要素紧密结合的生产力新形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高质量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内涵式发展生产力为主要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未来生产力发展特征、发展方向和发展动能的准确把握和战略部署。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国家都是在朝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发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竞争中,抓住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科学和5G通信等新技术,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通过新技术驱动产业变革,以促进本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我国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增强国际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方向,布局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依靠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新技术创造新产业,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和生产力格局的高端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重点在于产业升级,根本在于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升。针对世界主要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布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谁能抓住数字技术、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改变生产力的形态,提升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谁就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谁就能够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具有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还能催生新兴产业形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万物互联等先进理念和关键技术,促进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使得传统产业能够不断开创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效率,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涵盖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和数字化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这些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有助于我国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和新赛道,重新塑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既是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加快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更是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协调融合和繁荣发展,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我国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我国要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科技驱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进和变革,更是推动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的革新,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向智能化、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友好型技术,引领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更多资源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新材料、新能源和低碳绿色新技术的使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可以通过应用低碳绿色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引入绿色环保技术、循环生产流程等,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朝着更加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使得经济增长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增强我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之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将前沿科学技术用于传统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用于传统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和提升,实现物质生产的现代化;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智慧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实现交通运输的低碳化和现代化;意味着智慧物流、数据云存储、无线网络接入等的全面覆盖,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意味着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意味着以先进生产技术和数智化设备使劳动者从机械重复性劳作中解放出来,有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意味着大力推进数字政务、智慧城市建设,保障社会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文明的现代化。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继续做好
本文标题:2024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材料汇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2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