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三峡》教案【精选5篇】
好文档,供参考1/46《三峡》教案【精选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三峡》教案【精选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三峡》教案【第一篇】一.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三峡》是山水游记的杰作,郦道元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编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单元要求“注意了解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要求“背诵诗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其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在初一年级学生已学习了近10篇文言文,还阅读了一些课外文言短文,学生对文言知识和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篇幅短小,层次清楚,词义注释较具体,适合学生自主阅读。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第四学段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背诵”其中的优秀者。结合初二学生的文言基础,可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好文档,供参考2/46第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课文文字障碍,找出其中有积累价值的语汇充实自己的文言储备;第二.在熟读中理清思路,紧紧扣住课文内容,体会写景的妙处,摸索写景的方法;第三.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多读,熟读以至背诵。因此,宜把“通过朗读以至背诵课文,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绘,画面感强,动人心魄,因此“领悟三峡景物的特点,体会写景的妙处,做一点简要的分析”宜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课文综合运用多种景物描写的方法,课文第二部分的内部层次安排的意图,学生可能产生疑问,作为教学的难点。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学法指导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读”,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自由读等方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课文中比较艰深的字句。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可采用发现法,不求学生分析探究得面面俱到,只求在引导之下,学生能对写景的方法有所发现,对层次的安排意图有所领悟即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好文档,供参考3/46在学法上,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养成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等排除文字障碍、疏通文句的习惯。学习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认读感知首先要求学生畅读课文五分钟。可采用各种朗读形式,语速、语调可加以变化。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增强语感。读要读得正确、通顺、流畅。基本要求是读音准确,不读破句;较高要求是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合宜。学生熟读后采用自读自译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译。就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学生质疑,并尽量请学生说出译文,老师评讲。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第二步:品读探究学生继续诵读课文,教师出示阅读思考题,要求学生先根据思考题自己品读课文,独立思考,勾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做一些简要的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学习所得。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读课文,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下六个问题根据各人学力求得解决:(一)课文先总写三峡地貌特点,再分写三峡四季景色。好文档,供参考4/46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明确作者描写对象的主体。(思考要点:“峡”者,两山夹着的水道也。文章描绘的景物自然以“山”、“水”为主体,理解、读背这篇课文,自然也以“山”、“水”为线。)(二)请找出文章中描写“山”的语句,用“从……我们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的句式做一点简要的分析。(思考要点: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三峡的“山”夹江对峙、绵延不绝;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以看出三峡的“山”高峻挺拔、雄伟壮丽;从“绝谳多生怪柏”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秀丽幽雅、郁郁葱葱……)文章除了直接描写“山”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山?(思考要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三峡的“山”高耸陡峭,两岸的山离得很近。)(三)用分析三峡的“山”的方法,学生自己品读三峡的“水”,找出语句并做分析。(思考要点: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水情险恶;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清澈妩媚,摇曳多姿;从“悬泉瀑布,飞溯其间”可以看出飞流直下的“水”给夹江对峙的山崖增添了生机……)文章除了直接描写“水”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水?(思考要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水流疾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好文档,供参考5/46写出船行之快,也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流速之快。)(四)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平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思考要点: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五)课文第二部分写三峡的四季,却没有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而是先从夏季写起,而且春冬景色合在一起写,这样安排合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思考要点:夏季三峡中江水上涨,水急浪险,最能体现三峡风光的特点,所以放在前面写。冬春两季相连,冬末紧承春初,长江一带冬春季节景色相近,合写符合情理,也节省笔墨。)(六)一山一水总关情,透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一起跳动。说说我们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思考要点:“良多趣味”一句的意思是“实在是有无穷的趣味啊”,作者面对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而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好文档,供参考6/46受感染。)第三步:拓展应用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培养迁移能力。通过阅读方法的迁移,巩固所学。阅读思路如下:1.把握课文描写的对象;2.分析课文写景的方法;3.体会景物中寄予的心情。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课外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2.收集课外古代诗文中描写山与水的佳句;3.以“我喜欢三峡的季”写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100字左右。《三峡》教案【第二篇】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3、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好文档,供参考7/46二、预习导航:1.本文作者是北魏学家,选自《》。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峡、峡和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地理郦道元《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奉节县2.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略无阙()处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飞漱()属()引凄异quēxīxiānɡsùtuānyǎnshùzhǔ3.我能读全文。(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第1段: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好文档,供参考8/46第3段:①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②绝巘/多生怪柏。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第4段:①每至/晴初霜旦。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我能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虽乘奔御风()()飞漱其间()绝巘多生怪柏()则素湍绿潭()哀转久绝()良多趣味()属引凄异()略无阙处()通“缺”,缺口;如果不是;日光,这里指太阳;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有时;快;即使;飞奔的马;急流冲荡;好文档,供参考9/46极高的山峰;白色的急流;断,此指声音消失;实在;接连不断;毫无。5.我了解到本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的两方面的景象:先写三峡的,后写三峡的。先写三峡的山,后写三峡的水。三、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著名的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三峡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早在15XX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短文《三峡》,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二)预习检查:1.说说作者及《水经注》。2.读读课文。(可以先抽读,后集体朗诵。)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抽查课前预习题4)4.梳理出行文的脉络。好文档,供参考10/46(三)精读课文、疏通文意游“山”,阅读课文第1段1、译一译我能准确的解释下面的句子: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①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②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2、绘一绘我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三峡的“山景”:3、想一想①“自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突出了三峡山的什么特点?(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②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并提,是对山进行的侧面描写。如果山不高,会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山不相连或有中断的地方或只一岸有山,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三峡不长,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③我来总结三峡的山有如下特点:连绵不断、遮天蔽日。4、背一背好文档,供参考11/46我能在短时间内背诵第一段文字。四、课后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阙()处曦()月沿溯()素湍()绝巘()2.本文选自《》,作者是时候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沿溯阻绝。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林寒涧肃。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或王命急宣(有时)c.春冬之时(助词,的)d.良多趣味(善良)5.按要求用课文句子回答。(1)描写两岸群山连绵不绝的句子是:(2)描写山势高峻险拔、遮天蔽日的句子是: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边句子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好文档,供参考12/46èxīsùtuānyǎn2.《水经注》郦道元北魏矍塘峡巫峡西陵峡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3)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4)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好文档,供参考13/461.①毫无②峭壁③遮蔽④日光,这里指太阳2.①在②如果3.三峡的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4.连和高5.前者是正面描写;后者是侧面描写。8.本文要求全文背诵,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再造形象背诵法使用此法最重要的是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我们的联想力和想像力,使我们的思想与情感深入作品之中,与作者同悲喜。如本文的第一段即可抓住三峡
本文标题:《三峡》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7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