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SASJL 0012-2023 自动驾驶公交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ICS43.100CCST26SASJL吉林省汽车服务工程学会团体标准T/SASJL0012—2023自动驾驶公交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Testmethodforrainproofsealingofautonomousdrivingbuses2023-11-07发布2023-11-07实施吉林省汽车服务工程学会发布 发布T/SASJL0012—202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吉林省汽车服务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宿迁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吉林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海波、徐学东、门玉琢、王彦霖、孙巍、李明达、冀秉魁、姚雪萍、郭梦竹、史岩、李昱霖。T/SASJL0012—20231自动驾驶公交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自动驾驶公交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2术语及其定义2.1渗水从缝隙中缓慢出现,并沿着在内护面上漫延开去。2.2慢滴水从缝隙中出现,并且以少于等于每分钟60滴的速度离开车身内护面,断续地落下。2.3快滴水从缝隙中出现,并且以多于每分钟60滴的速度离开车身内护面,断续地落下。2.4流水从缝隙中出现,并沿着或离开车身内护面连续不断地向周围或向下流淌。3试验条件3.1本标准所述自动驾驶公交车防雨密封性是指自动驾驶公交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规定的人工淋雨试验条件下,关闭全部门、窗和孔口盖时,防止雨水进入车厢的能力。3.2淋雨试验时,气温应在5℃~40℃,气压应在99kPa~102kPa范围内。在室外淋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应选择晴天或阴天,并且风速不超过1.5m/s。3.3淋雨试验时,对不设行李舱(箱)的自动驾驶公交车规定的车体受雨部位及降雨强度见表1;对设行李舱(箱)的自动驾驶公交车规定的车体受雨部位及其降雨强度见表2。表1无行李箱车体受雨部位及降雨强度表受雨部位降雨强度,mm/min前围上部8~10侧围上部、后围上部、顶部4~6注:①前围上部是指车体前部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至车顶的部分。②侧围上部是指车体侧面侧窗窗框下沿至车顶的部分。③后围上部是指车体后部后窗下周边密封胶条下沿至车顶的部分。表2有行李箱车体受雨部位及降雨强度表受雨部位降雨强度,mm/min前部8~10侧面、后部、顶部4~6底部6~8T/SASJL0012—202323.4喷嘴的喷射压力为69kPa~147kPa。3.5淋雨时间为20min。3.6前、后部喷嘴的轴线与自动驾驶公交车基准Y平面平行,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30°~45°,喷嘴朝向车体。侧面喷嘴的轴线与自动驾驶公交车基准X平面平行,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30°~45°,喷嘴朝向车体。顶部喷嘴的轴线与自动驾驶公交车基准Z平面垂直,喷嘴朝向车体。底部喷嘴位于自动驾驶公交车基准Y平面两侧,其轴线与自动驾驶公交车基准X平面平行,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30°~45°,喷嘴上仰朝向另一侧车体。3.7底部喷嘴与地板下表面距离为300mm~700mm,其余部位喷嘴与车体外表面距离为500mm~1300mm。3.8喷嘴布置应保证规定的车体外表面都被人工雨均匀覆盖,不存在死区。4试验程序4.1喷射压力测定4.1.1管路系统中已设置压力自动调节阀的淋雨设备只需定期进行压力检定,而试验前喷嘴喷射压力无需再测定。4.1.2管路系统中未设置压力自动调节阀的淋雨设备,试验前应进行喷嘴喷射压力的测定,其方法是在任意一个喷嘴口处,用橡胶软管连接喷嘴与水压表,调节压力调节阀使喷射压力达到规定值。4.2试验步骤4.2.1将试验车停放在淋雨场地内指定位置。4.2.2观察记录员进入车厢,然后关闭全部门、窗及孔口盖。4.2.3启动淋雨设备,待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时即为试验开始,5min后开始观察车厢渗漏水情况,并填入表3。4.2.4达到规定淋雨时间后关闭淋雨设备,结束试验。5试验数据整理每辆受试自动驾驶公交车的初始分值为100分,按每出现一处渗扣1分,每出现一处慢滴扣3分,每出现一处快滴扣6分,每出现一处流扣14分累计,减去全部所扣分值即是实得分值,如出现负数,仍按零分计。T/SASJL0012—20233表3数据统计表检查部位渗漏处数及扣分值渗(每处扣1分)渗(每处扣1分)渗(每处扣1分)渗(每处扣1分)小计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处数扣分风窗侧窗顶盖(包括顶窗)后窗驾驶员门乘客门行李舱前围后围侧围地板其他合计
本文标题:TSASJL 0012-2023 自动驾驶公交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20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