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段斌2目录一、编制背景二、指导思想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23促进国际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往和标准的互认活动日益增多,标准的统一性、协调性将有利于我国标准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的提高和加强。既是国内钢结构发展的需要,也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一、编制背景统一国内行业标准——现行的有关钢结构焊接标准都是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还没有一本统一的国家标准,制约了行业之间相互的交流,给使用造成不应该的混乱。4目录一、编制背景二、指导思想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45二、指导思想1.借鉴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的标准规定,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加以验证,提高规程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2.以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为基础,充分考虑现行的各行业相关标准。6目录一、编制背景二、指导思想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67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GB50661-2011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和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材料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第七章焊接工艺第八章焊接检验第九章焊接补强与加固8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一章总则结构类型各种工业与民用钢结构工程中承受静荷载或动荷载的工程结构钢材厚度钢材厚度大于或等于3mm的结构钢的焊接焊接方法手工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自保护电弧焊、埋弧焊、电渣焊、气电立焊、栓钉焊等及其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1.0.2适用范围9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一章总则1.0.2适用范围注释1.本规范区别对待承受静荷载或动荷载的工业与民用钢结构工程,从人员、企业资质,工艺及质量标准等方面提不同要求。2.本规范随着允许采用电渣焊、气电立焊等大热输入量的焊接方法,但不代表此类方法在任何时候都可使用。焊接方法热输入(kJ/cm)焊条电弧焊13.0~17.0(Φ4)气体保护焊10.8~17.7(Φ1.2)埋弧焊20.2~27.9(Φ4)气电立焊100~200电渣焊300~100010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GB50661-2011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和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材料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第七章焊接工艺第八章焊接检验第九章焊接补强与加固11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三章基本规定3.0.1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影响因素难度等级板厚t(mm)钢材分类b受力状态钢材碳当量CEV(%)A(易)t≤30Ⅰ一般静载拉、压CEV≤0.38B(一般)30<t≤60Ⅱ静载且板厚方向受拉或间接动载0.38<CEV≤0.45C(较难)60<t≤100Ⅲ直接动载、抗震设防烈度等于7度0.45<CEV≤0.50D(难)t>100Ⅳ直接动载、抗震设防烈度大于等于8度CEV>0.50表3.0.1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等级对于非调质钢:CEV(%)=C+(%)1556NiCuVMoCrMn12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三章基本规定3.0.1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注释1.根据板厚、钢材、受力状态和碳当量因素对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等级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①3.0.3承担钢结构焊接工程的施工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5对承担焊接难度等级为C级和D级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焊接工艺试验室。②3.0.4钢结构焊接工程相关人员的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2焊接技术负责人除应满足本条1款规定外,还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承担焊接难度等级为C级和D级焊接工程的施工单位,其焊接技术负责人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4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由专业机构考核合格,其资格证应在有效期内,并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无损检测和审核工作。承担焊接难度等级为C级和D级焊接工程的无损检测审核人员应具备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中的3级资格要求;13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三章基本规定3.0.1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注释2.本章中多次提到对人员的要求,其中主要包括焊接操作人员、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但目前在建筑钢结构领域,焊接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远未达到国外技术发达国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职业资格培训、考核体系不健全。在上述三种人员中,只有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是通过职业资格考核后,取证上岗。而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尚未有相关认证考核的要求。这是我们未来工作努力的方向。14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GB50661-2011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和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材料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第七章焊接工艺第八章焊接检验第九章焊接补强与加固15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四章材料4.0.5常用国内钢材屈服强度分类类别号标称屈服强度钢材牌号举例对应标准号Ⅰ≤295MPaQ195、Q215、Q235、Q275GB/T70020、25、15Mn、20Mn、25MnGB/T699Q235qGB/T714Q235GJGB/T19879Q235NH、Q265GNH、Q295NH、Q295GNHGB/T4171ZG200-400H、ZG230-450H、ZG275-485HGB/T7659G17Mn、G20Mn5N、G20MnCECS235Ⅱ>295Mpa且≤370MPaQ345GB/T1591Q345q、Q370qGB/T714Q345GJGB/T19879Q310GNH、Q355NH、Q355GNHGB/T4171Ⅲ>370MPa且≤420MPaQ390、Q420GB/T1591Q390GJ、Q420GJGB/T19879Q420qGB/T714Q415NHGB/T4171Ⅳ>420MPaQ460、Q500、Q550、Q620、Q690GB/T1591Q460GJGB/T19879Q460NH、Q500NH、Q550NHGB/T417116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四章材料注释1.本章将铸钢和耐候钢纳入钢结构材料的选用范围铸铁结构耐候钢结构17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四章材料注释2.未来在建筑钢结构领域钢材的发展方向耐大线能量钢耐火钢Part1Part2Part3强度未来建筑钢结构领域用钢会在保持良好综合性能的前题下,向超低强度、高塑韧性和超高强度两个方向发展通过对冶炼过程中合金的添加顺序和添加时机进行控制,冶炼过程添加氮化钛和氧化钛微细粉新工艺等技术,解决高热输入量造成金属性能的劣化的问题普通钢材耐火性能较差,遇高温后极易软化,失去承载力。因此发展价格便宜,且性能良好的耐火钢是未来建筑钢结构材料发展方向之一18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四章材料注释2.未来在建筑钢结构领域钢材的发展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耐大热输钢已成功应用于国家三期战略石油储罐,其耐受热输入的能力实全满足气电立焊200KJ的要求19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GB50661-2011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和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材料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第七章焊接工艺第八章焊接检验第九章焊接补强与加固20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5.1.5焊缝质量等级应根据钢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列原则选用:1.在承受动荷载且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连接的焊缝应焊透,其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不应低于二级;②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不应低于二级;③铁路、公路桥的横梁接头板与弦杆角焊缝应为一级,桥面板与弦杆角焊缝、桥面板与U形肋角焊缝(桥面板侧)不应低于二级;④重级工作制(A6~A8)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A4、A5)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应焊透,焊缝形式宜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1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5.1.5焊缝质量等级应根据钢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列原则选用:2.不需要疲劳验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宜焊透,其质量等级受拉时不应低于二级,受压时不宜低于二级。3.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采用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的T形接头,以及搭接连接角焊缝,其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直接承受动荷载且需要疲劳验算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以及梁柱、牛腿等重要节点不应低于二级;②其他结构可为三级。22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注释焊缝质量等级是焊接连接安全的重要控制指标,本规范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及《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作出了相应规定。焊缝质量等级确定原则如下:1焊缝质量等级主要与其受力情况有关,受拉焊缝的质量等级要高于受压或受剪的焊缝;受动力荷载的焊缝质量等级要高于受静力荷载的焊缝。凡对接焊缝,除非作为角焊缝考虑的部分熔透的焊缝外,一般都要求熔透并与母材等强,故需要进行无损探伤。因此,对接焊缝的质量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在建筑钢结构中,角焊缝一般不进行无损探伤检验,但对外观缺陷的等级(见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附录A)可按实际需要选用二级或三级。2为了在工程质量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对要求熔透的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不论是承受动力荷载或静力荷载,亦不论是受拉或受压),其焊缝质量等级均不宜低于二级。因为在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AWSD1.1中对上述焊缝的质量均要求进行无损探伤。23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注释焊缝质量等级是焊接连接安全的重要控制指标,本规范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及《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作出了相应规定。焊缝质量等级确定原则如下:3设计者需特别理清本条规定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焊缝强度取值(表3.4.1-3)的关系问题。本条是供设计人员如何根据焊缝的重要性、受力情况、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等对焊缝质量等级的选用作出原则和具体规定,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则是根据焊缝的不同质量等级对各种受力情况下的强度设计值作出规定,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规定。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3中,虽然受压和受剪的对接焊缝不论其质量等级如何均具有相同的强度设计值,但不能据此就误认为这种焊缝可以不考虑其重要性和其他条件而一律采用三级焊缝。正如质量等级为一、二级的受拉对接焊缝虽具有相同的强度设计值,但设计时不能据此一律选用二级焊缝的情况相同。24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GB50661-2011章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和符号第三章基本规定第四章材料第五章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第七章焊接工艺第八章焊接检验第九章焊接补强与加固25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6.1.1除非符合本章6.6节规定的免予评定条件,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制度以及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各种参数的组合条件。应在钢结构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之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26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注释由于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节点和焊接接头不可能进行现场实物取样检验,为保证工程焊接质量,必须在构件制作和结构安装施工焊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并已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列入竣工资料必备文件之一。本规范参照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AWSD1.1,并充分考虑国内钢结构焊接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免予焊接工艺评定的相关规定。所谓免予焊接工艺评定就是将符合本规范规定的钢材种类、焊接方法、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焊接位置、匹配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规范化。符合这种规范化焊接工艺规程或焊接作业指导书的焊接施工,施工企业可以不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而直接使用免予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27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第六章焊接工艺评定注释本条与《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相对应条款
本文标题:GB50661贯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2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