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ACEF 071-2023 燃煤电厂耦合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物控制要求
ICS13.040.40Z60团体标准T/ACEF071-2023燃煤电厂耦合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物控制要求Pollutantcontrolrequirementforcoprocessingsludgefrom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incoal-firedpowerplant2023-04-14发布2023-04-26实施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Ⅰ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入炉污泥及排放控制要求..............................................................35污染物监测要求......................................................................46达标判定要求........................................................................6参考文献..............................................................................7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Ⅱ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国能合纵(北京)能源电力技术中心、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渝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投润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恒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自贡信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志浩、章平衡、胡一鸣、张锴、薛军、陈衡、郭建兵、牛明军、常少英、唐勋、袁奋云、石曾矿、陈宝声、王仉发、刘政艳、祁本武、陈亮、邵秋枫、金忠财、曾月庆、王祺、王玉龙、向前、曾孝阳、段冲、张爱民、雷磊、姜平、王鹏程、李丽锋、周继文、邹灵松、程志鹏、李永华、徐建东、董婧祎、徐剑、左绪生、王广雄、嵇国军、盛春、潘峰、宋婕、唐秀华、刘立文、叶明华、章丹、张瑞哲、李林、柴继业、赵年才、彭旭、王哲晓、肖波、毕永伟、仲一郎、张名驰、方培、浦蕴、梁鹤涛、禹振国、雷中辉、吴迅、吴朝辉。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1燃煤电厂耦合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物控制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燃煤电厂耦合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入炉污泥及排放控制要求、污染物监测要求及达标判定要求。本文件是为了促进燃煤电厂耦合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环保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本文件适用于掺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其他不属于危险废物的性质相近工业污泥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246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HJ/T2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8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HJ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7.2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43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2HJ548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HJ549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917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汞的测定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131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危险废物hazardouswaste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来源:GB18597-2023,3.1]3.2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锅炉coal&sludgecofiredpowergenerationboiler以煤为主要燃料、同时掺烧适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发电锅炉。[来源:DB31/1291-2021,3.1]3.3污泥掺烧比massratioofsludgetocoalforboiler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锅炉(3.2)的掺烧污泥质量与入炉燃煤质量的比。注:掺烧污泥质量为入炉污泥折算为绝干污泥的质量。3.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sludgefrom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来源:GB24188-2009,3.1]3.5标准状态standardcondition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3烟气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文件中所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的数值。[来源:GB13223-2011,3.2]3.6氧含量oxygencontent燃料燃烧时,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来表示。[来源:GB13223-2011,3.3]3.7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referenceoxygenemissionconcentrationofairpollutants标准状态下烟囱或烟道中干排气所含大气污染物折算到基准氧含量条件下的排放浓度值。[来源:DB31/1291-2021,3.6]3.8二噁英类dioxins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统称。[来源:GB18485-2014,3.8]3.9毒性当量因子toxicequivalencyfactor(TEF)二噁英类同类物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对Ah受体的亲和性能之比。[来源:GB18485-2014,3.9]3.10测定均值averagevalue在一定时间内采集的一定数量样品中污染物浓度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二噁英类的监测应在6~12小时内完成不少于3个样品的采集;重金属类污染物的监测应在0.5~8小时内完成不小于3个样品的采集。[来源:GB18484-2020,3.16]3.11小时均值hourlyaveragevalues1h内以连续不少于45min采样获取的测定值,或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取不少于3个样品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来源:DB31/1291-2021,3.12]4入炉污泥及排放控制要求4.1入炉掺烧的污泥应不属于危险废物。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44.2进入燃煤耦合污泥电厂的污泥应采用密闭专用车辆运输至厂内污泥存储库。4.3用于湿污泥贮存的污泥存储库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内部应处于负压状态,形成负压所需的排气需进行有效处理,满足排放要求。4.4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应采取措施控制燃煤、污泥等物料储存、转运以及工艺过程中的颗粒物、恶臭等污染物排放。4.5污泥掺烧比不宜大于50%,应在满足安全、环保、经济、设备等前提条件下,根据燃煤和污泥的品质合理选取。4.6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执行表1规定的排放限值。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序号污染物项目限值监测位置1颗粒物a,(mg/m3)10烟囱或烟道2二氧化硫a,(mg/m3)353氮氧化物a(以NO2计),(mg/m3)504氯化氢a,(mg/m3)105汞及其化合物b,(mg/m3)0.036二噁英类b,(ngTEQ/m3)c0.1a以小时均值计。b以测定均值计。cTEQ,二噁英类毒性当量因子按照GB18485附录A计算。4.7燃煤耦合污泥电厂氨、硫化氢、甲硫醇和臭气浓度厂界排放限值应依据燃煤电厂所在区域,按照GB14554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4.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进入燃煤电厂进行干化、深度脱水等预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应优先考虑循环再利用。如必需排放时,处理后的废水中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符合GB8978的规定。4.9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噪声控制应符合GB12348的规定。4.10燃煤耦合污泥电厂产生的炉渣与粉煤灰应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可进行综合利用。5污染物监测要求5.1污染物监测要求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ACEF071-202355.1.1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HJ819和HJ820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开相关信息。5.1.2燃煤耦合污泥电厂污染物的采样,应根据监测污染物的种类在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进行;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永久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5.1.3企业应按规定在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锅炉烟气的排气管或烟道安装能独立监控的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烟气流量、温度、压力、含湿量、氧浓度,颗粒物、二氧化硫、及同时监测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能力。5.1.4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及管理按HJ75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5.1.5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对烟气中汞及其化合物的监测每年应至少开展1次;对烟气中二噁英类的监测应每年至少开展1次,其采样要求按HJ77.2的有关规定执行,其浓
本文标题:TACEF 071-2023 燃煤电厂耦合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物控制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28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