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CSES 91-2023 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技术指南
ICS13.020.10CCSZ04团体标准T/CSES91—2023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技术指南Technicalguidelineforregionalenvironmentalhealthriskclassification2023-03-30发布2023-03-30实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T/CSES91—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风险分级的原则.....................................................................25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的基本方法.....................................................26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分级...............................................................27人群暴露敏感程度分级...............................................................38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49环境健康风险的分级防控措施.........................................................5附录A(资料性)区域环境镉污染健康风险等级划分示例...................................6T/CSES91—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云江、向明灯、于紫玲、刘新会、刘济宁、童志勇、苏霞、董辰寅、朱晓辉、郑彤、王宇静、张瀚丹、刘宇。T/CSES91—20231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分级的原则、基本方法、技术要求和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区域环境中化学性污染物经各类途径慢性暴露的健康风险分级。本文件不适用于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分级,以及化学性污染物急性暴露的健康风险分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875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HJ1111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WS/T666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T/CSES36—2021区域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区域环境污染regio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在一个或多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或其它各类社会活动排放的有害物质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自然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来源:T/CSES36—2021,3.1]健康风险healthrisk在特定的暴露情况下,环境污染物能引起人群健康危害,出现毒性效应,产生疾病甚至死亡的概率,或者是因暴露于环境污染物发生不良效应的预期频率。[来源:WS/T666—2019,3.3,有修改]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characteristicpollutantsofhealthrisk在区域环境内,从众多环境污染物中筛选出的具有潜在污染源、人群暴露途径明确、暴露水平高、健康危害大的环境污染物。[来源:T/CSES36—2021,3.2]可接受风险水平acceptablerisklevel对暴露人群不会产生不良或有害健康效应的风险水平,包括致癌物的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和非致T/CSES91—20232癌物的可接受危害商。[来源:HJ25.3—2019,3.8]风险矩阵riskmatrix一种将定性或半定量的后果分级及其发生可能性的等级相结合来描述风险大小的评估方法。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根据区域环境中人群特定暴露情况下的健康风险水平、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按区域环境范围划分健康风险等级。风险等级riskgrade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和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的组合来表达。[来源:GB/T23694—2013,4.6.1.8,有修改]4风险分级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的划分在满足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需求的前提下,以风险矩阵中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组合作为划分依据,同时,参考我国环境健康调查、监测及风险评估的相关标准及科研成果。保守性原则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分级时应基于最不利情景假设,对敏感人群或高暴露人群暴露于环境中化学性污染物的风险进行估计。拓展性原则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划分时,可以根据区域环境污染特征,考虑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情况、污染源及环境行为、健康危害程度等确定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5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的基本方法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由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和人群暴露敏感程度共同决定。以P代表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分值,以E代表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分值,以G代表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分值。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分值G由P和E的乘积决定,见公式(1)。G=P×E···········································································(1)式中:G——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分值;P——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分值;E——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分值。6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分级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分级基本方法按照HJ1111、HJ875和T/CSES36的相关要求,筛选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计算健康T/CSES91—20233风险特征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并按从高到低将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的致癌和非致癌危害的可能性划分为四个等级: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选取可能性等级最高者进行赋值。非致癌危害的可能性分级非致癌危害的可能性等级,根据环境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危害商(HQ)确定,将危害商从大到小分为4个等级(见表1):a)单个污染物HQ>3,为极高风险;b)2<HQ≤3,为高风险;c)1<HQ≤2,为中风险;d)HQ≤1,为低风险。区域总的非致癌危害的可能性等级,依据单一特征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选择其中等级最高的分级确定。致癌危害的可能性分级致癌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划分,根据环境健康风险特征污染物的致癌风险(CR)确定,将致癌风险从大到小分为4个等级(见表1):a)单个污染物CR>10-4,为极高风险;b)10-5<CR≤10-4,为高风险;c)10-6<CR≤10-5,为中风险;d)CR≤10-6,为低风险。区域总的致癌危害的可能性等级,依据单一特征污染物的致癌风险,选择其中等级最高的分级确定。表1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分级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特征污染物非致癌风险(HQ)特征污染物致癌风险(CR)极高HQ>3CR>10-4高2<HQ≤310-5<CR≤10-4中1<HQ≤210-6<CR≤10-5低HQ≤1CR≤10-6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划分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划分综合考虑非致癌危害的可能性和致癌危害的可能性等级结果,选择其中最高等级确定。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赋值根据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划分结果,进行等级赋值。其中,极高、高、中和低等级赋值分别为3、2、1、0(见表2)。表2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赋值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极高高中低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分值(P)32107人群暴露敏感程度分级人群暴露敏感程度分级的基本方法按照区域环境中潜在污染源周边5km或500m范围内人口数将人群暴露敏感程度划分为极高、高、T/CSES91—20234中和低四个等级(见表3)。按照敏感程度高者确定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表3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人群暴露敏感性极高潜在污染源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5万人以上;或潜在污染源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1000人以上。高潜在污染源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或潜在污染源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中潜在污染源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或潜在污染源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100人以上、500人以下。低潜在污染源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5000人以下;或潜在污染源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100人以下。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的等级赋值根据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的等级划分结果,进行等级赋值。其中,极高、高、中和低等级分别赋值为3、2、1和0(见表4)。表4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赋值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极高高中低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分值(E)32108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包括: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分值(G)由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分值(P)和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分值(E)建立的分级矩阵确定(见表5),其中G=6~9分为极高风险,G=3~4分为高风险,G=1~2分为中风险,G=0分为低风险,分别对应红、橙、黄和绿四种颜色。表5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矩阵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等级分值(G)人群暴露敏感程度等级分值(E)低中高极高0123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等级分值(P)极高30369高20246中10123低00000T/CSES91—202359环境健康风险的分级防控措施根据环境健康风险等级的结果,进行风险防控等级的划分。环境健康风险等级中极高、高、中和低风险分别对应风险防控等级I、II、III和IV,分别对应红、橙、黄和绿四种颜色(见表6)。根据环境健康风险防控等级,制定相应的分级防控措施:a)对于风险防控等级I,需立即对健康风险源进行控制,同时对暴露人群进行暴露阻断,并启动人群健康损害调查;b)对于风险分级防控等级II,需尽快对健康风险源进行风险削减,同时对暴露人群进行暴露阻断,将高风险降至低风险;c)对于风险分级防控等级III,建议对健康风险源进行风险削减,或采取暴露阻断措施,将中风险降至低风险;d)对于风险分级防控等级IV,无需采取风险防控措施。表6环境健康风险分级防控措施风险等级风险防控等级等级颜色风险防控措施极高风险Ⅰ立即对健康风险源采取控制措施,同时对暴露人群进行暴露阻断,并启动人群健康损害调查高风险Ⅱ尽快对健康风险源进行风险削减,同时对暴露人群进行暴露阻断,将高
本文标题:TCSES 91-2023 区域环境健康风险分级技术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29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