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书笔记(一)苏氏语录每一位老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由于教师和学生集中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是表现为多方方面的关系。共同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兴趣把我们教师中的每一个人都跟学生结合在一起。生活渐渐地做出了结论:只要整个学校、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都作出了努力,首先是教师努力教育,没有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不能成为诚实正直、热爱劳动、坚强勇敢、无限忠于祖国和劳动人民的人。苏氏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发对把教育看成是学习之外的东西。他说“训练和教养能够形成世界观吗?考虑一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所见到、所理解、所思考的东西,能够对他的心灵实施教育吗?”可见,他是教育、教学和教养的统一论者。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的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了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直降只是,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他说:“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的塞进孩子的脑袋,往往不让孩子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语言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孩子从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用于背诵的机器。”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他们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地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随时装有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完全吻合的。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的教师懂的东西应该比“大纲”规定的内容要多得多。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高深的知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习感悟1.提高教师素养作为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他提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精神的第一需要,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2.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儿童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是他有一种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教师要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阅读,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如第一堂英语课时老师可以用多种语言来向学生展示语言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切实的走进一个异域国度,给每一个学生都起一个可爱好听的英语名,让他们时刻把自己融入一个语言的环境中。对语言感兴趣,对英语感兴趣。3.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深入的钻研教材的实质,避免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这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又是一种动力。同时,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其特点就是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独立的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解释和总结。这样可以很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4.联合家庭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习困难,落后于别人,其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于儿童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不良家庭环境使得儿童的早期教育落后于他人。不正当的学校教育也是导致其落后的一个原因,懒惰是一切罪恶之母,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慢慢转化呢?那就是爱,是了解,是尊重,是关怀,是给予,是责任。因此,要做好家长学校,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校沟通,家长学校就是一个桥梁,是不可缺少的纽带。5.教师要充满爱和责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孩子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可能点燃它。教师首先要有爱心,热爱自己的事业,爱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真正的爱是藏于心,形于外,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学会表扬,学会有艺术的批评和教育,要让自己有一种征服孩子的人格魅力。6.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里斯基在教会学生自我教育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1)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好的东西在另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2)身体锻炼在自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3)脑力劳动,学习能够为自我教育提供非常丰富的可能性;(4)真正的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5)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通过自我教育,学生成长的更快。(二)苏氏语录1.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方式。2.什么是掌握知识呢?这就是使周围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的东西。真正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即:学生感到了只是使他们经过智慧努力的结果,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同时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从抽象镇里在过渡到接触新的具体事实。苏氏思想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他从多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上课时,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关于本门学科的思路,而且要关注到学生。只有时刻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反应来决定课堂内容、讲课方式等变化,才能使课堂教学得心应手。他还指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而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都准备好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对少年和青年们来说,最有兴味的讲课,往往是那种把某种东西故意保留而不讲完的讲法。这样就留有悬念,使他们不容易忘记,而且会主动的思考,甚至迫不及待的去主动发现。如在讲述事实的时候,最好给他们提供让他们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这些事实的余地。据苏霍姆林斯基长期观察,他认为有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感情的时刻。就好比是登上了一座高峰,为取得了胜利而满怀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还从经验中得出一条信念:“学生要识记和保存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越有必要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越有必要进行思考和推论。”他还要求给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逻辑来记忆。他还通过活动来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掌握。总之,他从上课关注学生的反应,到让学生善于思考,通过活动和逻辑来记忆知识等多方面来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感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概括起来应做好以下几点:1.上课时,教师既要注意讲课的思路,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上课要关注学生的反应,而不是禁锢于之前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知道的东西应该比学生知道的多出许多倍。只有如此,教室上课才会语言自如,学生学起来也不费劲。教师要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学生是懂了还是没有懂。如果没有懂,教师就要换个讲法。好的老师绝不是死板硬套,照本宣科。2.教室在讲课中要多提供事实,少给予概括。好的老师是多给学生提供事实,并把学生引导思维的方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对知识的认知,而不是那些代替学生总结和概括的、大包大揽的老师。他指出:“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学会竭力在教材内容中寻找供他们思考和概括的事物,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他们会觉得很高兴。对学生来说,如果他们不能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们就不高兴进行脑力劳动,字让教学的质量就不会很高。3.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思考者。许多学生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却变得愚笨、没有才能、对知识漠不关心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当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却被解除了思考的任务。所以,学生没有在思考中得到锻炼而导致愚笨。让我们感到诧异的是,老师想出了种种办法帮助学生减轻掌握知识的难度,实际上却让学生变得不会脑力劳动了。一旦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甚至越来越不会思考了。4.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掌握知识苏霍姆林斯基通常用多种方法来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他让学生出墙报、写评语,他举行科技晚会、举行演讲会,让学生演讲。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兴趣浓了,自然掌握起来也就快了。
本文标题: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3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