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0师德师风征文3篇【范文参考】此篇精选办公资料“师德师风征文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供您写作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使用吧!师德师风征文1老师这个职业,在中国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一种道德上的高端要求。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老师孔子一直以仁者、圣人、贤人的形象被供奉被膜拜;中唐时期尤其是宋代形成的门生和授业恩师之间的紧密关系,大多也是以老师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来维系的;至近现代中国涌现的一批优秀学者如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等人,他们的学问固然令人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但是为今人称颂更多的还是他们作为老师这重身份的道德修为。由于历史积淀的原因加上老师这种职业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今天这个价值观多元化,信息爆炸物欲横行的年代,老师被看成是现代人在道德修养方面最后固守的群落。作为老师,我们坚守在现代人道德修为最后的孤岛上,不仅仅是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是为了获得自身在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强大的心灵力量。其实,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人的诉求和欲望,面对金钱、面对诱惑、面对奢华,教师也和普通人一样,有想要占为己有的欲望。所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就成为抵制这一切诱惑,让一个老师变得纯粹,变得内心更为强大的重要支柱。在我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是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老师。他在一所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执教,每个月的收入不菲,可是那间两居室的房子,除了一张床之外,其余所有的空间,全部摆满了书架和他从各个地方收集来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大学的老师,即使讲师都有自己的车子,可是他都做了半辈子教授,仍然坚持走路上班,我们曾劝他买一部小车代步,他只是笑笑说:“人天生就是行走的动物,在能走得动的时候,一定要多走路。”由于学校的安排,老师也常常为一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讲学授课,很多企业的老板都邀请他去吃饭做客,甚至有的直接邀请他去自己的公司工作,开出的待遇要比做大学老师高出很多,但他都委婉谢绝了,我们问他为什么,他只是淡淡地说,自己这辈子就只想做个老师,他觉得做个简简单单的老师,自己生活的很平静,内心很安详。研究生毕业,我要南下做老师,临行前,去看他,他说:“南方是个繁华的世界,而老师是个清贫的职业,要做个好老师,就要懂得安贫乐道。”现在,我常常念起他的这句话,在这个南方的沿海小城,一直努力做一个快乐的内心安详老师。老师这种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一种公益性的职业。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已经不再只是个人的身份代表,即使没有学生在场,也会想到:我是个老师,语言行为上要有所注意。这种不自觉地将自己公众化的心理倾向在成为老师的第一天就在我的心中开始扎根。所以师德的修养问题,已经不是3/10一个个人的问题,放在老师的身上,就成了一粒种子,它随时都可以开枝散叶的。我们讲师德,一是为了让自己在现代社会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力量去抵御外在的诱惑,也是为了我们随时都可能影响到的无数的学生们。从70后到80后到90后,有人说,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心灵更加脆弱。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和心理素质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能量,没有足够优秀的道德修养,没有纯粹的人格修为,怎么样来引导自己的学生保持纯真的心灵和无邪的思想?怎么样指导他们在这个社会做一个正直真诚的人?师德师风征文2篇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有高尚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名家,无不把德视为最高智慧。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以德示范,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有灵魂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学生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人格的猥琐与浅薄。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不会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就不会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因此,读书是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思想的本源,是教师追求的动力源泉。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有灵魂的教师,推进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5/10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和统领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论原理为核心,以学科思想方法来组织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本质与核心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是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道,更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德!正所谓:合乎道,至于德。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他们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专注于唤醒学生的独特,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自觉地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他们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在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壤上,种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绘自己的诗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麦金泰尔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抵抗事实上将会控制他的社会潮流。”有灵魂的教师,永远守护在教育的核心地带,小心呵护教育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坚守教育阵地,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灵魂的教师具备穿越历史、通达未来的智慧,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总是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心静则远,他们不把追逐利益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怀持宁静自由的心态,从容地去追求浮躁时代里朴素的教育真谛。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充满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吹或热衷于“奔跑”,且是“百米冲刺”。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有灵魂的教师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设的行为。“教育不能没有梦,但是教育不是梦”,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琐事中寻觅到育人的幸福,他们坚持“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责任和义务。他们能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品味思考的愉悦;他们能把思考转化为行动,体验探究的快乐。他们总能从学生渴盼的双眸中,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为人师者的自豪和愉悦。有灵魂的教师,不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册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册和奖金发放册。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我们用心教师致力于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我们用灵魂做教育,我们用心,您放心!7/10师德师风征文3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激励教师履行崇高使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省、市教育部门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北京路学校深入开展了以“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先后经历了宣传发动阶段、学习教育阶段、摆查整改阶段、建章立制阶段和总结提高阶段。我们自感教育活动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一、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习方案为了确保该项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生米中心小学“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刘凤生校长任组长,两位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并收集好相关的资料。通过领导小组讨论研究,制定了《生米中心小学开展“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二、抓学习,提高认识1.切实开好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动员大会。刘凤生校长在动员会上作了主要讲话,大会还向教师宣读了教育活动方案,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步骤,认识到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抓学习活动。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明确了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二下午3:30到4:30教师大会后;明确了学习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西湖区教科体系统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教师的认识。3.组织观看《师魂》,提高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意识。三、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学校规定每位教职工都在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等,采取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办法,紧密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搞好摆查整改工作。1.广泛征求意见。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由学校组织,采取个别访谈、发放调查表、设立意见箱等,了解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2.剖析思想根源。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真反思,吸取教训。在此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对不当行为进行剖析。3.制定整改方案。在认真剖析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9/104.搞好整改落实。对反映出来的热点问题迅速整改,对少数性质严重、影响较坏的问题重点整改。5.实行师德承诺。学校组织教师向学生、家长作出师德承诺,并将师德承诺张贴于教室,接受学生监督。四、建章立制为使“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为主题师德师风教育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办法,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提出把师德师风建设同教学、教研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制定了《师德学习培训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制定了《师德考核评估制度》,把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年度奖惩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制定了《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凡师德方面有严重问题或考核定为不合格的,在职务聘任、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师德师风建章立制,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校管理趋向制度化、规范化。总之,这次“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主题教育活动,时间虽短,但全体教师受益很深。师德师风活动重在教育、认真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师德师风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将师德师
本文标题:师德师风征文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52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