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案例)【精编5篇】
1/16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案例)【精编5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接下来网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一篇】二楼大厅。参加人员:星星幼儿园青年教师组老师、区园本教研专题推广班成员。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2/16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二、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话题: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教研准备: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3/16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四、教研过程:(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2、讨论交流: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二篇】根据幼儿园教研计划,本学期的教研活动继续侧重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研讨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全体教师是活动实施的主体,要求每位老师都要认真深入学习和分析教材,积极准备各项教研活动,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总结。教研活动采用备课组活动、听课活动和一课多磨活动等教研形式,其教研内容可以相互融通,活动上分开执行。1、备课组活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个人备课要做到提前做好各项准备,骨干经验老师书写简案,青年教师书写详案。每月两次集体备课,坚持做到备课有计划、有研讨、有创新。集体备课的内容以教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主。2、听课活动。4/16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相互自主听课,每学期不少于八次,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师傅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徒弟虚心请教,积极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3、一课多磨活动。全园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采取个人备课、小组讨论、借班试课、集体研讨、二次试课到最后反思总结的方式进行一课多磨活动,为半日开放日做好准备。授课老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实际需求,扎实有效的进行备课,听评课老师一定按照课内比教学活动的评分标准认真听课认真评课,并在研讨中积极发言,为授课老师出谋划策,找出不足,完善教学方式。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数阅单列)。1、师徒相互听课评课。2、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各2次。3、开展“感恩”和“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教育活动。2、半日开放日活动。3、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各2次。1、开展“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教育活动。2、庆“六一”集体策划。1、师徒相互听课评课。2、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各2次。3、全园体育活动考核。2、大班、大大班毕业展示活动。5/163、小班、中班综合展示活动。4、教研材料汇总。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三篇】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6/16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2、讨论交流: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话题二:适合语言与文学、体能发展与健康领域的观察的方法有哪些?领域。方法。语言文学。体能健康。7/16话题三:结合案例,交流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从三个方面交流。a、老师用的观察的方法能否帮助她解决所要观察的目的?b、老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的相关要素是否适宜?c、你还有哪些建议?话题四:在你班所做的观察分析中还有哪些困惑?3、教研总结。(二)、休息时间9:50--10:00。(三)、园际互助10:00--10:20。(四)、专家提升10:20―11:4。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四篇】活动名称:种子排队。活动背景: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8/16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一、活动目标: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二、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2、纸板人手一张。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1讲解操作要。“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9/16“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4讲述操作结果。10/16(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2游戏:走钢丝。“请小朋友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老师用了几步?”“想一想,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活动名称:趣味夹子。活动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此,笔者为幼儿创设了——个有准备的环境,将幼儿数学活11/16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的过渡,同时,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为此,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笔者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在具体操作中深化对数的认知做好物质准备。活动目标。1.乐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2.会将颜色相同的夹子夹在一起;3.初步学习按卡片上的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能够手口一致地对6以内的数进行点数;2.物质材料准备: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动物卡片若干,铃鼓,摸箱;活动过程。1.游戏“夹夹子”,引发幼儿兴趣。幼儿听铃声开始夹夹子,铃声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止夹。2.数夹子。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2请2—3名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12/16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一数,比一比,谁夹得多。3.找不同。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2幼儿间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是否夹对了。并数数每种颜色夹子的数量。4.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1出示摸箱,教师说明游戏玩法,卡片上有几个动物就夹几个夹子,请幼儿一一对应夹。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互相交流,验证。5.以舞蹈“螃蟹舞”结束活动。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五篇】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13/16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
本文标题: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案例)【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54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