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幼儿园有趣的活动方案(案例)【精选5篇】
1/22幼儿园有趣的活动方案(案例)【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幼儿园有趣的活动方案(案例)【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幼儿园有趣的活动方案【第一篇】亲子活动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交流,对此我们进行亲子活动的方案策划。而方案一经制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方案是强制性的。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有趣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方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及灵活性。2、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地垫若干;2、场地布置小河一条。活动过程一、导入,引起兴趣。二、交代游戏规则。2/221、师:小朋友说的办法真好,看,老师也想了个办法,用它来过河。三、亲子游戏“过小河”。1、师分组组织进行比赛:四个家庭为一组,顺利过河者都给于红星奖励,如中途脚接触到地面则得从头开始。2、师:我们小朋友都顺利过河了,等下就可以去做客了,真高兴,现在老师先带你们去外面玩一会吧。指导语:倒水的游戏既能锻炼幼儿的小肌肉与手的控制力,还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专注力。倒水的游戏有许多的变式,可以倒米,倒豆子,倒牛奶,倒果汁等等,还可以改变游戏的组织形式,变成几个家庭共同游戏。活动一:分果汁活动功能:锻炼手的控制力,发展幼儿的专注力。活动材料:果汁,一个装果汁的大瓶子,两个大杯子,一个小杯子(儿童用)活动过程:1、家长拿出一瓶果汁,请幼儿将它分给一家人喝。2、家长拿出一家人的杯子,家长用大杯子,幼儿用小杯子,请幼儿将瓶子里的果汁倒到杯子里。3、幼儿独立操作,注意从大到小,增加难度。3/224、倒好以后,请幼儿小心地把果汁端给家长。提示:当幼儿不小心将果汁洒出来了,不要责怪幼儿,要继续鼓励他。活动二:大杯子小瓶子1活动功能:锻炼手的控制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专注力。活动材料:一杯水,一个矿泉水瓶,一个保鲜袋,一把剪刀游戏过程:1、家长拿出游戏用的材料,一一介绍给幼儿。2、家长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到矿泉水瓶里,倒的过程中不能洒出水来。3、家长提示幼儿可以借助提供的材料组合来帮助完成任务。提示:杯子的口径要稍稍大一点,当不借助工具时,直接倒容易洒出来。这个游戏可以玩很多次,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多种道具,当幼儿想拿身边的其他材料帮助时,也可以。活动三:大杯子小瓶子2活动功能:锻炼手的控制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专注力。活动材料:一杯水,一个矿泉水瓶,一把剪刀,一张硬壳纸,胶带活动过程:1、家长拿出游戏用的材料,一一介绍给幼儿。4/222、家长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到矿泉水瓶里,倒的过程中不能洒出水来。3、家长提示幼儿可以借助提供的材料组合来帮助完成任务。提示:杯子的口径要稍稍大一点,当不借助工具时,直接倒容易洒出来。这个游戏可以玩很多次,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多种道具,当幼儿想拿身边的其他材料帮助时,也可以。活动四:倒豆子活动功能:锻炼手的控制力,发展幼儿的专注力。活动材料:各种大小的容器(杯子、碗),豆子活动过程:1、家长拿出口径大小有差别的几种容器。2、家长示范将豆子从口径较大的容器倒到口径较小的容器里。3、幼儿独立操作,注意容器的口径从大到小,增加难度。提示:当幼儿不小心将豆子撒出来了,不要责怪幼儿,要继续鼓励他。活动五:运大米活动功能:锻炼手的控制力,发展幼儿的专注力。活动材料:各种大小的容器(杯子、碗),大米5/22活动过程:1、家长拿出口径大小有差别的5种容器,并标上1、2、3、4、5,1号口径,5号最小。2、家长示范将大米从口径较大的1号容器倒到口径较小2号容器里。3、幼儿独立操作,将大米从1号容器依次倒到5号容器中。提示:当幼儿不小心将大米撒出来了,不要责怪幼儿,要继续鼓励他。活动六:小小运水工活动功能:锻炼手的控制力,发展幼儿的专注力,增强合作意识。活动材料:每组一个量杯,每组三个一样大小的杯子活动过程:1、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游戏,每个家庭爸爸妈妈孩子都要参加。2、每个人将满满一杯水倒到第二个杯子,再从第二个杯子倒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倒到量杯中。3、最后比较量杯中水的多少,最多的获胜。提示:当幼儿不小心将水洒出来了,不要责怪幼儿,要继续鼓励他。一、活动时间:20__年9月_日6/22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之间、家长之间、师幼之间互相认识熟悉、互相了解。2、初步认识幼儿入园后的一日生活。三、活动准备:每位幼儿一个姓名挂卡;大皮球一个;糖果若干;抽纸。四、活动过程:(一)入园接待。热情接待每位家长及幼儿。(二)集体活动。1、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走线(教师示范,提醒幼儿脚尖脚跟挨紧向前走,家长帮助幼儿保持平衡。)2、游戏活动:1)自我介绍玩法:运用滚皮球的方法,由老师开始介绍自己,皮球滚到谁,谁就开始介绍自己。2)唱歌表演:《你好》目的:在表演中,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3)幼儿教师介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作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期间带领家长和孩子一起如厕,游戏以及喝水等,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4)亲子游戏:帮妈妈串项链步骤:7/22每个小朋友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最漂亮,现在,我们就来做一条爱心项链打扮妈妈吧。筐子里有彩色小管珠,每条项链用十个珠子,妈妈要帮宝宝拉好线头,不要让串好的珠子掉下来,还要数好是不是十个,完成后打结。妈妈戴上项链真好看!我们一起来跳舞做游戏吧。音乐里有指令,小朋友可以和妈妈一起做,也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做。(音乐游戏)最后,我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认识自己妈妈带来的包,去帮妈妈拿来。活动1:瓷砖画(给爱我和我爱的人)活动目标:1、利用废旧的瓷砖作画,增进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2、培养幼儿的表达与表现美的能力。活动准备:油画棒、瓷砖、抹布等活动过程:1、准备一块瓷砖或地砖。清洗干净,保持干燥。2、活动中由家长和孩子共同使用油画棒,完成一幅瓷砖画。活动2:变废为宝活动目标:1、利用各种回收物,进行手工制作,使幼儿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8/22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准备:回收物,各种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活动过程:一、在成人的指导下幼儿利用回收物完成一项作品。二、纸袋机器人活动准备:各种纸袋,彩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活动过程:1、准备各种包装袋一个(可以是纸袋、纸盒等)2、用纸条制作机器人的手。3、贴在纸袋上,完成。悬挂在家中,美化环境。活动3:种子小镜框(父亲的礼物)活动目标:1、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情感。2、动手为父亲做礼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准备:各种.种子(小米、赤豆、黄豆、绿豆等),双面胶、孩子与父亲的照片。活动过程:1、收集照片2、制作“种子镜框”,将纸剪成爱心状,在爱心的周围贴上各种.种子。3、把爸爸的照片贴在爱心的中间,并送给父亲。活动4:小小蛋壳画活动目标:1、使用蛋壳作画,使幼儿知道小小的蛋壳也是有用的。9/222、进一步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鸭蛋、蜡笔、彩泥活动过程:1、鸭蛋中的蛋清和蛋黄清出,用水冲洗干净,并晾干。2、在蛋壳上画出孩子想画的内容。3、用彩泥作为底座,固定站立,成为家中美丽的小摆设。活动目的1、在与家长配合操纵运动中体验亲子运动的兴趣,增长幼儿对操纵运动及亲子运动的爱好。2、勉励幼儿勇敢负担使命,尽力和家长一路完成操纵运动。造就幼儿的义务心及对一件事或一次运动的对峙性。3、开辟思绪、引发幼儿勇敢缔造,创造种.种百般举行游戏的要领。并在与家长、同砚的配合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团体运动的兴趣。活动准备(请将质料于周四上午带来)每个家庭预备一只旧童袜(没有洞的),一小袋米或豆子(最很多多少一点),3-5根牛筋,针和线。活动要领(请不要提前做好)家长与幼儿互助先将米装入袜中,再用牛筋将口扎紧,再将袜口反向转过来,再用牛筋扎紧,再反向包一次,末了用针钱缝口,一个米球就做好了。活动过程一、经由过程游戏引起幼儿对米球的爱好。10/22二、幼儿园教案出示做米球的质料,开导幼儿猜一猜:米球是奈何做出来的。1、小朋侪,你们看这是什么?2、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3、让幼儿本身着手试一试。(家长不帮助)4、请个体幼儿说一说:你碰到了什么艰苦?什么处所做欠好?三、快活米球,幼儿与家长配合完成。在此历程中由家长凭据幼儿的本领让幼儿负担部门事情1、将米或豆子装入袜子中2、用牛筋将口扎紧,再将袜口反向转过来,用牛筋扎紧,再反向包一次3、末了用针钱缝口,一个米球就做好了四、米球游戏1、幼儿园教育随笔由幼儿和家长分组自由游戏2、请幼儿将本身的游戏先容给各人3、疏散自由游戏,体验亲子运动的兴趣。幼儿园有趣的活动方案【第二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肯动脑、愿挑战、激发幼儿喜欢探究数学的兴趣,正是我园积极探索的内容。有趣的重叠现象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我们将其转换为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操作探究11/22重叠现象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仔细观察等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仔细观察等能力。教学准备1.每位幼儿一份操作学具,一支铅笔,两份操作卡。2.教具:透明的图形四份,教具纸4大张。设计理念重叠现象是一个枯燥的内容,如何将枯燥的现象转换成幼儿感兴趣又遵循其学习特点的适宜内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以以下三性为我的设计依据:第一,要体现活动的主体性。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希望达到的。第二,要体现活动的操作性。幼儿年龄小,在本节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获取新知的体验,是我活动设计的愿望。第三,要体现活动的梯度性。希望在梯度性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根据新的经验进行判断推理,将枯燥的现象自然地融进孩子的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12/221.师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透明的图形,上面有什么?幼儿:这一张上有一个红色梯形,那一张上有两个红色圆形2.师变魔术:现在我要变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请小朋友仔细看哦!(师边变魔术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师将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变成了一辆红色小汽车。)师:咦!变成了什么?(小汽车)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你是将两个图形合在一起的师:你们太有才了,一下子就将我的魔术看破了。对,象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后变出了一辆小汽车。真是太有趣了!评析:运用变魔术的形式导入,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激起幼儿探索重叠现象的欲望,而且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了完全重叠的现象。孩子们在哇!变出一辆小汽车了的惊呼中,学习的兴趣被点燃了。1.猜测和实验重叠现象(1)幼儿猜测评析:在幼儿独立稍作自测后,师再请幼儿回答,并注意询问幼儿的不同想法,这样司以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师:看来,小朋友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13/22幼儿:我们可以来做实验、可以象刚才那样变魔术师:这个主意不错。你们那儿也有两个这样的图形,请小朋友从碟子里拿出来实验一下。(2)幼儿实验(3)幼儿交流师: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之后究竟变出了哪个图案?幼儿:最后一个(师请一幼儿给正确的答案做上标记。)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空间目测和空间组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获得是让幼儿先猜测,而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操作实验和反思实现的。同时教师要有机引导导幼儿明白,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出真正的结果,这才是做科学的真谛和精神。2.目测和想象重叠现象(1)师幼共同目测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提高难度:我们不做实验,只能用眼睛看,脑子想,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这两张透明的图形(图3)完全重叠,会变成后面的(图4)什么图案?(注意提醒幼儿静心思考、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本文标题:幼儿园有趣的活动方案(案例)【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55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