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实用大二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用
参考资料,不熬夜1/7实用大二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用【预览】此例优秀文档“实用大二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用”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大二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篇11.测定低碳钢(q235)的屈服点s,强度极限b,延伸率,断面收缩率。2.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b。3.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屈服、强化、颈缩等),并绘制拉伸曲线。4.熟悉试验机和其它有关仪器的使用。二、实验设备1.液压式万能实验机;2.游标卡尺;3.试样刻线机。三、万能试验机简介具有拉伸、压缩、弯曲及其剪切等各种静力实验功能的试验机称为万能材料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一般都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1)加载部分,利用一定的动力和传动装置强迫试件发生变形,从而使试件受到力的作用,即对试件加载。2)测控部分,指示试件所受载荷大小及变形情况。四、试验方法参考资料,不熬夜2/71.低碳钢拉伸实验(1)用画线器在低碳钢试件上画标距及10等分刻线,量试件直径,低碳钢试件标距。(2)调整试验机,使下夹头处于适当的位置,把试件夹好。(3)运行试验程序,加载,实时显示外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观察屈服现象。。(4)打印外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记录屈服载荷fs=,最大载荷fb=35kn。(5)取下试件,观察试件断口:颈缩处最小直径d1低碳钢的拉伸图如图所示2.铸铁的拉伸其方法步骤完全与低碳钢相同。因为材料是脆性材料,观察不到屈服现象。在很小的变形下试件就突然断裂(图1-5),只需记录下最大载荷fb=即可。b的计算与低碳钢的计算方法相同。六、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表1-2试验前试样尺寸表1-3试验后试样尺寸和形状根据试验记录,计算应力值。低碳钢屈服极限低碳钢强度极限低碳钢断面收缩率100%64%低碳钢延伸率参考资料,不熬夜3/7l1l0125100100%25%l0100铸铁强度极限七、思考题1.根据实验画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曲线。略2.根据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和实验结果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机械性能有什么不同答:低碳钢是典型的塑性材料,拉伸时会发生屈服,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断裂前有明显的颈缩现象,拉断后断口呈凸凹状,而铸铁拉伸时没有屈服现象,变形也不明显,拉断后断口基本沿横截面,较粗糙。3.低碳钢试样在最大载荷d点不断裂,在载荷下降至e点时反而断裂,为什么?答:低碳钢在载荷下降至e点时反而断裂,是因为此时实际受载截面已经大大减小,实际应力达到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在最大载荷d点实际应力比e点时小。实验二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压缩屈服极限和铸铁的压缩强度极限。2.观察和比较两种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二、实验设备、材料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低碳钢和铸铁压缩试件。三、实验方法参考资料,不熬夜4/71.用游标卡尺量出试件的直径d和高度h。2.把试件放好,调整试验机,使上压头处于适当的位置,空隙小于10mm。3.运行试验程序,加载,实时显示外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4.对低碳钢试件应注意观察屈服现象,并记录下屈服载荷fs=。其越压越扁,压到一定程度(f=40kn)即可停止试验。对于铸铁试件,应压到破坏为止,记下最大载荷fb=35kn。打印压缩曲线。5.取下试件,观察低碳钢试件形状:鼓状;铸铁试件,沿45~55方向破坏。f图2-1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曲线四、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表2-1压缩实验结果低碳钢压缩屈服点s铸铁压缩强度极限b2a010/4a0102/4五、思考题1.分析铸铁破坏的原因,并与其拉伸作比较。答:铸铁压缩时的断口与轴线约成45角,在45的斜截面上作用着最大的切应力,故其破坏方式是剪断。铸铁拉伸时,沿横截面破坏,为拉应力过大导致。2.放置压缩试样的支承参考资料,不熬夜5/7垫板底部都制作成球形,为什么?答:支承垫板底部都制作成球形自动对中,便于使试件均匀受力。3.为什么铸铁试样被压缩时,破坏面常发生在与轴线大致成45~55的方向上?答:由于内摩擦的作用。4.试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在压缩时的变形及破坏形式有什么不同?答:塑性材料在压缩时截面不断增大,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但塑性变形过大时不能正常工作,即失效;脆性材料在压缩时,破坏前无明显变化,破坏与沿轴线大致成45~55的方向发生,为剪断破坏。5.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质有什么不同?答:低碳钢抗拉压能力相同,铸铁抗压能力比抗拉高许多。大二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四、实验原理和方法: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六、讨论:材料力学实验报告范文1、用途该实验台配上引伸仪,作为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测定材料参考资料,不熬夜6/7弹性模量e实验用。二、主要技术指标1.试样:q235钢,直径d=10mm,标距l=100mm。2.载荷增量△f=1000n①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25n;②初载砝码一个,重16n;③采用1:40杠杆比放大。3.精度:一般误差小于5%。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调节吊杆螺母,使杠杆尾端上翘一些,使之与满载时关于水平位置大致对称。注意:调节前,必须使两垫刀刃对正v型槽沟底,否则垫刀将由于受力不均而被压裂。2.把引伸仪装夹到试样上,必须使引伸仪不打滑。①对于容易打滑的引伸仪,要在试样被夹处用粗纱布沿圆周方向打磨一下。②引伸仪为精密仪器,装夹时要特别小心,以免使其受损。③采用球铰式引伸仪时,引伸仪的架体平面与实验台的架体平面需成45o左右的角度。3.挂上砝码托。4.加上初载砝码,记下引伸仪的读数。5.分四次加等重砝码,每加一次记一次引伸仪的读数。注意: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以使之为静载,并注意防止参考资料,不熬夜7/7失落而砸伤人、物。6.实验完毕,先卸下砝码,再卸下引伸仪。7.加载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传力机构的零件是否受到干扰,若受干扰,需卸载调整。四、计算试样横截面积a应力增量d24fa引伸仪放大倍数k=20xx引伸仪读数ni(i0,1,2,3,4)引伸仪读数差njnini1(j1,2,3,4)引伸仪读数差的平均值n平均14nj4j1n平均k试样在标距l段各级变形增量的平均值l应变增量ll材料的弹性模量e
本文标题:实用大二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63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