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全市2024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
1/13在全市2024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人民教师的节日!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专题片;**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进德、丰功同志和优秀教师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大会对教育战线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进行了颁奖,一直以来,无数像***、***、***这样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用大爱和坚守、拼搏和奉献,铸就了**教育的辉煌,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再创新业绩;同时,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对标提升,努力为**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一、建强副中心、教育是大计,必须发展教育、点亮希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经济腾飞,源于教育。当前,**“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大幕已经拉开,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必须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理念,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惠民生、育人才、强科技、兴产业、促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教育事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基础更加坚实。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市一中新校区、完全学校、公办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圆满收官,各级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如今,不少地方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二是教学更加优质。普通高考成绩实现“十二连增”,今年一本上线21566人,增量占全省的%,总量、增长总量、增长比率均居全省第一,“985”“211”上线4776人、占全省的%;职业院校专业门类全省最齐全,职教工作在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作为唯一一个地市代表进行交流。三是创新更加活跃。全面推进“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掀起“人人参与、个个创优”的课堂教学改革热潮;成立教育集团138个,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十弱校”“名校+乡村校”等模式,把优质学校办到群众家门口,第十五小教育集团、第十三中教育集团等9个单位被评为XX省集团化办学改革首批典型案例。四是管理更加高效。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做法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中小学课后服务”被评为全省100件“群众满意度高的实事”之一。特别是,今年8月31日,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总书记亲自接见,这是全国市、县级教育局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是属于全体**教育人的荣誉!总体上看,在教育底子薄、受教育人口3/13多、人均教育支出少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难能可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还存在教育大而不强、教师数量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比如,学位供给依然不足,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仅10所、学位不足4000个、缺口大,而优质民办幼儿园收费高,不少家庭为孩子上幼儿园而烦心、发愁;中心城区中小学“大班额”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年4月,我到中心城区调研,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看到一个教室竟然坐了125个学生,学生苦、家长急、教师累,让我很痛心。又如,中职教育发展滞后,80%以上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每年3万多初中毕业生无学可上,职教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并存,直接制约**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放管服效”改革不到位、教育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与千万人口大市的地位、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极不匹配!下一步,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6652”工作要求,即教育事业要做到“六个必须”: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必须把准教育工作正确方向、必须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必须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须锻造过硬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教育要把握“六个特征”:一是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爱人民;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尊重学生主体,使其主动发展;五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六是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功能要做到“五个提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升学率、提高被教育者的幸福指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教育保障要做到“两个提升”:提升教师待遇、提升办学条件。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尽心竭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紧依靠教育来孕育希望、传递力量、点亮未来,真正把我市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为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强教育支撑!一要坚持“学有所教”,发展更加充足的教育。加快教育资源总量扩充,是全市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定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化发展步伐,尽快调整完善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编制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今后,没有同步规划学校的小区一律不准上规委会,对已入规的教育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挪作他用,保障好教育用地空间。要快建设。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普惠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五年规划、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每个乡镇要在办好1-2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各县市区要按照不低于初中生40%的普职分流比例,至少建成一所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学校。要强整合。按照“小学幼儿园向乡镇集中、初中5/13向县城集中”的原则,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后的学位资源和教师编制,有序推动市中心城区14所中职学校、培训机构整合为基础教育资源,逐步解决“上学难”、消除“大班额”。二要坚持“学有优教”,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要聚焦立德树人。用好思政课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特别是充分挖掘**躬耕精神、忧乐精神和红色文化中的德育价值,在润物无声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推进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把“双减”政策减到位、课后服务做到位,不以沉重的学业抹杀学生的灵气和个性,不以僵化的管理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这方面,要坚决杜绝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持续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一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要强化教育改革。对标全省先进、全国一流,紧抓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两个支撑,改进教法学法,打造高效课堂,健全完善覆盖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升学率、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三要坚持“有教无类”,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事关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社会公平,是对老百姓最大最重要的公平。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在教育投入、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骨干教师轮岗流动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要提高集团化办学覆盖面,扎实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结对帮教活动,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要健全各类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困难、就学困难而失学。要深入落实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残疾儿童送教上门、随班就读,确保教育路上“一个都不少”。四要坚持“分类施教”,发展更加科学的教育。没有人才优势,不仅会输在今天,也会输在明天。当前,我市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两头缺”的现象非常突出。一方面,要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坚持“把学校办到工厂、把工厂办为学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集中精力办好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针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施订单培养、订单招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另一方面,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重点推进张仲景国医大学建成招生,**理工新校区三年内完成搬迁,加快**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牧原职业学院、**智慧物联职业学院等建设,全力支持**师范学院更名大学,推动**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在全国高校综合排名显著提升,办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7/13加快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农职院等升本,力争“十四五”末我市本科院校达到7所。二、教育要振兴、教师是关键,必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兴教之源,学校是强教之基,校长是治教之本!衡量一个地方教育知名度的重要标志,在于有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强力推进“三名工程”,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一要打造名学校。名校之所以有名,首先看品牌,关键在质量,根本在传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主动向郸城高中、郑州外国语、襄阳四中等省内外一流名校看齐,创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办学格局,培育更多名教师,打造更多名课程,培育更多好学生,努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省内一流、区域领先”的名校品牌,吸引更多的人到**求学!二要培养名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要牢记自已的第一身份是教师,始终把教学作为头等大事,推出一批教学精品、拿出一批教研成果、带出一批教育骨干,成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带头人。第一职责是管理,坚持政治立校、人本治校、创新活校,带出团结向上、作风民主、锐意进取的班子队伍,营造勤学善思、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学风校风。第一要务是发展,葆有非同一般的教育情怀、前沿思想、创新精神,以一以贯之、一马当先、一往无前的劲头,壮大教育龙头、打造教育旗舰、培育教育品牌。各级教育部门要坚持“教育家办学”理念,真正把教育情怀深、教学理念新、管理能力强的同志放在校长位置上,在经费使用、办学管理等方面赋予更多权责,努力让更多名校长带出更多名学校。三要壮大名师队伍。没有哪支队伍比教育队伍更能够影响人的一生!所谓“名师”,就是要像总书记今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所要求的: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希望全市广大教师认真践行总书记重要要求,以师德为先,做立德修身的好榜样。涵养“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境界,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做到“一身学识为师范、一腔赤诚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生秉烛为人梯”。以能力为重,做研深覃精的大先生。始终站在教育教学前沿探索规律、钻研业务,打牢知识功底、锻造过硬能力、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学生探寻真理,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源源不断的“长流水”,争当教育权威、教学专家、教师模范。以学生为本,做启智润心的引路人。将自已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用爱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真诚滋润学生的心田,用欣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成长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做到爱生如子、视如己出。以奉献为荣,做照亮前路的燃灯者。扎根三尺讲台,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人生追求,努力培养更多国家栋梁、社会精英、行业翘楚。9/13教师节表彰一年只有一天,但尊师重教一年365天都不能变、不能停!教师节最好的礼物,就是为教师办好事、解难事,让大家政治上有荣誉、职业上受尊重、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安下心来从事教育工作。市教育局牵头,拿出吸引教师、稳住教师的政策意见,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要做好“加法”,待遇留人。各地一定要严格落实各类津贴、补助政策,政策允许范围内,教师各项待遇标准要千方百计做到“就高不就低”,确保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绝不能出现拖欠教
本文标题:在全市2024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65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