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该决策的意义是()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②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水源B.交通C.地形D.能源4.提升沿黄城市带折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A.高新技术产业B.重化工业C.旅游休闲业D.交通等基础设施下表列举了山东和江苏有关城市化、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对比数据。据此完成问题。省区2003年城市化水平(%)2004年城市化水平(%)2005年城市化水平(%)2006年城市化水平(%)2007年城市化水平(%)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2007年人口数(万)江苏46.848.050.151.953.27.1∶55.6∶37.37438山东41.843.545.046.146.89.7∶56.9∶33.490245.与江苏省相比较,山东省()A.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B.城市化水平较高C.城市化速度较快D.2007年城市人口数量多6.促进山东城市化发展的可行措施是()①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②控制第二产业发展规模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④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根据规划,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右图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核心区”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主要为()A.商业区B.住宅区C.旅游区D.行政区8.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B.缓解城市交通压力C.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9.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市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A.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B.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C.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D.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如图是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题。10.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11.比较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读某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2~14题。12.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13.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至41%之间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14.三个地带比较()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有所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5.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C.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D.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16.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A.B.②③C.①④D.③④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17.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8.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下图为2010年~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关于图示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速度越来越快D.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的措施有()A.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B.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大力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进第一产业的全面发展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年7月,《深化粵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将天津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下图为为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材料2: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产业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第二产业重化工、电子加工装配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邮政、仓储、批发零售)现代服务业(研发技术服务、软件服务)(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有。(2)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3)在滨海新区未来开发中,需要面对哪些环境问题?(4)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天津区域发展经济增长极,若参照深圳特区,你认为滨海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23.东北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长期以来,东北某城市形成了单一的以煤产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单一重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出其弊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为此,该城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1978年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20.012.8第二产业比重(%)64.349.6第三产业比重(%)15.737.6注:图中虚线框内为原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之一。1978年至2005年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2)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中,字母A表示工业,东北地区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北某城市从单一的以煤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调整为煤产业与非煤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试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所示产业模式的优点。24.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趋势图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2002年至2011年产业结构变(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长,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
本文标题: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2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