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解析版)
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该决策的意义是()①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②促进各等级城市均衡发展③促进低端产业向大城市集中④吸引人口进入大城市⑤加快城乡协调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1.选B读材料,该决策要求“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说明要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由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①②⑤对;大城市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端产业可向小城镇转移,③错;大量人口进入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拉大,大、中、小城市的差距,④错,故选B。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选D由材料可知,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素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图分析可知,④城市的四个指标是最高的,因此该城市发展水平最高。故答案选D项。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水源B.交通C.地形D.能源4.提升沿黄城市带折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A.高新技术产业B.重化工业C.旅游休闲业D.交通等基础设施3.A4.D第3题,沿黄城市带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是城市形成的决定因素。第4题,沿黄城市带深居内陆,对外联系少,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扩大其对外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及经济建设,是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的重大举措。下表列举了山东和江苏有关城市化、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对比数据。据此完成问题。省区2003年城市化水平(%)2004年城市化水平(%)2005年城市化水平(%)2006年城市化水平(%)2007年城市化水平(%)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2007年人口数(万)江苏46.848.050.151.953.27.1∶55.6∶37.37438山东41.843.545.046.146.89.7∶56.9∶33.490245.与江苏省相比较,山东省()A.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B.城市化水平较高C.城市化速度较快D.2007年城市人口数量多6.促进山东城市化发展的可行措施是()①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②控制第二产业发展规模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④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D。6.B第5题,与江苏省相比,山东省城市化水平较低,B错。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速度较慢,C错。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弱,A错。2007年山东省城市人口数量多,D对。第6题,促进山东城市化发展的可行措施是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有更多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①对。控制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影响经济增长,②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③对。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利于城市人口比重增加,④对。B对,A、C.D错。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根据规划,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右图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核心区”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主要为()A.商业区B.住宅区C.旅游区D.行政区8.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B.缓解城市交通压力C.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9.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市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A.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B.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C.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D.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升国际交往功能7.D8.C9.B第7题,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受历史文化素影响,图中“核心区”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主要为行政区,是国家政府机关所在地,D对。第8题,北京城市规划中布局“多点”的首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减轻城市化问题,C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是多点布局的主要目的,A、B、D错。第9题,结合图中箭头表示的几个发展轴,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体系的过程中,北京市加强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是聚焦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B对。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涵养区,不能体现区域协作的主导方向,A、C错。京津冀城市群体系协作发展,不是提升国际交往功能,D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如图是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题。10.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11.比较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10.D11.B第10题,我国四大地区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第11题,读图可知,四大地区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读某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2~14题。12.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13.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至41%之间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14.三个地带比较()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有所下降12.A13.A14.C第12题,三角坐标的阅读需要找准坐标轴,然后找到平移轴。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高,所以①为东部,②为中部,③为西部。第13题,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14题,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并不能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降低;三个地带发展第三产业都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5.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C.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D.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16.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A.B.②③C.①④D.③④15.D16.C。第15题,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日本,日本的产业主要是承接来自西欧和北美的产业转移;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飞跃,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第16题,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矿产资源贫乏,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产品出口国外,所以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但是种植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17.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8.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17.D18.D第17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比较平稳,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稳步提高,这些说明了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第18题,读图可知,除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略有提高外,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没有明显变化,A、B两项可排除;由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始终高于第二产业,故C项也错。由于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化都不太明显,说明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下图为2010年~2017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关于图示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速度越来越快D.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的措施有()A.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B.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大力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进第一产业的全面发展19.D20.B第19题,表中显示,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但第一产业的产值并不是持续下降,而且是持续上升,A错。表中显示,2017年第二产业比重比2016年大,因此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不是逐年下降,B错。表中显示,2017年和2016年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样,比重没有增长,说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速度并不是越来越快,C错。整体上,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对。第20题,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持开放的态度,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积极的要素发展自己产业,不能拒绝引进外国技术,A错。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必须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B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全面关停污染企业,既不现实,也会导致产业空心化,C错。大力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进第一产业的全面发展,既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没有关系,D错。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年7月,《深化粵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21.解析:第(1)题,对“具有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
本文标题: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2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