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5)
高中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年,中国人与宇宙的距离越来越近。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也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月球和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B.月球和火星同属于太阳系C.潮汐现象由月球、火星吸引而成D.火星和天王星同属远日行星2.“嫦娥五号”探测器选择在凌晨发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减少太阳活动的干扰②减小地球磁场的影响③空气对流强,升空阻力小④方便地面仪器跟踪监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题详解】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的月球,A选项错误;月球和火星都属于太阳系行星,B选项正确;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造成,C选项错误;火星是近日行星,D选项错误。故选B。【2题详解】卫星发射后,需要靠地面的光学设备跟踪监测,在凌晨发射可以变便于跟踪。夜间发射可以减少太阳活动对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的影响,①④正确;地球磁场白天和夜晚是一样的,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强;②③表述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卫星最多)、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火星和木星之间彗星:哈雷彗星,周期76年,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2020年2月10日,中石化西北油田5井完成井位部署,作为中石化寒武系重点风险探井,其8995米的设计井深,预示着西北油田将再次打破亚洲陆上最深钻井纪录,推动塔里木盆地新领域新层系的油气勘探。下表示意古生代地质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代纪世距今大约年代(百万年)主要生物演化古生代二叠纪晚250中早石炭纪晚290中早泥盆纪晚355中早志留纪晚410中早奥陶纪晚438中早寒武纪晚510中早3.该钻井最深处位于()A.地壳B.地幔C.莫霍界面D.软流层4.在寒武纪地层中可能出现()A.被子植物化石B.蕨类植物化石C.三叶虫化石D.恐龙化石【答案】3.A4.C【解析】【分析】【3题详解】在陆地上,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钻井的深度8995米,仍然在地壳这一圈层,A正确。故选A。【4题详解】被子植物——新生代;蕨类植物——古生代中后期;无脊椎动物——古生代早期(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爬行动物——中生代后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叶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故选C。【点睛】地球演化史宙代纪主要地理事件及主要特征矿产生物发展阶段动物植物显生新生代第四纪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山系)第四纪进入大冰期人类时代哺乳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新近纪古近纪中白垩纪环太平洋金属矿爬行动物时裸子宙生代侏罗纪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产、造煤时期代植物时代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基本形成,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造煤时期两栖动物时代鱼形动物时代无脊椎动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藻类时代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古宙前寒武纪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大片陆地(晚期无脊椎动物和藻类)有生命迹象太古宙海洋为主,没有宽广陆地火山活动频繁铁矿冥古宙地球形成初期牧草返青期是指牧草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的一段时间。某科研团队为了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积雪厚度对返青期(4/7-4/26为返青前期,4/26-5/5为返青后期)牧草生长的影响,设置了两块试验样地(50cm积雪区、10cm积雪区)。如图示意锡林郭勒草原两块试验样地返青期牧草的生长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据图判断,锡林郭勒草原()A.积雪越厚,牧草返青速度越慢B.积雪越厚,牧草返青开始时间越晚C.积雪越薄,牧草返青速度越快D.积雪越薄,牧草返青开始时间越晚6.牧草返青前期,与50cm积雪区相比,推测锡林郭勒草原10cm积雪区土壤()A.温度高,水分多B.温度低,水分多C.温度高,水分少D.温度低,水分少【答案】5.B6.A【解析】【分析】【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积雪越薄,牧草返青开始时间(4.7)越早,返青速度(曲线坡度缓)越慢;积雪越厚,牧草返青开始时间(4.11)越晚,返青速度(前期曲线坡度缓,后期坡度陡)先慢后快。故选B。【6题详解】牧草返青前期,与50cm积雪区相比,10cm积雪区返青开始时间早,速度快,说明水热状况好,能满足返青的生长需求,即温度高,水分充足。故选A。【点睛】植被生长的影响因素: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人类活动左图为东海洋流分布图,右图为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洋流对该海域的主要影响是()A.降温减盐B.降温减湿C.增温减盐D.增温增湿8.影响东海沿31°N西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冬、夏季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表径流B.洋流C.降水量D.蒸发量【答案】7.D8.A【解析】【分析】【7题详解】从左图的地理位置判断,该洋流是日本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故选D。【8题详解】从右图可以看出,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夏季低于冬季,主要是该海域夏季的入海径流量大,对表层盐度具有稀释作用。冬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入海径流减少,稀释作用下降,故选A。【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易形成渔场(冷海水上泛,营养物质多,鱼类饵料丰富)。世界四大渔场:属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流);属于上升流形成的有秘鲁渔场。海洋环境:加快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航运:顺流使航速加快,逆流使航速减慢;寒流沿岸易形成大雾天气,影响航行安全。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如图是某地成热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困,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层对应正确的是()A.①成土母质层B.②腐殖质层C.③淀积层D.④淋溶层10.④层主要为土壤提供()A.水分B.有机质C.矿物质D.热量【答案】9.C10.C【解析】【分析】【9题详解】从图中看,①是腐殖质层;②是淋容层;③是淀积层;④是母质层;故选C。【10题详解】由上题知,④是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源地。故选C。【点睛】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左图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右图示意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红树林的植被类型为()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草原D.落叶阔叶林12.红树林根系发达,主要是适应红树林分布区()A.高盐水生的环境B.四季分明的环境C.土壤贫瘠的环境D.风浪侵袭的环境【答案】11.B12.D【解析】【分析】【11题详解】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作图,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知红树林适宜的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形成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因此其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B正确;针叶林分布在高纬度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据此分析,故选B。【12题详解】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其根系发达,主要为了适应沿海地区风浪大的环境,D正确,潮间带地区虽然海水的盐度高,但是与根系发达无关,A错误,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说明土壤肥沃,C错误;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四季不分明,B错误,故选D。【点睛】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乌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2008年5月在我国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发生了一次强地震,给当地造成了较大损失。地震后形成了多个堰塞湖,潜在威胁较大,需要及时准确的监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位于()A.环太平洋地震带B.东非大裂谷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大洋海岭地震带14.救灾人员进入震区救灾时,最需防备的威胁来自()A.火灾B.坠石C.放射性污染D.高温15.能及时监控堰塞湖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技术手段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数字地球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答案】13.C14.B15.A【解析】【分析】【13题详解】四川西部高山峡谷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故选C。【14题详解】地震发生后,最有可能发生的余震,会使原来不稳定的石头下落。故选B。【15题详解】能及时监控堰塞湖形成和发展变化,需要实时监测。遥感可以实时监测。故选A。【点睛】如何判断“3S”技术的具体方法:方法一:看关键词GIS——查询、分析、预测、决策、选址、规划、选择路线、布局要求RS——获取、监测、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GPS——定位、导航、海拔变化方法二:①“点”与“面”:“点”——GPS“面”——GIS/RS②“想”与“看”:“想”——GIS“看”——RS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是天坑形成的早期形态,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洞底有地下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洞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常年保持在18℃左右,因洞口时常冒出较浓“白烟”而得名。如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泂示意图。(1)指出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2)与白洞天坑内相比较,说明冒气洞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小的原因。(3)在下图中绘制箭头表示夏季午后白洞天坑、地下溶洞、冒气洞内的空气运动。【答案】(1)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流水溶蚀地貌);流水的溶蚀作用(或流水的侵蚀作用)。(2)洞口较小(或较封闭),受太阳辐射(或外界大气)影响较小(或与洞外热量交换少、或与外界热量交换少);有地下河,对洞内气温的调节作用强。(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外力作用。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详解】(1)从材料可知,两者是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溶蚀。(2)洞口小,洞内与洞外气量交换小;洞内有地下河,河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温差小。(3)由于午后阳光高度大,加上白洞天坑洞口宽,洞内气体吸热升温快于冒气洞,空气受热上升,而冒气洞气流下沉补充,形成环流。如图所示。【点睛】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太行山是我国东部一座重要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有数条河流,这些河流绝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出太行山主脉地区后,在山脉东麓形成冲积扇(左图)。右图为太行山东麓A处冲积扇示意图。(1)说明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形成过程。(2)描述A处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3)与B处河谷相比,说明C处河谷形态的主要特点及原因。【答案】(1)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或流量分散,或流速减缓),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
本文标题: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4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