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解析版)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2019人教版)地理(考试范围:必修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北京时间2018年8月23日,日本“隼鸟2号”太空探测器拍摄到一颗钻石状小行星——“龙宫小行星”。专家分析称,“龙宫小行星”主要成分很可能是镍和铁,它可能携带着数十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秘密。目前,这颗距离地球数百万公里的小行星已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目光。下图是“龙宫小行星”地面上的“隼鸟2号”太空探测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层次来看,“龙宫小行星”和“隼鸟2号”构成的天体系统类似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龙宫小行星”吸引众多科学家目光的原因可能是()①该行星可能存在高等生物②该行星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③该行星距离地球较近④该行星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A2.D【分析】1.“龙宫小行星”和“隼鸟2号”分别属于行星和卫星,二者构成的天体系统层次类似于地月系。故A正确,B、C、D错误。2.小行星质量体积小,引力小,没有大气层,难以形成生物,①错误;据材料可知,该小行星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正确;该行星距离地球数百万公里,③错误;该小行星可能携带着数十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秘密,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④正确。故选D。1.读图可知,图中含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新生代岩层没有断裂,含恐龙化石的中生代及以前的沉积岩地层都发生了断裂,说明断层最可能发生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ABD错,故本题选C。2.本题考查地球生物的演化顺序,一般是从无机到有机,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因此据此进行判断,选项中首先出现时无脊椎动物、然后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因此D正确,故选D。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图中地壳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层是地壳B.②层是地壳C.①层和②层构成地壳D.①层、②层和③层属于地壳4.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缺失B.①层和②层由岩石组成C.②层是岩浆发源地D.①层和②层就是岩石圈【答案】3.C4.B【分析】3.莫霍面以上为地壳,结合插图可知①层和②层构成地壳;①层是硅铝层,②层是硅镁层;③层在莫霍面以下,属于地幔。故选C。4.地壳的硅铝层在海洋中缺失,而不是地壳全部在海洋中缺失,A项错误。①层和②层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B项正确。②层属于地壳,而岩浆发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C项错误。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D项错误。故选B。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7.以下各圈层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B.平流层存在着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C.中间层常有极光发生,是美丽的自然现象D.热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答案】5.B6.C7.A【分析】5.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故选B。6.读图分析,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底层,A错误;极光现象发生在高层大气,B错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正确,D错误。故选C。7.对流层分布在地球大气的最底层,天气现象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A正确;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B错误;读图可知,极光发生在中间层以上的热层,C错误;热层海拔高度过高,空气过于稀薄,飞机无法在热层飞行,D错误。故选A。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8.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9.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8.A9.C【分析】8.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D错。故选A。9.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故选C。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11.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0.B11.A【分析】10.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B正确。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故C错误。并不能增加降水和水汽输送。故A、D错误。11.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该时期结束后气候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B.气候湿润,降水较多C.与外海连通,盐度得到稀释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13.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A.海面B.盛行风C.极光D.降水【答案】12.C13.A【分析】12.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与外海连通,盐度会升高,C不合理,故选C。13.海水热容量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对大气温度有着调节作用。因此波罗的海区域升温较慢,入夏较迟,春季较长,夏季温度较低,入秋较早,由于降温较慢,入冬较晚,秋季较长,故选A。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15.关于图示区域海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比丁处先结冰B.封冻会导致冰下海水盐度下降C.甲乙丙丁四处,乙地海冰厚度最厚D.目前未大面积开采海冰是因为市场需求小【答案】14.A15.C【分析】14.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年平均气温低于-4°C的天数最多,气温最低,所以当地海冰厚度最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其它地点冰层较薄,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较少,故选A。15.丙处年平均气温低于-4°C的天数少于丁,且位于渤海内部,海水较深,结冰时间晚,A错。封冻会导致冰下海水盐度升高,B错。乙处在四地中年平均气温低于-4°C天数最多,气温最低,海冰厚度最厚,C对。开采海冰资源比开采河冰资源成本更高,开采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不是市场需求小,D错。故选C。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下图为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是()A.2月B.5月C.8月D.11月17.石勒喀河南岸泥沙淤积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勒喀河南岸开阔B.石勒喀河含沙量大C.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D.额尔古纳河流速较快【答案】16.C17.D【分析】16.河心沙洲因河流泥沙沉积而成。在枯水季节,河流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泥沙沉积量较大,河心沙洲面积较大;在河流汛期,河流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泥沙沉积量较少,主要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心沙洲面积变小。图中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主汛期在夏季,故选C。17.由图中等高线可判定,石勒喀河南北两岸均开阔,排除A;含沙量大不能解释为什么石勒喀河泥沙淤积严重的河岸是南岸,而不是北岸,因此含沙量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如果地转偏向力是主要原因,依据石勒喀河流向可判定南岸为侵蚀岸,C错误;石勒喀河上游流水携带泥沙;与额尔古纳河相比,石勒喀河两岸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流速慢,而额尔古纳河流速快,阻碍石勒喀河水流速度,使石勒喀河流速减慢,泥沙在此不断沉积,D正确。故选D。18.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沿河流考察时发现,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河水浸过低坝向下游流淌,水位高差约12米。下列关于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沿途记录的信息或得出的结论,可信的是()A.a处河岸发现大片沙滩B.在河流源头处能看到李家庄C.水坝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D.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20米【答案】D【详解】图中显示,河道在a、b处有明显弯曲,a处为凹岩,以侵蚀为主,河岸不太可能发现大片沉积作用形成的沙滩,A不可信;读图可知,在河流源头和李家庄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因此在河流源头处不能看到李家庄,B不可信;材料信息表明,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河水浸过低坝向下游流淌,因此水坝不具有发电功能,水坝比较低矮,没有明显的水库,拦蓄洪水有限,因此水坝防洪功能弱,C不可信;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推算,山峰高度为550~600米,桥梁处高度应在100~150米之间,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为400~500米,因此可能是420米,D可信。故选D。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达到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20.影响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热量C.海拔D.光照【答案】19.B20.A【分析】19.图文信息表明,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达到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及大兴安岭东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半湿润地区为主,一般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越过大兴安岭,进入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变差,很难生长森林,形成温带草原,到达内蒙古高原西部和塔里木盆地时,离海远,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往往形成温带荒漠,因此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该科学考察队的考察线路是从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越来越少,降水逐渐减少,水分条件变差,导致适合生长的植被发生变化,因此影响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A符合题意;考察路线呈东西走向,纬度差别不大,热量条件不是导致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B;沿线海拔和光照差异不是特别突出,不是导致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C、D。故选A。2019年黑龙江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在我国各省市中均位于首位,有着“中华大粮仓”的美誉,黑土功不可没。完成下面小题。21.与浙江相比,黑龙江种植粮食的主要优势区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2019人教版)(考试范围:必修一)(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4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