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案例)【参考4篇】
1/13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案例)【参考4篇】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以下就是网友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第一篇】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熟背经典,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同时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3、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2/13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以《初中生古诗文背诵经典》、《初中语文同步阅读》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送别、好学等方面的诗文。1、每节课前3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定的课文。2、教师分析课文,学生交流诵读感受。3、分小组进行诵读活动。4、选代表进行诵读表演。1、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2、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3、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作文集。赛:按年级班级来举办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3/13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班级学生与学生家长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作文集。赛:按年级班级来举办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1、优秀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示。2、竞赛活动影像资料。20xx.9.7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第二篇】弘扬国学经典,纪念孔子诞辰。二、活动目的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组织、开展国学经4/13典诵读、表演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在诵读、表演中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推动国学阅读,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文明及道德素养,修炼内在优雅气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铭记文化传承的始祖——孔子。三、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四、活动对象全县国学、诵读爱好者五、活动时间20_年9月22日(周六)14:30六、活动地点_大酒店七、活动性质:公益活动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1、活动必须围绕“孔子诞辰”主题,紧扣“国学经典”主线,以名家名为主。每个节目时长不超6分钟,脱稿进行。2、活动形式不限,可为国学经典材料朗诵,也可为国学经典相关礼仪表演,国学故事情景剧等。参与者可根据诗文内容特点及表达需要,选择配乐、伴舞,多种形式展现,使表演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鼓励新颖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节目由个人或组合自行创作、编排。3、节目报送时间截止20_年9月18日,经初步筛选后参5/13加演出。4、报名要求:为达到活动的艺术水准,报名人员需普通话规范、标准、流利,舞台表现能力较强。5、参与人员及数量:自愿报名,自由组合,每个节目参与人数不超过8人。6、纪律要求:节目入围后,所有演出人员联排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请假,不到者视为自动放弃。7、活动费用:入围节目人员的服装、化妆、道具等费用自理。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第三篇】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青少年读者的假期生活,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和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阅读热情。二、主办单位阳春市图书馆三、协办单位阳春市国学研究学会、北京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比赛形式本次大奖赛分设儿童组(5~12岁)和少年组(13~16岁)进行比赛。以家庭或个人诵读、朗诵为基本形式,也可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6/13五、比赛内容以国学经典诵读和国学经典故事表演为主,内容可参考阳春市图书馆提供的国学经典推荐书目(详情可登录阳春市图书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查询)。六、参赛作品要求国学经典诵读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影视配音表演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七、活动日程安排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两轮。并从初赛中每组选出10名优胜者(队伍)参加决赛。1、初赛时间:20_年8月18~19日2、决赛时间:20_年8月26日3、颁奖典礼和获奖节目表演:20_年8月29日八、活动地址1、初赛、决赛:阳春市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培训室2、颁奖典礼和获奖节目表演:阳春广播电视台一楼演播厅九、标准评分由市文体广新局领导、阳春市国学研究学会成员、国学老师等组成评委小组现场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值得分7/131、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102、仪表仪态:(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5分)103、表演形式:(1)表演形式富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20分)204、朗读技巧:(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10分)(3)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10分)(4)能正确把握作品和内涵,声情并茂,韵律明显,富有韵味和表现力(30分)60十、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各奖国学经典书籍一套,价值500元奖品一份;二等奖2名:各奖国学经典书籍一套,价值300元奖品一份;三等奖3名:各奖国学经典书籍一套,价值100元奖品一份;8/13优秀奖4名:各奖国学经典书籍一套。所有参赛者均可获得由超星公司提供的奖品一份:十一、附件1、报名表:首届“超星杯”国学经典诵读大奖赛报名表参赛者姓名所在学校节目名称参赛组别参赛人数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节目时长诵读内容(请标注诵读文本目名称及内容)诵读形式(是否有配乐、歌舞、情景、乐器、多媒体等)2、推荐国学书目:十二、看比赛直播及超星礼品领取方法1、看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直播:用手机扫码下载安装阳春市移动图书馆,即可观看每场比赛直播。阳春市移动图书馆二维码9/132、超星礼品领取方法:下载超星“阳春市移动图书馆”app后,绑定读者证,并在歌德机上下载3本书的读者,即可获取现场小礼品一份。3、扫码安装及使用阳春市移动图书馆教程:(1)请登录__x看教程;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第四篇】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10首。小学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千字文》,古诗20首。小学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论语》,古诗30首。小学五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诗经》,古诗30首。(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上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诵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10/13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三)一——五年级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五)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数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七)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八)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检测,采取抽测、集体诵读、高年级检测低年级或同伴互测的方法。并开展歌唱经典、演经典、经典诗朗诵会、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九)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11/13子不要求解读。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拍手歌中,切忌“一刀切”。鼓励亲子诵读,师生同读。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1、我给大家讲美文学生把自己收集诵读的古诗文讲给同学听。2、唱经典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可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李商隐《别亦难》,白居易《长恨歌(片断)》等古诗词歌曲,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去唱古诗文。还可请音乐老师给古诗文谱上好听的曲调。也可在游戏(如跳橡皮筋)中编成歌谣。如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更能坚持下去。3、给经典配图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12/13感悟,培养他们思维力,想象力。5、经典我能行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上,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1改写“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一句中的“窥”就将邹忌作为男子,却反复照镜的自惭心理表现出来。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你可以改动一下,让它更传神。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动笔愿望,希望与古人一较高低。2自写古诗文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介绍,学生对古诗文格韵有了一定了解,就让他们试着自己写一写诗。6、编写经典选学生将自己诵读的经典分类,如分成学习方面,为人交友,励志人生,绚丽自然等等。并由此自己编成一个小册子,配上精美的插图,写上序言,标上自己主编的字样。看着自己的成果,学生诵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更使他们
本文标题:教师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案例)【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8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