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乡村振兴党课讲稿:“四个衔接”让乡村振兴加速跑
“四个衔接”让乡村振兴加速跑同志们: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时代的“大考卷”。从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到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既是时代接续奋进的嘹亮“号角”,也是筑牢“三农”压舱石,托起亿万农民幸福生活的历史选择、具体行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提醒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不能因为脱贫攻坚取得成功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思想,而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我们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完成的形势下,在XX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加速跑。下面,我将以“四个衔接”为切入点,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一、把握当下发展背景,为乡村振兴绘制发展蓝图,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XX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部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京津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部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因此,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二、做好政策体系衔接,为乡村振兴把握建设导向,让乡村振兴加速跑政策支持是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重要支撑,政策衔接是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重要动力,加大政策保障机制和政策衔接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推动力。如何做好政策体系衔接,为乡村振兴把握建设导向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到三点,一是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抓紧梳理现有扶贫政策。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接续的、强化的扶贫政策,注重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实践经验、理论成果。二是把攻坚期的超常规帮扶举措转成常态化支持政策,强化脱贫攻坚政策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有效克服现有制度的局限性,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三、做好产业发展衔接,为乡村振兴打造强劲引擎,让乡村振兴加速跑俗话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立足产业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由拼资源、拼投入、追求产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集约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兴农。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履行好主责主业,做大做强农村产业,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大户带散户要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并不断吸收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参与到村企党建联建中,瞄准产业为乡村振兴“加油”,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产业发展。同时,还要用心用情用劲解决好人民群众产业发展路上的“急难愁盼”问题,当成自己的“上心事”,做实为产业服务“硬功”,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担当能力和本领。瞄准乡村振兴需求,当好“共同富裕号”的“责任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坚持党建引领,把村企联建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举,按照“村企发展互补、产业关联融合”的思路,推动村企联建科学配对,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对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建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等机制,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把党支部嵌进产业链之中,推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要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等新园区,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扩大产业增值空间、市场影响力和经营主体覆盖面,提升辐射力、带动力。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过去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向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迈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做好“土文章”,稳住基本盘。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粮食安全筑牢底线提高成色。尽管去年我国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还面临不少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不容任何闪失。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抓紧抓实耕地这个命根子,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乡村振兴必须以粮食生产为根基,筑牢乡村振兴基本盘。一方面要保护好耕地,守住粮食安全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决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确定耕地用途。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和普及现代农业科技,让农民用机械化种庄稼,用数字化管理田间地头,用好种子、好技术种出好粮食。二要下好“衔接棋”,打好持久战。要抓住产业兴旺这一“牛鼻子”,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帮扶资源投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挑选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发挥新优势,把产业做大,把特色做强,让群众增收有门路、产品有销路、致富有出路。这里我举一个我们XX的例子,2019年XX镇党委政府引进XX德瑞天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占地50000平方米,现年出栏仔猪90000头左右,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该公司的现代标准化母猪养殖园和“猪沼李”生态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在镇内具有唯一性,但此模式可复制性较强,党委政府拟通过“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循环种养发展模式,对镇内现有中小规模养殖园进行升级,实现农业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经济形态,拓展农业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真正实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赚的目标。三要壮大“生力军”,增强新动能。走好“集体、土地、劳力”三部曲,摸清集体资源、让集体有钱;整合土地资源、让土地长钱;量化劳力资源、让劳力赚钱。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粮油种植加工新格局。在这方面我们XX镇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2022年4月29日,XX首家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在XX镇成立,这标志着XX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迈出重要的一步。据现目前掌握到的信息,我县传统农作物加工、本土大众化大米生产销售市场较为空白,XX镇粮食作物、优质水稻种植已有一定规模,因此,党委政府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金融机构融资600万购买设施设备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作在XX境内利用闲置资产建设优质大米精加工厂。按照“聚合资源、打造品牌”的发展理念,XX镇规划以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为载体,采取“金融机构+村集体+企业”的发展模式,利用两项改革腾退出来的闲置资产,建设粮食加工基地,填补XX在传统农作物加工、本土大众化大米生产销售领域的空白。后续将统一组织、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的模式积极推动流转农田10000亩,在全镇统一“精、尖、优”水稻品种,注册XX大米品牌,形成产业链,可带动全镇乃至南路片区粮油产业发展。加工大米剩下的米糠等余料可兜售给德瑞天成有限公司,该公司养猪的沼液可用于农田的灌溉,形成一个生态良性循环。以联合总社为平台,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大户,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红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得到实现,对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铺下了坚固基石。四、做好人才资源衔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核心动能,让乡村振兴加速跑激发乡村振兴内力,甘当“共同富裕路”的“开拓者”。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一个曲折螺旋上升的过程。美好的蓝图和规划落地,都需要人去实施,因此人才振兴显得尤为重要。走好共同富裕路,要一以贯之的依靠人民,善于从人民中找经验,从群众中听意见,深刻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强化人才“回流”,引凤归巢,筑梦桑梓,也要引才、育才、用才,还要惜才、爱才、护才,让乡土人才“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评价机制,尤其是要对年轻干部讲好乡村振兴课,打造“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努力汇聚起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激发乡村振兴潜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要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逐村摸排农村经营能人、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等各类乡土人才。二要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打好“乡情牌”“联谊牌”“政策牌”,积极引导在外工作生活的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等返乡创业。三要大力培育乡土人才、积极招引高科技人才,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四要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工作站,实行镇干部、村“两委”成员与乡土人才结对联系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引导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因此做好人才衔接,助力乡村振兴还需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一要广开门路“引”才,让人才“愿意来”。对于乡村来说,农
本文标题:乡村振兴党课讲稿:“四个衔接”让乡村振兴加速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10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