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1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ICS13.220.20CCSC80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3034—2023代替DB11/T1354—2016DB1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Servicespecificationfortestingofbuildingfireprotectionfacilities2023-04-03发布2023-07-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3034—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15检测服务内容及要求...................................................................26检测结果评定及报告...................................................................37服务流程.............................................................................48档案管理.............................................................................59评价改进.............................................................................5附录A(资料性)检测工具.............................................................7附录B(规范性)服务(检测)内容及要求...............................................8附录C(资料性)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样式............................................66附录D(资料性)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原始记录............................................70参考文献..............................................................................73DB11/T3034—2023II前言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制定本地方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适用。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1354—2016,与DB11/1354—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范围;b)删除术语和定义“建筑消防设施”,“单项”,“子项”,“检测参数”,“综合评定”,“最不利点(处)”,“最有利点(处)”,增加术语和定义“服务机构”,“检测人员”;c)增加了总体要求(见第4章);d)增加了服务流程(见第7章);e)增加了档案管理(见第8章);f)增加了评价改进(见第9章);g)增加了“检测工具”,“报告式样”,“原始记录”(见附录A、附录C、附录D);h)将原标准第4章调整为第6章并更改相关内容;i)将原标准第5章调整为附录B并更改相关内容。本文件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组)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组)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河北组)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北京组)宋树欣、魏毅宇、李争杰、李永庆、李家冀、孙运兴、王飞虎、余军保、谢大勇、王翔、陈强、石超、雒世骏、詹子娜、孙旋、张昊、相坤、杨泽瑀。(天津组)王以革、戴志宏、尹桂旭、刘婷、张雪、贾帅、郝婵媛、李磊。(河北组)巩玉斌、周勇、吴希晖、杜卫果、任海龙、赵进军、王竟萱、贾慧军。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6年首次发布为DB11/1354—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1/T3034—2023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的总体要求、检测服务内容及要求、检测结果评定及报告、服务流程、档案管理、评价与改进的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社会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服务活动。社会单位自行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时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建设工程消防设施竣工验收前的检测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GB168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51泡沫灭火系统技术标准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6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77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XF50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59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服务机构serviceinstitution从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3.2检测人员testingpersonnel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过程中进行现场检测技术服务的从业人员。4总体要求DB11/T3034—202324.1服务机构4.1.1遵循客观、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开展技术服务。4.1.2应建立下列且不限于以下管理制度:a)从业人员管理制度;b)检测设备管理和计量制度;c)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d)服务档案管理制度;e)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1.3应配备服务所需的人力、设备、系统和技术支持服务。4.1.4服务过程中应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4.2人员4.2.1服务机构内应设置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按照服务项目设置项目负责人。4.2.2在现场进行消防设施操作的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法定资格要求。4.2.3接受职业资格再教育、技术服务能力、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培训。4.3设备4.3.1按照实际需要配备个人防护和劳动保护装备等服务设备和检测工具,检测工具的基本配置和功能要求应符合附录A。4.3.2用于测量的检测设备应能达到所需的测量准确度和测量不确定度。4.3.3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标识校准状态或有效期。4.3.4服务过程中对高频率使用的设备进行过程检查。5检测服务内容及要求5.1检测服务内容5.1.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服务应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a)防火分隔设施;b)消防电梯;c)消防救援窗口;d)消防给水;e)消火栓系统;f)自动喷水灭火系统;g)水喷雾灭火系统;h)细水雾灭火系统;i)消防炮系统;j)泡沫灭火系统;k)气体灭火系统;l)干粉灭火系统;m)灭火器;n)防排烟系统;o)消防供配电设施;p)火灾自动报警系统;DB11/T3034—20233q)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r)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s)消防应急广播系统;t)消防专用电话系统;u)电气火灾监控系统;v)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w)独立式感烟探测器。5.1.2服务内容中的各检测项见附录B,按照重要程度分以下三类:a)A类,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运行功能和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b)B类,对消防设施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设施运行可靠性的项目;c)C类,对消防设施工程质量有轻微影响,消防规范中又规定需要检验的项目。5.2检测服务要求5.2.1服务内容中各检测项的检测方法、检测工具、抽样比例和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5.2.2点型感烟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等数量较多的,宜按照防火分区、现场功能分区或整个回路抽样。5.2.3现场服务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现场环境不适宜时应暂停检测。5.2.4服务流程应当符合第7章的要求。6检测结果评定及报告6.1检测结果评定6.1.1根据现场检测时抽样检查及功能测试结果,对服务内容的检测项、子项和单项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6.1.2按照检测项、子项、单项的顺序进行“合格/不合格”的评定。6.1.3消防设施检测评定,应当包括附录B中重要程度为A类、B类和C类检测项,未委托的服务内容和未涉及的,可不计入评定,但应在报告备注栏说明。6.1.4检测项评定符合满足下列条件的,检测项评定为合格:a)重要程度为A类的检测项,所有检测结果均满足技术要求的;b)重要程度为B类的检测项,所有检测结果均满足技术要求的;c)重要程度为C类的检测项,不满足技术要求的检测结果不大于全部抽样总数的5%。6.1.5检测项的技术要求有距离、宽度、长度、面积、厚度等要求的,其误差不超过5%,且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的,判定为合格。6.1.6子项由若干检测项组成,满足下列条件的,子项判定为合格:a)A类检测项的不合格数量为0;b)B类检测项的不合格数量不大于2项;c)C类检测项的不合格数量不大于4项。6.1.7单项由若干子项组成,所有子项评定为合格的,单项评定为合格。6.1.8对单位内全部消防设施检测进行一次性委托的,服务机构应当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综合评定。所有单项评定为合格的,且总检测项中不合格检测项不超过6个的,综合判定为合格。6.1.9对单位内部分消防设施检测进行委托的,仅对检测项目进行单项评定,不进行综合DB11/T3034—20234评定。6.2检测报告6.2.1服务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按照附录C给出的样式组织编制检测报告。6.2.2检测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a)检测报告名称、编号;b)单位、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及检测项目基本情况;c)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d)委托日期、检测日期及报告签发日期;e)检测依据或执行标准;f)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的“合格或不合格”的检测结论;g)检测人员签名,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名及执业印章;h)服务机构的名称、地址及通讯信息;i)其他说明。6.2.3检测报告应当由检测人员签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执业印章,加盖服务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以及骑缝章。6.2.4检测报告的解释性意见应当独立形成文件,重新编制检测报告时,应予以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报告。7服务流程7.1前期咨询7.1.1了解委托单位对技术服务的需求、目的和要求。7.1.2介绍本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情况。7.1.3提出现场踏勘和现场服务需要的配合人员、技术和资料需求。7.2现场踏勘7.2.1宜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建筑消防设施基础情况和运行状况。7.2.2服务机构现场踏勘时,宜查阅以下资料:a)建筑消防设施的合法性证明性文件;b)经法定机构认可的消防设计文件;c)竣工图、竣工报告、调试报
本文标题:DB11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14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