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1T 1355-2016 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职业卫生技术规范
ICS13.100C52备案号: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355—2016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职业卫生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ldworkintheworkplace2016-10-19发布2017-05-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1355—2016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15管理要求............................................................................2附录A(资料性附录)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附录B(资料性附录)不宜从事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人员范围..............................4DB11/T1355—2016II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珏、牛东升、李静芸、王会宁、乔娟、孙伟、王建国、方小云。DB11/T1355—20161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职业卫生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低温作业、冷水作业防护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存在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其他用人单位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3459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GB/T2951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低温作业work(job)undercoldstress平均气温≤5℃的作业。[GBZ/T224—2010,定义3.7.2.3]3.2冷水作业work(job)undercoldwater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操作人员接触冷水温度≤12℃的作业。[GB/T14439—93,定义2.1]3.3静态作业static(sedentary)work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GBZ/T224—2010,定义4.7]4技术要求4.1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4.1.1低温作业、冷水作业过程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工艺,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时间。DB11/T1355—201624.1.2室内工作场所应控制风速,风速不宜超过1m/s;工艺需要增加风速时,宜设置防风屏等工作区遮蔽设施。4.1.3工作场所附近应设置休息室或取暖室(棚),其采暖温度应不低于18℃,其房间面积应满足最大班次作业人员的需要。4.1.4工作场所附近宜设置烘干设备(或烘干室)及热水浴室,浴室温度应不低于25℃,水温宜控制在38~42℃之间。4.1.5工作场所温度低于-1℃时,金属手柄和控制杆应覆盖隔热材料。4.1.6作业人员用裸手完成精细工作时,应采取暖风机等防护措施,以保持手部温暖。4.1.7应对工作场所的环境温度进行定期监测。4.1.8存在或者产生低温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注意低温”、“当心冻伤”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健康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4.1.9应对低温防护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检测其性能和效果,不应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4.2个体防护装备4.2.1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GB/T11651、GB/T29510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建立发放台账。4.2.2低温作业人员应穿戴与寒冷水平和身体活动相适应的防寒服装,防寒服的防寒保暖要求可根据工作场所气温参考GB/T13459。4.2.3冷水作业个体防护装备应防寒保暖,并且防潮防水,保证手和脚的皮肤温度不低于16℃。4.2.4静态作业、Ⅰ级~Ⅱ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以及不要求手部灵活性的作业,应使用防寒手套;环境温度低于-17.5℃,宜使用连指防寒手套。常见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附录A。4.3劳动组织4.3.1每日低温作业时间不宜超过4h。Ⅲ级~Ⅳ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人员持续低温作业后宜在温暖处休息至少10min;对于Ⅰ级~Ⅱ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在4h工作时间内宜安排1~2次休息;静态作业的最长连续作业时间不宜超过40min。4.3.2环境温度低于-12℃的工作场所,应对作业进行持续监控,宜采取多人作业方式。4.3.3宜为低温作业人员提供含糖饮料等热饮以及富含营养、高能量的热食。5管理要求5.1应建立健全低温防护工作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及岗位操作规程,将低温作业、冷水作业涉及的低温防护设施、个体防护装备、职业健康监护、培训、现场监测、应急救援等相关资料纳入职业卫生档案。5.2不宜从事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人员范围参见附录B。5.3应对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作业人员。5.4应对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DB11/T1355—20163AA附录A(资料性附录)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A.1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职业描述Ⅰ(轻劳动)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Ⅱ(中等劳动)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Ⅲ(重劳动)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Ⅳ(极重劳动)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DB11/T1355—20164BB附录B(资料性附录)不宜从事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人员范围B.1低温作业存在以下情况的人员不宜从事低温作业:——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患有心脏病;——患有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B.2冷水作业存在以下情况的人员不宜从事冷水作业:——患有关节炎;——患有雷诺氏征;——患有末梢循环障碍;——对寒冷敏感;——有长期冻伤、“冻疮”史。
本文标题:DB11T 1355-2016 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职业卫生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4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