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1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
ICS27.010F01备案号:56042-2017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420—2017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linesforAssessmentofLow-carbonBuildingOperation2017-06-29发布2017-10-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1420—2017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评价指标体系.......................................................................26计算方法...........................................................................37评价方法...........................................................................9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取值.........................................10附录B(资料性附录)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报告书格式.................................11附录C(资料性附录)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报告编写指南...............................12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震、王晓涛、高彩凤、李怀、赵宝、韩建军、吴剑林、张时聪。DB11/T1420—2017III引言为提高北京市建筑碳排放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在运行中的节能环保,规范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部分使用建筑的真实碳排放数据进行评分,注重评价过程的透明性和客观性;定性评价部分对建筑运行中所采用的减碳措施进行评分,注重发挥评价系统的鼓励和引导作用。对于建筑运行阶段无法控制或改变的内容,减轻其得分权重或不进行评价,体现标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简化了评价难度,降低了评价成本。DB11/T1420—20171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运行阶段的低碳建筑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已完成竣工验收处于运行阶段的低碳民用建筑评价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1161-2016民用建筑能耗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低碳建筑low-carbonbuilding通过使用高性能的建筑设备和设施,鼓励低碳行为,开展低碳管理,增加碳汇,降低能源和物质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3.2活动水平activitylevel量化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例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等。3.3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BuildingCarbonEmissionIntensityBaseline根据北京市民用建筑碳排放统计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得出的被评价建筑年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单位是kgCO2/m2·a。3.4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BuildingCarbonEmissionIntensityDB11/T1420—20172将被评价建筑的活动水平数据乘以相应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得出的被评价建筑年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单位kgCO2/m2·a。4基本要求本标准仅针对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进行评价,不考虑建筑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如生产、运输、建造、改造和拆除阶段的碳排放。本标准适用于已完成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住宅、办公、商业和酒店建筑。本标准应以民用建筑单体为评价对象。评价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被评价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指标进行评价。本标准碳排放评价范围包括为被评价建筑服务的供暖、供冷、照明、生活热水等系统能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被评价建筑应满足以下要求:a)建筑面积大于500m2;b)70%以上建筑面积有供暖设施;c)办公建筑使用率超过60%;其它各类建筑应能证明其超过60%的面积已经投入正常使用;d)每周使用时间超过40小时;e)居住建筑户入住率达到70%以上。5评价指标体系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包含碳排放强度、节能、绿化及管理措施四项准则层内容,16项指标层内容。详见表1。表1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指标层分值碳排放强度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70节能能耗分项计量2围护结构可开启面积比2冷、热源机组能效等级2照明功率密度值2楼宇设备自控系统2照明节能2电梯节能2余热废热利用2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2绿化绿化方式2绿化面积占比2管理能源资源绩效管理2碳排放工作专人管理2能耗、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2低碳宣传活动2DB11/T1420—201736计算方法6.1公共建筑6.1.1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应按照式(1)计算:Eb=E1+E2………………………………………………………………………………………(1)式中:Eb——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平米每年(kgCO2/m2·a);E1——由建筑供暖导致的基准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平米每年(kgCO2/m2·a);E2——由供暖外的各类能源消耗所导致的基准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平米每年(kgCO2/m2·a)。在本评价方法中,建筑的供暖基准碳排放强度E1见表2;除供暖外其他能源消耗导致的综合基准碳排放强度E2取值见表3。注1::供暖基准碳排放强度是由供暖源侧能源消耗指标乘以相应能源形式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得到。供暖能源消耗指标及除供暖外能源消耗指标参照GB/T51161-2016《民用建筑能耗标准》执行,基准碳排放强度由能源消耗指标乘以相应能源的碳排放因子获得。注2::根据GB/T51161-2016《民用建筑能耗标准》,A类公共建筑是指体量相对较小,建筑物进深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条件较好,多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等分散式或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形式满足冷热需求,单位面积能耗相对较低的一类建筑;B类公共建筑是指体量较大,外窗一般不能开启,难以通过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满足室内环境需求,多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和机械通风方式满足室内需求的建筑。表2供暖基准碳排放强度供暖基准碳排放强度kgCO2/m2·a供暖方式区域集中供暖小区集中供暖分栋分户供暖燃煤供暖2137--天然气供暖192219表3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除供暖外)建筑类别基准碳排放强度kgCO2/m2·aA类建筑B类建筑办公党政机关办公建筑5874商业办公建筑6985宾馆酒店三星级及以下72103四星级88124五星级103155商场建筑百货商店82144购物中心82180超市1131756.1.1.1混合功能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DB11/T1420—20174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建筑应满足以下原则:适评业态的面积之和占总面积比例大于70%,并且此适评业态可进行单独计量确定相关排放数值。在评价时,应按照式(2)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混合功能建筑基准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平米每年(kgCO2/m2·a);ai——第i种业态的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1ai=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第i种业态的基准碳排放强度,各业态计算方法参照式(1)。6.1.1.2特殊功能区域特殊功能区域是指服务功能与建筑主体功能区域不一致,且碳排放水平与所在建筑主体功能区域差别较大的区域,如数据中心、健身房、游泳池、餐饮、洗浴等区域。对于特殊功能区域,如果能够提供证明材料,对这些特殊功能区域能源消耗单独计量,可将该部分的碳排放从该建筑的总碳排放中扣减,面积也应相应减去。6.1.2实际碳排放强度建筑运行期间的实际碳排放包含建筑消耗的各种化石燃料所产生直接碳排放和电力消耗隐含的间接碳排放。采用基于活动水平和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核算,即式(3)E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式中:i——能耗类别,如电力、天然气、热力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年消耗能源i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见式(4),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年(kgCO2/a);A——实际建筑面积,单位为平米(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活动水平数据,即年消耗能源i的总量,电力:单位为千瓦时(kWh);天然气:单位为立方米(m3);热力:单位为吉焦(GJ);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能源i的碳排放因子。注3:活动水平数据应根据被评价建筑的能源台账获得。能源碳排放因子应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规定计算获得,建筑主要消耗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取值见附录A。6.1.3实际碳排放强度修正6.1.3.1被评价公共建筑实际使用强度偏离标准使用强度时,可依据修正公式进行修正。各类公共建筑标准使用强度如下:办公建筑:年使用时间2500小时,人均建筑面积10m2;宾馆酒店建筑:年平均客房入住率50%,客房区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70%;DB11/T1420—20175超市建筑:年使用时间5500小时;百货/购物中心建筑:年使用时间4570小时;一般商铺:年使用时间5000小时。6.1.3.2办公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应按式(5)~(7)进行修正:21r'rααEE´´=………………………………………………………………………………(5)HH0.70.3α01´+=……………………………………………………………………………(6)02AA0.30.7α´+=……………………………………………………………………………(7)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修正后的办公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平米每年(kgCO2/m2·a);rE——为本标准第6.1.2节计算得出的办公建筑实际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平米每年(kgCO2/m2·a);1α——使用时间修正系数;H——办公建筑实际年使用时间(以小时计),单位为小时每年(h/a);0H——办公建筑标准年使用时间(以小时计)
本文标题:DB11T 1420-2017 低碳建筑(运行)评价技术导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4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