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机械制造工艺和排版简要说明)
《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0-2学号:20100212044学生:席庆明指导老师:管文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2012年6月26日《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评阅书题目万向节滑动叉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席庆明学号20100212044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答辩评语及成绩答辩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意见总成绩: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I摘要本次设计是汽车底盘传动轴上的万向节滑动叉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一是传递扭矩,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二是当汽车后桥钢板弹簧处在不同的状态时,由本零件可以调整传动轴的长短及其位置。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上有两个孔,是用来安装滚针轴承并且与十字轴相连,起万向节轴节的作用。而零件外圆内的花键孔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轴相配合,用于传递动力之用。而这次的夹具也是用于装夹此零件,而夹具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而夹具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固定零件位置,使其得到最高的效率。关键字:传动轴万向节滑动叉花键轴《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I1零件的分析.................................................11.1零件的作用.........................................................1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毛坯的确定................................................23定位基准选择...............................................33.1粗基准的选择......................................................33.2精基准的选择......................................................3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4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5.1外圆表面(φ62mm及M60×1mm).....................................55.2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M60×1mm端面).............55.3两内孔φ027.0010.039mm(叉部)...........................................55.4花键孔(16-φ39.0050mm×φ16.0043mm×048.005mm)........................55.5φ027.0010.039mm两孔外端面的加工余量(计算长度为007.0118mm).............6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86.1加工条件...........................................................86.2计算切削用量.......................................................87夹具设计...................................................207.1问题的提出........................................................207.2夹具设计..........................................................207.2.1定位基准的选择..................................................207.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207.2.3定位误差分析....................................................217.2.4铣床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228设计总结...................................................239参考文献...................................................24《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1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解放牌汽车底盘传动轴上的万向节滑动叉,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二是当汽车后桥钢板弹簧处在不同的状态时,由本零件可以调整传动轴的长短及其位置。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上有两个φ39mm的孔,用以安装滚针轴承并与十字轴相连,起万向联轴器的作用。零件φ65mm外圆处有一φ50mm的内花键孔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轴相配合,用于传递动力。1.2零件的工艺分析万向节滑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先分析如下:1.φ39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个φ39mm的孔及其倒角,尺寸为118mm的与两个φ39mm的孔相垂直的平面,还有在平面上的4个M8螺孔。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39mm的两个孔。2.φ5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0mm十六齿方齿花键孔、φ55mm阶梯孔以及φ65mm的外圆表面和M60X1的外螺纹表面。(1)φ50mm花键孔与φ39mm两孔中心线连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0.2。(2)φ39mm两孔外端面对φ39mm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3)φ50mm花键孔宽中心线与φ39mm中心线偏转角度公差为2'。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22毛坯的确定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到汽车在运行中要经常加速及正,反向行驶,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及冲击性载荷,因此应该选用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4000件,已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33定位基准选择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3.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但对本零件来说,如果以φ65mm(或以φ62mm外圆)外圆表面作为基准(四点定位),则可能造成这一组内外圆柱表面与零件的交叉部外形不对称。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精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现选取叉部两个Φ390.027010.0mm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个短V形块支承这两个Φ390.027010.0mm的外轮廓作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X,Y的移动和旋转四个自由度,再用一对自动定心的窄口卡爪夹持在φ65mm外圆柱面上,用以消除Z的移动与旋转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为。3.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4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工序1:模锻。工序2:正火热处理。工序3:车端面及外圆φ62mm,φ60mm,并车螺纹M60×1mm。以两个叉耳外轮廓及φ65mm外圆为粗基准,选用CA6140卧式车床和专用夹具。工序4:钻、扩花键底孔φ43mm,并锪沉头孔φ55mm。以φ62mm外圆为基准,选用C365L转塔车床。工序5:内花键孔5×30º倒角。选用CA6140车床和专用夹具。工序6:钻锥螺纹Rc1/8底孔。选用Z525立式钻床及专用钻模。这里安排Rc1/8底孔主要是为了下道工序拉花键孔时为消除回转自由度而设置的一个定位基准。本工序以花键内底孔定位,并利用叉部外轮廓消除回转自由度。工序7:拉花键孔。利用花键内底孔φ55mm端面及Rc1/8锥螺纹底孔定位,选用L6120卧式拉床加工。工序8:粗铣φ39mm两孔端面,以花键孔定位,选用X63卧式铣床加工。工序9:钻、扩φ39mm两孔及倒角。以花键孔及端面定位,选用Z535立式钻床加工。工序10:精、细镗φ39mm两孔,选用T740卧式金刚镗床及专用夹具加工,以花键内孔及其端面定位。工序11:磨φ39mm两孔端面,保证尺寸118007.0mm,以φ39mm孔及花键孔定位,选用M7130平面磨床及专用夹具加工。工序12:钻叉部四个M8mm螺纹底孔并倒角。选用Z525立式钻床及专用夹具加工,以花键孔及φ39mm孔定位。工序13:攻螺纹4-M8mm及Rc1/8。工序14:冲箭头。工序15:终检。《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5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万向节滑动叉”零件材料为45钢,硬度207~241HBW,毛坯重量约为6kg,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采用在锻锤上合模模锻毛坯。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5.1外圆表面(φ62mm及M60×1mm)考虑其加工长度为90mm,与其联结的非加工外圆表面直径为φ65mm,为简化模锻毛坯的外形,现直接取其外圆表面直径为φ65mm。φ62mm表面为自由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z200μm,只要求粗加工,此时直径余量2Z=3mm已能满足加工要求。5.2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M60×1mm端面)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14,其中锻件重量为6kg,锻件复杂形状系数为S1,锻件材质系数M1,锻件轮廓尺寸(长度方向)180-315mm,故长度方向偏差为mm5.17.0。长度方向的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2.5,其余量值规定为2.0-2.5mm,现取2.0mm。5.3两内孔φ027.0010.039mm(叉部)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两内孔精度要求界于IT7-IT8之间,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3-9及表2.3-13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钻孔:φ25mm钻孔:φ37mm2Z=12mm扩钻:φ38.7mm2Z=1.7mm精镗:φ38.9mm2Z=0.2mm细镗:φ027.0010.039mm2Z=0.1mm5.4花键孔(16-φ39.0050mm×φ16.0043mm×048.005mm)要求花键孔为大径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内孔尺寸为φ16.0043mm,见图样。参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3-9确定孔的加工余量分配:钻孔:φ
本文标题:机械制造工艺和排版简要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