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4年党的大事件【推荐8篇】
1/1032024年党的大事件【推荐8篇】2022年党的大事件11、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20年,我国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2020年,全面小康将圆满收官,时光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的人间奇迹!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从此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2020年,全面小康将圆满收官。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2/103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也是通向下一个更加伟大胜利的新起点。3、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1970年4月份发射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标志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4、故宫建成600周年美丽的紫禁城在1420年,明成祖时期建成,距今600年,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5、上海浦东开放30周年1990年2月份,国家提出发展上海浦东新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浦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6、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距今整整70周年!3/1037、2020年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2016到2020年,这五年是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0年是这项规划的收官之年!8、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9、中国资本市场诞生30周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经过3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位列全球前十名的交易所。10、非洲独立年60周年二战后人类历史进入新阶段,丛林规则遭到质疑和否定,联合国成立,世界秩序有了新的价值基础和逻辑原则。殖民地世界和平摆脱宗主国的控制,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二战前非洲大陆几乎都是欧洲强国殖民地,在欧洲殖民者进入前,除了地中海沿岸的北非,这里是落后的原始部落时代。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非洲殖民地国家虽4/103然获得独立,但政治经济文化依然长期落后,现代化道路依旧漫长。11、贝多芬诞生250周年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是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特别要说明的是,贝多芬从26岁开始出现耳聋现象,到32岁已经完全听不到声音,他成熟期的作品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的。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去世。11、120周年大事年5月中国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5月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洋人进京,也叫“庚子事变”。年12月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标志量子物理学诞生。12、110周年大事1910年8月,托巴斯·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13、100周年大事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在上海问世。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年11月,《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出版。5/10314、85周年大事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爆发,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行抗日。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5、80周年大事年6月,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年8月,德军空袭英国,不列颠空战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年8月,敌后最大规模的战争,百团大战爆发,主要指挥官彭德怀,左权。2022年党的大事件2今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生日,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风风雨雨。回顾党的这段光辉的风雨历程,我们深刻地6/103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人口皆知的话语里饱含着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赞美之情和歌颂之意,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一个概括和总结。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根中流砥柱才有今天正在不断崛起且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又是一年春天,又是一个奋斗的季节,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奋斗的季节里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如一个春雷,响过之后春雨绵绵,滋润万物。吮吸春雨之甘路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将如雨后的春笋茁壮成长,彰显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更高,更大,更强”。蓦然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即使是在阑珊的灯火下也是那么的突出显眼。中国共产党在三个历史时期成就了三大伟业:经过28年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2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牢固基础;经过31年的改革开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而关键中的重点又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俄国十7/103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于1921年7月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间的“破到和再到破”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其成熟的典型标志。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重重险阻,一路上传播了革命的火种,使星火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支持下,解放了全中国,基本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获得独立和主权的新中国此时国内局势尚不稳定,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在全国追歼残敌,而后开展土地革命,还对党组织内部进行思想组织教育,开展“三反”和“五反”运动,从政治、组织、思想上给中国共产党筑起坚固的心墙抵抗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以稳其根基。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矛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随后又以五年计划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做的一切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8/103过渡开辟了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接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了中共八大会议,确立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此从1957年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错误指导下出现了十年“”动乱。正所谓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却是光明的,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进。十年动乱后,经过两年徘徊,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举起改革开放大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终要达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不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还领导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通过设置经济特区等,最终在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台湾与大陆实现三通互动。许多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直至今天还在延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永葆生机,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走向成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指导思想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原理和9/103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成果;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又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刑的政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从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和团结。在这强大的凝聚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在不断向前求索、开拓发展道路,以提高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八荣八耻”,为我们继续推动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21世纪的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党情,名党史,跟党走;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知己长,名己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时刻铭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有新人,走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022年党的大事件310/103(1919—1927)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本文标题:2024年党的大事件【推荐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38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