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4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范文篇
2024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范文篇时间已经悄悄的和您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是对过去的事情的简单概括,写好的总结范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范文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到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3000字篇【第一篇】一、20xx年工作情况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态环境临安分局的精心指导下,锦北街道紧紧围绕《20xx年度镇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工作要求,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密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1、筑牢生态本底,强化源头管控。推进无污染街道创建。重拳出击非法排污乱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8次,关停城区废品回收站1家,整治油烟污染严重类餐饮单位5家。集中摸排餐饮行业排水情况,对218家未办理排水证的餐饮企业,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完成92。83%,圆满完成本年度“无污染街道”创建工作。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聘请第三方机构,组建扬尘巡查管控小组,与网格巡查相结合,形成多渠道监管信息获取机制,对长西线、新横线、陈市线等重点线路,扬尘重污染企业以及重点拆迁地块落实常态化巡查工作,累计整治秸秆焚烧536处,扬尘未带水作业42处,保证扬尘污染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到位。扎紧项目环评审批口子。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重污染高耗能企业在环评阶段予以否定,1家水泥厂新建项目被否定。严格落实环境准入相关规定,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项目立项。2、夯实生态理念,推进重点攻坚。高度重视,即查即改,全面落实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为成员,综合信息指挥室抓面上统筹,整合街道各办、各中心、驻街站所力量,形成一股绳,有序推进上级交办的各类督察整改问题。落实一案一专班的整改工作模式,全面保障督察问题及时有效开展整改,12件交办督察件已完成整改10件。精细管控,长效治理,全面推进百日攻坚行动。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责任分工、标准要求、完成时限三明确、三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靠前抓,分管领导主要抓,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抓的良好格局。通过全域大排查,累计排查问题3079处,协调移交283处,村社自行整改2596处,2次进入杭州市级优胜榜,逐渐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环境整治氛围。3、完善生态事业,落实多点共进。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全域化纵深推进垃圾分类,结合物业公司、业委会多个主体,推广定时定点投放、小绿桶等模式,完成27个小区的推广工作。竹林社区春天华府小区创建成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个、示范村2个。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开展“碧水亮剑”行动,落实河长制提档升级,双林溪、泥沟溪、马溪、民主溪等河道水质全年在Ⅲ类标准及以上,马溪河道成功列入省级“美丽河湖”名单。双林溪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治理1。5公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通过验收,在杭州市61个创建镇街中排名第一。全力推进三改一拆。加强网格化管理巡防,严格管控新增违法建筑,积极创建“无违建”示范村社和工业集聚区,全年累计拆除违建556处,共计23742。5平方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年来,街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殷切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1、大气污染管控难。目前我街道PM2。5年均浓度为32μg/m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总体在90%及以上,但同兄弟镇街相比PM2。5指数依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辖区内项目多、拆迁多、工地多,部分工地在施工时未能带水作业导致扬尘污染,部分地区的渣土无覆盖措施导致风起扬尘;二是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特殊性,大气输入性污染不易扩散,进入冬季后,由于冷空气盘踞,空气对流减弱,大气污染难以扩散导致10-12月以来PM2。5指数有所回升。2、垃圾偷倒处置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锦北已成为建筑垃圾偷倒乱倒行为的多发区和重灾区。面对大范围、多时段、突发性的偷倒乱倒行为,街道范围虽已安装监控探头,但是还是很难及时发现,很难追根溯源。即使发现偷倒乱倒现象,街道和村社没有执法权限,无法采取强制措施,无法确保违法车辆驾驶人与单位配合调查、接受处罚。3、环保氛围提升难。部分居民对环保概念没有明确的认知,最明显的表现是辖区冬季依然是火盆到处摆的现象。街道在推进环保宣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缺乏环保自觉性。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大气管控再强化。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围绕PM2。5减降、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化常态化巡查管控机制,在现有基础的标准上夯实责任,针对大气污染的重点地区、重点时段开展重点巡查,加强环境监督力度,对屡教不改、敷衍应付的主体及单位坚持从严执法,以法警民。2、环保整改再落实。围绕督察问题清单,认真分析,街道提前开展“回头看”,对督察问题按照整改报告逐字逐句进行落实,坚决杜绝责任单位“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情况,确保按照上级要求把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深刻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管长远、管长效的体制机制,确保“回头看”工作经得起检验。3、环保氛围再营造。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在广泛开展日常环境法治宣传的同时,结合“6·5”环境日、“12·4”宪法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通过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新媒体,面向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开展各类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集中宣讲活动,积极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在宝龙广场、大润发广场等大屏幕上播放宣传片,扩大“以奖促治”“以法警民”政策影响面,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保建设工作。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自觉的行动,践行“两山”理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克难攻坚,真抓实干,最大限度地凝聚工作合力,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锦北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3000字篇【第二篇】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关键字:生态文明;现状;环境保护一.当前我国的现状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蓝天碧水、惠泽民生。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件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提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就我国而言,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有:1、森林面积锐减。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少林缺材的国家,森林资源很不丰富,而且分布极不均匀。目前,我国每年采伐利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消耗的森林资源近2亿立方米,超过国家计划采伐量的2/3。2、草原退化。我国原本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仅为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低产草地占%,中产草地占%。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超载放牧和过度使用,加上气候干旱,使草地逐步沙化。3、土地荒漠化和沙灾。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4、耕地面积减少。近年来,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到了一种近乎于掠夺的程度,这使得有限的土地承受着过大的压力。同时,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土地质量明显下降。5、水土流失。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6、生物多样性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肆意捕杀保护动物、采伐、滥挖药材、导致大面积生态破坏,致使某些动植物濒临灭绝,影响了生物多样性。7、海洋污染严重。在我国,近年来共发现赤潮种类20余种,2003年近海共出现119次赤潮,累计污染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8、成市空气污染问题。我们可爱的首都北京,空气质量频频出现重度污染,部分地区实时数据曾一度超过900。许多化工厂等不按要求排放气体,甚至在夜里排放大量污黑的工业尾气,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9、水环境污染问题。全国七大水系中42%的水质超过三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水源),36%的城市的河段为劣五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75%以上的湖泊遭受氮、磷污染,富营养化加剧。无数大型工厂排污超标,据新闻报道,一些非法养殖场不按标准排放、处理污水,导致附近村民乃至整个村庄遭受污染,面临危险。10、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亿吨,处理率却只有%,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11、城市噪声超标问题。全国有近2/3的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看到以上问题,我们会作何感想?严酷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迫在眉睫!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紧迫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挑战。2011年1月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列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乌拉圭、瑞典和冰岛。位居倒数5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朝鲜、中国台湾、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位居第133位,列全球倒数第12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列全球倒数第14位。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就讲究“天人合一”,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1.加强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把环保的意识渗透到孩子的课本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如日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垃圾归类,小狗的粪便随时采集到垃圾袋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要大力宣扬环境保护意识,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己,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一些不自觉的人会钻法律的空子,破换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的内涵,使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3.增加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不负责的行为,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日本%-%,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我国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合理规划生态
本文标题:2024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范文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39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