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最新苏教版1下说课稿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3、教学目标: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三、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关于教学程序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㈡探究新知,构建方法。1、解决“卖气球”问题。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㈢课堂练习,巩固提高。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㈣课堂小结,激励评价。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2015-10-28山西晋中太谷师范附小:《认识图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三、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征,我采用了:教师活动:创境设疑——协作指导——拓展延伸学生活动: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从初步认识,到头脑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释与应用创新的一次知识的飞跃。四、教学过程(一)创境设疑,体验感悟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学生分别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这几种图形。接着,我抓住学生爱交朋友的心理,问:“你们愿意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中,我导入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学生对漂亮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城堡上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与图形交朋友又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索的情感,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自主探究,协作指导1.新朋友的家——面从体来。同学们,这些新朋友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互相指一指,赶快行动吧!课前,我让学生事先准备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实物学具。学生在物体上找到图形后,指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可能会说:“我在牙膏盒上找到了正方形”也可能会说:“我在饼干盒上找到了长方形,长方形摸起来很平”学生通过在实际物体上找平面图形,初步体会了面在体上,通过摸平面图形,对平面有个初步的感知。。在这一系列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给新朋友照相——体上有面。同学们,想不想给这些新朋友照张相,把他们留在纸上,在学生兴趣高昂地回答了“想”后,让学生到组长那儿找几个自己最喜欢的朋友,把它描下来,并激励学生“比赛看看谁先描完,谁描的朋友最漂亮”。给先朋友照相,这一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给学生“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从“体”来,从而突破本课难点。学生可能会用描的办法,也可能会用印的。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我到各小组巡视。对先完成的同学,我会鼓励他“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吗”充分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同学,我会请其他的小朋友帮助,使这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爱,增进同学间的情感。3.介绍新朋友——平面图形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怎么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呢?我先给学生示范:妈妈,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长得长长的,平平的,它不像长方体,因为它不能装东西,它是谁呢?然后,学生小组内互相介绍。学生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有可能都会说:“方方的,平平的。”这时,我问:“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经过学生的再次观察,再次描述,引导学生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的表现欲望很强,可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也怕出错。而此处介绍新朋友的活动提供他们说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意愿和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巩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使用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更准确,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图形的介绍会慢慢说得更清楚,更有条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找朋友——图形的应用。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多了,我们一起去参观吧!(课件出示街道和沿途的各种形状的交通标志牌)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的吗?孩子们想不到每天都能见到的交通标志牌里竟然也有数学知识,一下子学生纷纷讨论起来。)生活中你还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到这些朋友?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有的说:“课桌的桌面是长方形的。”有的说:“太阳是圆形的。”有的说:“班级获得的奖状是长方形的。”有的说:“窗子上的玻璃是长方形的”……(孩子们的童心在这时展现得淋漓尽致,童心无价!)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通过说交通标志牌的形状、找生活中的图形、说生活中的图形,为孩子们搭设一座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贯彻了‘数学生活化’理念,使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经历了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全过程。(三)拓展延伸,体验应用练习,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更是对学习内容的升华。一年级孩子年龄小,为此设计一系列游戏式的练习,既有动手操作的,又有辨认的。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在快乐中成长。1猜图形游戏机灵狗: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个好朋友,老师想和你们玩个游戏,考考你们,请你们猜一猜,信封里面装是是哪种平面图形(在游戏中操作,在操作中比赛,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一个个劲头十足,只听见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三角形”“那是圆形”当我露出的是正方形的一小部分时,学生有可能会猜是长方形,也可能猜是正方形,请学生说出理由后,我反问学生“你确定是长方形吗?“经过学生的再次观察、思考,发现,只露出一部分,是不能肯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我慢慢移出正方形,最后到全部露出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正方形”。这个游戏即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也教育了学生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或一部分,认识完之后再下结论。2、数图形游戏同学们,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机灵狗请来了图形国的国王。(课件出示一步一停顿、一步一摇头的机器人国王,它每走一步,都能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机器人国王说:“同学们,欢迎你们到快乐岛来作客。你能数数我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吗?我身上的图形各有多少个吗?本游戏的设计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更进一层。学生不仅要快速地辨认出图形,也要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3、画图形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图形国的国王吗?想不想用图形朋友拼出你们最喜爱的图案来。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拼成了一栋房子、有的拼出了花草、小鸡,小狗小汽车等等。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然后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让学生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游戏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我从学生喜欢的动画入手,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观察、动手操作活动、小组活动,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本文标题:最新苏教版1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1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