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新进展--王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新进展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化学、物理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性疾病[5]。其多见慢性发作,病程中多表现为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进行性加重的贫血、反复出血及易感染,全血细胞减少的难治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1]。为了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新进展1.病因1.1药物原因:药物是临床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原因,患者通常服用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柔红霉素、苯妥英钠等。1.2化学物质致病原因:临床研究发现苯及其衍生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关系密切。也有患者由于接触有机磷农药、砷及重金属盐等发病。1.3电离辐射、X线致病原因:对电离辐射、X线的长期超量接触可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破坏骨髓微环境,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1.4感染等致病因素:严重的反复的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也可以导致本病[5]。2.病情观察观察急性期患者情况、感染症状以及出血部位、程度,尤其要观察有无重要脏器出血如颅内出血等症状;观察慢性再障患者有无进行性贫血加重、急性发作表现[5]。准确采集血标本,协助做好骨髓穿刺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3.一般护理3.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定期消毒。保持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尽可能减少感染因素。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2.2急性型再障以休息为主,病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型无严重贫血时可适当活动,但要防止碰、撞、跌跤等[1]。3.3心理护理:这类病人因长期患病,虽经治疗病情不见好转,靠输血维持生命,往往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对病人要注意主动热情,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开导,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些患者由于久治不愈,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心神失养[7]。4.对症护理4.1出血的护理措施:①皮肤出血的护理:首先要保持患者皮肤、黏膜、毛发的清洁,除日常洗漱外,还应定时洗澡、理发、修剪指甲、更换衣物。如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自如活动,应在病床上擦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定时翻身及变换体位,并给予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及肌肉萎缩。帮助患者清洁皮肤时应选用刺激较小的肥皂,避免用热水和酒精擦洗,同时不应用力过重,避免患者皮肤受摩擦挤压及碰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导致出血。其次,要定时检查皮肤出血点、瘀斑及出血部位,肢体皮下或深层组织出血可将肢体抬高,深部组织血肿也可采用局部压迫方式积极止血。此外,对患者外阴及肛周的清洁亦十分重要,为预防感染,大便后坐浴,患者有痔疮者尤其需预防感染。②鼻腔出血的护理:平素用石蜡油为患者滴鼻,以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若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时,应用消毒干棉球或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同时采取局部冷敷协助止血。患者鼻腔严重出血时,可用油纱条在鼻腔内进行填塞,填塞后定时将石蜡油滴入其中。③牙周出血的护理:尽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使患者每日早晚刷牙,但不易用力过重,并且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如牙龈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用棉签蘸漱口液将牙具擦洗干净,嘱患者切勿使用牙签剔牙。如患者出血倾向较重,则不可用牙刷清洁口腔。④颅内出血的护理:嘱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引起出血。若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项僵等症时,应警惕有无颅内出血倾向,如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5]。4.2预防感染:患者给予保护性隔离,入住百级空气层流病房。患者衣物、被服等需消毒灭菌后进病房。食物用微波炉高火加热4~6min,隔夜食物不能食用,忌食凉拌菜,避免过硬、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肛裂,减少肛周感染机会。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限制陪护出入病房,定期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6]。4.3用药护理4.3.1在使用ATG治疗4~6个月内由于患者体内尚残留有药物加上恶性肿瘤导致机体抵抗力差,往往会出现各种药物的副反应及并发症,,尤其要注意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因为血小板在用药后6~15h内降到最低值[3]。4.3.2用睾酮治疗时要注意女性患者有无男性化作用。4.3.3使用激素疗法,如强的松,观察用药过程中有无副作用,如咽喉红肿,水钠潴留等[7]。4.3.4服中药后如有恶心、呕吐,可按摩针刺内关穴或用生姜汁滴在舌面上,以降逆止呕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7]。4.4饮食护理:癌症患者常出现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应注意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软食食物,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对于有进食障碍的患者,如严重口腔溃疡,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3]。4.5口腔护理:饭前、饭后可用1∶5000呋喃西林或银芩汤(黄芩、金银花、土茯苓、板蓝根)漱口,如有溃疡,可用川黄连、黄芩煎剂外洗,中药锡类散、青黛散涂布。清洁口腔可用棉签代替牙刷避免再刺激,结痂的血块不宜擦掉以避免再次出血。必要时可涂少量石蜡油滋润黏膜,防止口腔感染[7]。5健康指导5.1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警惕家用染发剂、杀虫剂对人体的损害,避免应用某些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如氯霉素等。5.2对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相关的自我保健护理知识,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感染和出血,坚持治疗,不擅自停药,定期复诊。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稳定病情,促进疾病痊愈。5.3详细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要点、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制定出家庭护理程序、服药和复查时间;对饮食、药物、感染的预防,发热的护理,出血的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均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尽早参加户外活动,与外界接触,加强心理调节,及早回归社会[1]。6.讨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病程较长,且需反复治疗并且难以治愈,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悲观心理,而对治疗失去信心[5]。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同时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述此病相关症状,及可能引起的造血细胞受损,骨髓功能衰竭等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态,积极纠正患者的负面心理,积极指导正确的应对方法,鼓励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掌握平日预防感染、出血等自我护理方法,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参考文献】[1]陈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0:162[2]高玲,7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体会,求医问药,2011,9(6):69[3]秦艳妍,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250[4]张玉伟,重型再障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12,9(7):73[5]刘晓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302~303[6]陈风彩,中草药外敷预防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肛周感染的护理,光明中医,2012,27(7):1441~1442[7]李永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体会,光明中医,2010,25(5):889~890
本文标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新进展--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