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集聚【精编8篇】
1/21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集聚【精编8篇】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一篇】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对我们的教诲。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真知不在于语言上如何表达,而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上。行动,就是要争分夺秒地利益和成就他人——在工作中成就伙伴,在家庭中成就家人……对于每一个有缘走进你生命中的人,利益对方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送他或她一本《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在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同仁发自肺腑地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一本书,轻轻翻开,用心阅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家庭走向幸福,或是让一家企业迈向伟大。(推荐阅读:李金忠一家;江南春:迎接新商业文明的曙光)成就一个人就是成就无数人——这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人的生命,因为圣贤思想而变化气质、焕然一新,每每想起,不由让人热泪盈眶。在这个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祖国的召唤就是致良知四合院的使命。衷心希望各位同仁能够起而力行,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将生命汇入到伟大时代的洪流之中,书写无悔的人生!2/21深深深深地祝福大家!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二篇】“学”,首先就是要定时定量地读书。你可以选择一个人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阅读固定页数,10分钟、半个小时都可以。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你也可以选择共读,比如和家人、同事聚在一起,共读一本书,然后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在一个能量场中彼此激荡。当你在开车或者走路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听书(这本书的音频版本,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利用零散时间,接受圣贤思想的滋养。日积月累,你会感觉生命越来越明亮。读书时,要做到“三到”:身到,口到,心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比如什么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到底意味着什么?“明心”功夫之一,就是对“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体证,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当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以这一真理来引导自己的人生时,就是在时时刻刻种下生命幸福乃至圆满的种子。除了“明心”,还有“净心”功夫。所谓净心,就是观照、反省、引导。(推荐阅读:明心功夫的七大要点;九个步骤,深刻反省,找回自己)对初学者而言,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反省并不是每天临睡前在头脑里把一天的经历过一遍“电影”,而是按照书3/21中所写步骤,以一颗真诚之心,将自己的恶行恶语恶念写在纸上,然后深刻忏悔,如此,才能倒空心中的污垢,拔除苦痛。观照,就是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几乎不需耗费额外时间,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念头的觉察,一有不好的念头萌生,即刻去除。而引导,则是净心的根本。通过立大志、发大愿,将自己的才华、智慧、能量等奉献出来,尽可能地去利益他人。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当我们帮助他人建设心灵品质时,自己的家庭和生命也将变得更加幸福圆满。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树立“矢志爱国,报效社会;博学笃行,传承文明;求真创新,奋发有为;明礼修身,自立自强”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大学生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使自己的人格完满,就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大学生4/21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广大师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任何远大的理想都如滴水穿石非朝夕之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在5/21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动员鼓舞广大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的思想保证和坚实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四篇】杰克逊走了,网络的灵堂上却堆满了一簇簇极富中国元素的菊;(遗憾的是,钱学森的走显得要逊色得多)乔布斯走了,仍然是中国人在为他炮制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无论是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还是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媒体,都会毫不吝啬地为这一切留下一个显著的位置,因为媒体也认同了民间的这一种文化认同。在以利益为衡量标准的价值观面前,自身文化的不自觉与不自信十分不幸地被这些媒体推波助澜。由此我们不得不慨叹美国文化的强大。这个时候的美国人或许在中国人为杰克逊和乔布斯哭泣的时候窃笑————这是美国文化的胜利。曾几何时,从一种光影中去体会一种温暖,这种温暖的精髓便是纯粹————一个纯粹的人,一种纯粹的精神。曾几何时,这种纯粹却被《金刚》和宫崎骏替代,不经意中我们开始了对另一种文化的认同而开始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们很大气,毁了也好,摔了也罢,忘了也就忘了,反正我们承受得起,长期被异族统治,习惯了做稳奴隶?曾几何时,当天安门前出现第一家肯德基的时候,我对同事能有缘光顾而艳羡不已,于是在若干年后也学会了烧咖啡,6/21切比萨饼,无意识地失去了一种文化自信,这种文化的不自信应该与一个原因有关————满眼的崇洋媚外。一个美国老将军有关快餐的发家史至今还在通往全国任何一个地点的列车上传扬。我们在反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文化的摧残时,却在以另一种方式摧残着文化。山西平遥的那座古城墙被幸运地留了下来是因为缺钱。一段历史的保留竟然还要通过上书的方式,这依然是缘于一种文化的不自觉与不自信。当以任志强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代言人高谈阔论城市化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了一种文化的不自觉和不自信。当一种文化沦落到需要振兴的境地,这种振兴的背后便是一种不自信。对文化灵魂的拯救并不在于造一个什么,重要的是在于保留一个什么。只有保留了自己独特文化并具备独立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是否具备一个独立人格的灵魂。有一个故事: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总是要到出现很大的问题和重大损失后才去弥补。孟子提倡的王道,行仁政,施教化。遗憾的是,后者一直在被弱化。7/21美国的成功在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同步,有人感叹而今中国社会道德的沦丧,道德的沦丧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堕落,不自觉中做了异族文化的奴隶。经济的发展以牺牲文化为前提代价太大,当下并不需要文化重塑,文化传承更重要,钢筋水泥堆积起来的只能算得上是一种“伪文化”,它比没有文化更隐蔽更可怕,“伪文化”甚至可以成为文化堕落的元凶;文化重塑也不是一纸红头文件所能完成的,全凭一种文化自觉。当务之急,文化重塑还是从文化人做起,这里所指的文化人首先包括教育人和媒体人,一个新社会离不开教育人与媒体人的建构,而非让教育与媒体被社会绑架。文化自觉的前提首先在于每一个教育人与媒体人树立起一种文化良心。重塑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便是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不给汉奸文化大行其道提供任何便利。媒体与教育应首当其冲地担起应有的责任。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五篇】在时间充裕且心静的春节假期,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阅读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一书。因为珍惜,所以读得用心,真就应了书中所说“人生重大的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道理一样,在精读后,意外收获了改变和颠覆我三观的秘密,被深度洗礼后的心灵变明亮了,感觉收获满满。深度聚焦后,让我感悟最深的是,“心”是一切的本源,“心”明了、“心”净了,凡事都通了。因为心中拥有无尽宝8/21藏,让每个人的生命如此充满希望,心灵品质提升了,就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心为何物?身之主宰便是心!心灵感受到的是阳光,便会发出正能量,汲取到的都是力量、信心,是勇者无畏和勇往直前。如果心灵感受到的是雾霾,便会看任何人和物都缺少敬畏感,汲取到的是自负、傲慢、玩世不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工作上止步不前、职场或社会关系紧张、家庭不幸福、对小孩管理忧心、与他人相处不愉快等情况,都跟个人心灵品质建设有密切关系,“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一个人如果能修炼好、管理好自己心灵品质,围绕他的事都是通的、顺的,通过行为的作用与反作用折射出良好的德行,与周围的人、事建立起心与心的链接,自然心想事成。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需要通过建设心灵品质将宝藏开发出来,所以在心上用功夫,是最有意义也是最有效的。心灵品质建设的厚薄决定了一个人成就与幸福的大小:心灵品质建设的强大,培养出来的是内心坚定、奋进、搏击的态度;心灵品质建设的孱弱,培养出来的是犹豫、懈怠、畏难的态度。同一个平台,两种不同的态度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与命运。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第六篇】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党的十七大提9/21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许多社会学家在总结人类历史时,说人类的每一次跨越总是文化的跨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最终是文化的较量。***总书记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习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又如何要践行“文化自信”?一、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软实力(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影响力1、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实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说它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10/21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什么元素和符号最“中国”?其实不用说外国人,就连我们自己脱口而出的也往往是长城、武术、中医、京剧等等。而它们的共性,就是“古老”。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勾勒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源远流长,构成了世界熟知的那个“传统范儿”的中国。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创新秀”正迎头赶上,打造着中国新的国际印象。如果说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名片,
本文标题: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集聚【精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7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