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
1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引言:单细胞的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人除了表皮细胞等少数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绝大多数细胞都不与外界直接接触,这类细胞是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阅读课本P2—3完成下列问题: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________,统称为体液。2.内环境的概念: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组织液)过渡: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间有何关系呢?1.让学生认清各部分名称及内环境有哪几部分组成2.让学生在阅读下面一段话的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到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也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2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考:血浆与血液有何区别?(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中所含成分;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内含的血红蛋白也不属于血浆成分。)练习:写出下列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例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B)A.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例2: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C)A.血浆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归纳与整理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②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存在。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④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⑤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⑥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二、内环境的组成成分1.血浆的成分:(学生阅读,明确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的异同(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例3:内环境中不含(C)A.胰岛素、氨基酸、尿素B.酶、甘油、维生素C.麦芽糖、淀粉、乳糖D.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例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A)A.血红蛋白B.抗体C.胰岛素D.尿素例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B)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B.氧气进入肺泡C.肌肉注射胰岛素D.牛奶被喝进胃中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3学生阅读教材P5相关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三个主要方面:、、。1.溶液渗透压: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即溶液的浓度越,对水的吸引力越,溶液的渗透压越。⑵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⑶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的渗透压,相当于浓度为的氯化钠溶液。2.酸碱度⑴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⑵血浆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H2CO3H2CO3====H2O+CO2↑(从肺部排出)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OH-+H2CO3====HCO3-+H2O例如: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三、课时安排:4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课: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给予的表格---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学生回答:-------------------(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教学过程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学生根据总结以及在第一节学习的内容;说明内环境处于动态平衡中。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3)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教师提问:除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外,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突出和深化概念)让学生结合课本P7“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2.从化验单上看,每种成分的指标是否正常?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解释:关于稳态定义的深化:1.内环境稳态不仅仅指温度,PH和酸碱度处于动态平衡。2.同样机体内的各种成分的理化性质都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较小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机体是如何通过调节作用实现内环境的稳态的呢?下面我们以血浆PH的调节为例来分析。(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得出结论:5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结果。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让学生看课本P8相关内容,总结出稳态调节机制发展历程: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过渡: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学生思考与讨论: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2.夏天使用空调可以帮助你摆脱酷热的煎熬,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空调病”。请你从环境稳态失调的角度,分析“空调病”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解释:学生举例: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还有,1.当肾功能衰竭时,尿毒症2.高山缺氧反应3.严重腹泻4.酸碱中毒等5.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6.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孩子出现佝偻病;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引导学生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6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关于人体血液pH值缓冲作用原理】人体血液不会因为进入少量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而使其pH值超出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在此结合有关生化知识对H2C03/NaHCO3在维持血液pH值稳态中所起的作用加以说明。它们的电离如下:H2C03→H++HC03-(1)(双向,可逆);NaHC03→Na++HC03-(2);由于(2)式完全电离,有大量的HC03-存在,对(1)式电离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C03-和H+结合成H2C03,也就是说(2)式的结果抑制了(1)式H2C03的电离,因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2C03和HC03-,而H+浓度很小。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当血液中进入少量碱时,此时血液中的H+与进入碱中的OH-结合成难电离的H20,当血液中的H+稍有降低时,血液中存在的H2C03,就立即电离出H+来补充血液中减少的H+,使血液pH值并不明显升高。正是因为H2C03和HC03-的大量存在才会使血液的pH值不会因为少量碱、酸的进入而造成明显升降。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及单向传递的原因2.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3.概述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说出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能力目标1.阐明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2.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知晓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2.关注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3.认同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阐明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过程】【复习】①反射的结构基础?②静息电位的电位表现和产生机理?动作电位电位的电位表现和产生机理?③画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局部电流示意图?(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存在于:突触小泡内释放方式:胞吐,穿过0层膜,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72.神经递质作用效果: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种类(本质):有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单胺类物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传递过程(图2-4)探究1.讨论交流:尝试概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并说明信号变化过程。突触上的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上的信号变化:化学信号→电信号4.特点:(1)单向传递A.具体表现: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探究2.尝试写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途径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