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领导发言)12篇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2篇)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考察调研,从立足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提出了“三个坚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随总书记步伐,多角度、深层次地从“青海足迹”中体悟“国之大者”的时代意蕴,以实干之姿展骐骥之跃,笃行不怠走好新时代奋进之路。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体悟“为生民立命”的大视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命题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敢开顶风船,善打攻坚战,善于用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发展,在学思践悟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在真信真用中克服本领恐慌,弥补能力不足。要常怀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为民情怀,吃透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发展环境优化,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惓惓之忱在危机中抢育先机、于变局中再开新局。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体悟“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大担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绿色发展置于“国之大者”中去考量,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持续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争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力军。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以坚守“生态底线”的担当,因地制宜地把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文旅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等扎实举措,推动绿色发展常态长效之路越走越宽,让“有过去、有未来、有温度、有乡愁”的绿水青山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在“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中体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大作为。行程万里,人民至上,2021年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就曾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合则俱荣,分则俱损”的发展深意,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民族团结的带头人、宣传员和践行者,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胸怀当好共同富裕的“领头雁”。要始终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立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抓改革、谋发展、促振兴,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自我包装”,多一些实干苦干的“自我磨砺”,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党的好政策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开花。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2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青海,群山巍巍,风光壮美,是生态屏障、资源,是一朵中华大地上美丽盛开的“高岭之花”,也是团结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青海的发展,牵挂着各族群众的生活,数次来到青海考察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应读懂总书记“青海足迹”的背后的深意,始终坚持党的引领、加强综合治理,发挥生态优势,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绘就山清水秀的画卷,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让青海这朵美丽的“高岭之花”永远繁荣茂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繁荣茂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历史充分证明,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向阳生长。以综合治理为圆心,让生态环境之花永远繁荣茂盛。青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资源如同生命的源泉,滋养着这片土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中国重要江河都源自这里,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守护着这片土地,也赋予了它“中华水塔”的美誉。保护三江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运用好“综合治理”这把“刷子”,使水资源、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在这里“各得其所”,实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将生态保护与体制机制相结合,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在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的同时,让牧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争取走出“既能保护生态、更能造福于民”的路子。以生态优势为重心,让特色经济之花永远繁荣茂盛。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考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青海拥有特色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因此,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找准长板、锻造长板,将独特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高原特色产业。同时,强化“龙头”效应,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使其带动产业发展,造福地方百姓,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3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目前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真抓实学、善始善终,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刻领悟中能解锁“何以为学”、会解析“何以为人”、善解答“何以为民”,在正心、正身、正行中持续修好党纪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在“常学常新、刻苦钻研”中学纪正心。理论学习是加强党的纪律性建设的重要一环,只有首先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学、认真学,才能学得透、悟得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纪学习教育的“后半程”,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保持“手不释卷”的热情和“上下求索”的韧劲,继续用心读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本“手中卷”“案头书”,采取新旧对照的方式原汁原味学、逐字逐句读、融会贯通悟,搞清楚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仔细对比其中的条款、表述有何变化,通过多思多想、强读强记,把《条例》的重点搞清楚,做到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要写好“活到老学到老”的“自觉篇”,将党纪学习与党内法规学习有机融合,不断延展理论学习的深度,从内心上更加坚定自觉地接受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从思想上绷紧纪律之弦。在“常思己过、自省自警”中明纪正身。《明史杂俎》记载,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谁最快乐,有说金榜题名,有答功成名就,有说富甲天下的,只有大臣万钢答“畏法度者乐”。无数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警示我们,大错的铸成,往往都是从小事小节失守开始的,“大腐败”隐藏在从一顿饭、一杯酒、一张卡开始的“微腐败”里,因内心缺乏敬畏之心,导致底线失守、步步沦陷。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不会与生俱来,而是来源于时时警醒、处处检视、事事约束,要保持“三省吾身”的自觉,以“三个务必”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对照《条例》打扫思想上的细小尘微,少一点焦虑,多一份从容;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妄念,多一份纯净,经常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纳他人敲打,以“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革除“心中之贼”,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从“心”戒除非分之想,筑牢纪律防线。在“常为常成、笃行不怠”中守纪正行。党纪学习教育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守纪的行动坚不坚定,人民群众能否感受到党纪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纪、知纪、明纪之后起而行之,站稳党纪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校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坐标”,带头践行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里,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打折、不走样、不变形地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的朴素哲理,正确处理好干净与干事的关系,不能把纪律严明与干事创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牢记“干净”是为政之德、“干事”是为政之要,自觉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贯通起来,在干事中筑牢干净防线,以干净干事彰显共产党人的过硬形象。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4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办得多不多、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不能真正为民造福,让群众满意。新征程上,要牢记嘱托,常知民所愁、常解民所忧、常应民所盼,时时处处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用实打实的行动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倾力答好为民卷。常知民所愁,多办顺民意的实事。民意是百姓的真实倾向,是人民的意愿要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民意,才能获认可、得民心。因此,一定要把知民所愁作为顺民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身边,掌握第一手资料,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愁是什么、真正知晓民意在哪里,将其作为办好顺民意实事的依据与遵循。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愁出发,不因顺民意的事小而不为、事难而避之,脚步向下、找准方法,守好防线、兜牢底线,直面矛盾、破解难题,逐一研判、逐个推进,办好办实、多办常办顺民意的实事,让顺民意直达身边、让幸福感直抵人心。常解民所忧,多办惠民生的实事。民生作为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常解民所忧,多办惠民生的实事,方能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从内心深处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真正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时时处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常解民所忧作为重要任务,掌握同老百姓见面、交流的方法本领,既尽力而为,能做到哪里、解决多少,就倾尽全力想办法、做努力,解民所忧,又量力而行,不过度承诺、不开空头支票,从群众所需出发,紧扣群众诉求,尽最大努力做好民生工作,办好办实惠民生的实事。常应民所盼,多办暖民心的实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急难愁盼的事,说到底是民之所盼的事。如何多办暖民心的实事,值得付诸实打实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重视民心向背,始终心系民所盼,群众的盼望在哪里、期待在哪里,行动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既顺民心而为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又得民心而成之,以常应民所盼之行,述真情、传温暖、暖民心,使得百姓心里美滋滋。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善作善成,坚持从最困难处、最关键处、最细微处回应群众期盼,多办暖民心的实事,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5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用创新的“源头活水”、用实干的“沛雨甘霖”、用生态的“山清水秀”,不断提升发展“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用“心”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用“决心+用心”的创新,提升高质量发
本文标题:(领导发言)12篇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4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