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讲话材料)在2024年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新质生产力培育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2024年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新质生产力培育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叠加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载体,理应在加快壮大海洋经济、奋力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新高地上走在前、做示范,理应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走在前、做示范。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准确理解蕴含其中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在2024年3月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时代所需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但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大量存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就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从发展路径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理论上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总结、概括,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以及核心要素,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二、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把握特点鲜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准确把握好三个重要方面。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更好地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好“质”“量”统一的大文章;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个发展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不仅是生产方式的数字化、低碳化,同时还体现了效率、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进一步推动技术应用迭代和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的重组与重构,对整个产业体系有着变革性的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系统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和重要支撑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吻合、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相一致的战略部署。要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方面的理念都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产出效率、经济效益,努力培育若干战略性产业,加快培养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要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高度重视发展新一代智能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同步提升维护高效稳健运行的“软件”基础,着力提升建设、运营、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体系的整体效能;要同步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适当向提升应急能力基础设施倾斜,建设“平急两用”基础设施。要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核能利用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同时,要通过新技术推动“旧”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力争主要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把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更好地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长期科技创新投入。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质企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优秀的营商环境是优质企业发展的土壤,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家施展才华创造更好条件。要坚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吸引跨国企业来华发展,大力支持国内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三、积极担当作为,不断汇聚开发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合力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创新夯实聚合优势,几何中心建设宜居家园”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城市”双轮驱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产业创新、狠抓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完善了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把高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作为第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区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韧劲,前瞻布局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打造“中华药港”,不仅为当下冲刺“双千亿”产业强区提供了硬核支撑,更为长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找准了“主赛道”。坚持集群化发展。以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基础,实施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产值过百亿元龙头企业、过10亿元骨干企业、过亿元重点产业链企业、规模企业培育库,梯次培育、动态调整。深入推进产业投资“11112250”工程,持续提高中华药港建设及配套水平,加快推动市海洋装备产业园“一区一核三组团”建设,加速××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投用,真正形成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四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坚持特色化发展。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产业链,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打造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高地。高质量实施全区海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海洋经济产业链研究和价值链分析,加快培育壮大海上风电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大力支持鼓励康缘药业、中远海运等优势企业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单打冠军企业。坚持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和综保区“1210”进口业务等优势,放大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论坛带动作用,谋划召开全国燃气轮机研讨暨用户大会。鼓励区内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加速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项目阿克套基地建设,鼓励中复连众、国能联合动力等企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嵌入国际先进供应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擦亮全区“4+N”主导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发区将围绕“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目标,积极引导项目、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向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汇聚融合,努力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升级做出更大贡献。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坚持把科技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根植于企业。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队培育的创新型企业矩阵,扶持慧智新材、联瑞新材等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企业提升研发能级,重点组织恒瑞医药、德源药业等一批优势企业开展重点实验室申报和重组。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对接,发挥与××海洋大学合作优势,通过“揭榜挂帅”“科技副总”等形式,为产业转型升级积蓄后劲。贯彻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聚焦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建设创新赋能平台,助力产业融合创新。围绕××科创走廊,全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积极引建公共研发平台,加强与省内外大院大所和创新主体要素耦合,建设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大力建设产业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中科院大科学装置建设,辅导华海诚科、杰瑞医疗等企业申报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提升园中园发展层次,推动国际医创园、××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不断提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载体效能,着力打造一批科技产业园区。优化科技服务生态,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整合经发、科技、人才、金融、招商等资源信息,探索建立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查询和交流渠道。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培育发展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力争年内招引培育科技型企业30家,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夯实创新支撑,贡献科技力量。强化互动交流,促进高层次人才交流创业经验、分享创新理念、开展头脑风暴,在互动空间里找到各自合适的生态位。培育科技中介,持续招引科技型服务企业和项目入驻,借助中介机构等第三方专业力量,为科创型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化服务,补齐园区科技生态短板。把高标准深化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开发区的根和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优势、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未来。深化改革力度。切实发挥改革的重大牵引作用,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全面推行施工许可分部办理、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深入推进“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综合查一次”等改革,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全力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通关便利化、金融服务等领域创新试点,确保新增市级及以上制度创新成果30项。扩大开放广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推动制造业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土耳其家居纺织制品保税加工等项目落地达效,国际汽车出口展销中心早日形成区域影响力,2024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加速集聚大宗商品贸易、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积极创建省级大宗(能源)商品交易中心,深入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4年内大宗商品贸易额达到20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
本文标题:(讲话材料)在2024年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新质生产力培育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71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