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个人述责述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集聚5篇
1/17个人述责述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集聚5篇个人述责述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一是范文9九网主次不分。述职述廉报告常带有固定的格式,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开头应是开门见山,主体部分应以事实说话,结尾应简单明了。实践中,有的领导对述职述廉报告的谋篇布局重视不够,在结构的安排上轻重不分、主次不清。如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会规定,每位同志发言不得超过10分钟,有的仅开头就谈了2—3分钟,而且不切正题。有的即使进入了主题,也是谈认识多、讲工作少,肯定成绩多、讲问题少,干部群众听了还以为是在自我鉴定。这样头重脚沉腹中空、结构不合理的述职述廉报告,也谈不到点子上,也没有用。二是夸夸其谈。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干了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对单位或部门作出了贡献,有成绩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应该肯定的。在回顾履行岗位职责时,将取得的成绩汇报一下,便于接受监督。这既是述职述廉内容的要求,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总的原则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成绩讲够,把问题找准。具体操作中,应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不然,言过其实,搞人为的拔高,讲成绩太满,讲问题太轻,讲目标不具体,不仅干部群众不喜欢,而且会影响述职述廉效果,也影响了自身的形象。三是避重就轻。找问题避重就轻是多数领导干部述职述廉2/17的通病,也是干部群众最为反感的问题。领导干部不管是负责一个单位的工作,还是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有成绩,干部群众是有目共睹的;有问题,干部群众心里也是清清楚楚的。但有的领导干部认识不到这一点,总认为问题找得太准、写得太多,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对自己以后开展工作不利。于是就采取避重就轻的办法,有的以提希望代替问题,有的问题轻描淡写不触要害,有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干脆不讲问题和不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因此,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时,对问题不能遮遮掩掩,搞掩耳盗铃的把戏,而一定要勇敢地讲出问题,正确对待问题,这是对事业的负责,对群众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谅解和信任,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四是方向不明。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在对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存在的问题绘制下一步工作的蓝图,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好好把工作思路理一理,这可以让群众看到希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也便于接受监督。述职述廉中群众最担心、最害怕、最不想看到的领导干部有两类:一是干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从何处干起,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还有一类是不从实际出发,目标太高,思路不清,故弄玄虚,使群众看不到希望和前途。因此,领导干部在述职述廉报告中,一定要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有明确的方向,有既定的目标,有清晰的思路,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3/17求任务。结合上犹县工作实践,在健全和完善述职述廉工作中,笔者认为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避免上述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正确处理好“述”与“教”的关系。要坚持把加强教育放在述职述廉工作的首位,并作为重要的预防腐败工作来抓。一要加强诚信教育。述职述廉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每个干部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当儿戏,更不能隐瞒事实,欺上瞒下,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二要加强警示教育,督促领导干部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做到警钟长鸣;三要加强经常性的党纪法规教育,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二、正确处理好“述”与“管”(监督)的关系。要坚持对述职述廉实行长效管理,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一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特别是对一些要害部门和重要岗位的“一把手”可以采取定期到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专题述廉的形式,切实加强对其廉政监督;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在重要时期的行为监督。述廉时,领导干部必须就婚丧喜庆、工作及职务变动、逢年过节等重要时期的行为作专题说明;三要切实加强八小时外的有效监控,要把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的主要表现列入述廉范围,使其廉政情况得到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三、正确处理好“述”与“核”的关系。为了使述职述廉4/17制度切实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有效手段,“述廉”以后要及时进行“核廉”,以确认领导干部所讲述的内容真实可靠。一是通过民主测评核廉。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只有与群众见面,通过群众民主评议和测评,其述职述廉的内容才会做到真实可信;二是通过廉情公示核廉。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述廉内容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群众通报,全面接受公众“检测”;三是通过审计监督核廉。对领导干部进行届中审计、年度审计、全面经济责任审计,深入准确了解干部的工作绩效和廉洁情况;四是信访调查核廉。通过受理举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同时,要坚持与责任制考核、干部考察、廉洁自律专项清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多渠道、多途径“验证”述廉报告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四、正确处理好“述”与“改”的关系。述职述廉结束后,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建立相关制度,完善配套措施,督促整改落实。目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礼品礼金登记制度和信访实名举报制度。个人述责述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一、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1、有等靠思想。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态度消极,行动迟缓;贯彻上级部署要求照搬照抄,不结合实际,不深入了解情况,不研究具体落实措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没有实效;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敷5/17衍了事、得过且过;对承担的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拨一拨转一转。有的对一些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件、会议纪要;有了文件、会议纪要,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市县单位先行、出经验。2、有守摊思想。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平推平拥。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取得一点成绩就津津乐道,看不到与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裹足不前。有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岗位上无所作为,混天数熬日头,面对先进无动于衷,任凭外边发展突飞猛进也能保持“淡定”,工作多年面貌依旧。3、有享受思想。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出工不出力,人在心已散。特别是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干部,自我感觉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汗水,该“喘口气、歇歇脚”了,追求安逸舒适,做事打不起精气神,进取精神消退。有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有的不愿分管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有的对长期积累和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愿“理旧账”,靠时间消化矛盾;还有的部门“一把手”,主动请调到二线岗位,不想冲在一线,只求清闲一点。4、有旁观思想。有的习惯当“二传手”、“甩手掌柜”,不愿亲力亲为,层层批办转办,谁也没有靠上抓落实,最后工作落了空。有的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只当评论员,不当6/17战斗员,自己啥事也不干。基层反映,有的干部“只在岸上空喊号子,不到水中用力划船”。5、有功利思想。没有利益好处的事,不愿干、往外推。特别是面对严格的纪律约束,一些潜规则被打破,一些利益链条被斩断,有些部门和干部觉得无利可图,办事慢腾腾,消极怠工。有的对上级部署要求,根据部门和个人利益进行“取舍裁剪”,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推托或变通。有的成天自我设计、斤斤计较,过于看重个人待遇,觉得现在晋升空间小了、福利少了,就感到没干头、没盼头,工作热情减退甚至撂挑子。6、有本位思想。有的推进改革不积极,不愿下放权力。对简政放权,明放暗不放,形放实不放,依然用行政的“手”干预市场的“手”,面对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如同套上了紧箍咒,浑身不自在。有的部门表面上审批“瘦身”,实际上中介“增肥”,把下放权力搞成“移花接木”。有的对需多个单位协作完成的工作,不愿主动参与、不愿牵头。有的大局观念、合作意识不强,对职责边界上的事推诿扯皮、互踢皮球,对全局性、整体性任务不愿出面、不愿多做,能推则推,能躲就躲。二、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1、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有的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过度谨慎,工作节奏慢了下来。有的对一些过去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7/17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一些领导干部对本来自己能够单独拍板的事,非要召开会议研究研究,看似作风民主、决策民主,实际目的是有责任大家共同承担。2、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有的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不敢啃“硬骨头”,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有的面对困难和矛盾,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凡事先想退路,只求自身安全,不想事业推进。3、怕干得多出错多,不敢主动干事。有的害怕“挑水多、罐子摔得多”,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面对现实问题,存在担心干多了出现新矛盾的心理,故意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的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担心出乱子,不敢下决心推,导致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4、怕惹麻烦,不敢直面群众。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或信访,心存顾忌,担心一旦接手脱不了身,不表明态度、不正面回应、不积极解决。一些同志谈到,有些信访问题本来并不复杂,就是由于回避矛盾、躲避群众,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5、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有的奉行“干不成事不要紧、至少别得罪人”的思想,爱惜羽毛,明哲保身。有的担心如果凡事真抓真管,动了别人的“奶酪”,损害个别人的利益,8/17将来会丢选票,选择了“低调行事”。有的明知干部有问题也不敢开展批评,想的是如何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6、怕炒作曝光,不敢“出头露面”。有的干部被媒体不断爆料的现象吓怕了,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开展工作,不善于应对媒体、处置焦点问题。一些干部担心被媒体炒作成热点,担心被人盯上、被翻旧账,引出其他问题。还有的干部与企业老板打交道时心存顾虑,怕被说成傍大款,招来闲话说不清,对个人影响不好,不再去主动服务了。7、怕担责任,工作推诿扯皮。有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干部,以没有明文规定为借口,该办的事不办或慢办,该落实的打折扣。有的部门在办-理项目审批时,害怕承担第一个盖章的责任,几个部门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凡事都要领导出面协调。整改措施: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担当的意识。担当是对工作责任的内在自觉,党员干部只有从思想上树立担当意识,才会对自身行为产生“内在命令”。一方面,要有乐于担当的精神。乐于担当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对信仰的执著坚守。从焦裕禄到杨善洲,再到李保国,这些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就是因为他们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忘利、忘名、忘我,为党、为国、为民,用一心为公的境界情怀诠释了甘于担当、乐于担当的精神品质。记得有一位老领导经常讲“不能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要当成一种事业、一种乐趣,9/17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快乐担当”。我想这是老领导的心声,也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树立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意味着责任,责任象征着奉献。前年,按组织安排,笔者负责一项拆迁工作,情况棘手,任务较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横下一条心,全力以赴投入到拆迁工作中,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事后体会,如果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工作就不会这么顺利,也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效。其次,在实践中要提高担当的能力。能力是善于担当的前提和保证,是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员干部只有兼具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善于担当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要把担当的能力体现在统筹谋划上。我们现在常讲“大局意识”,指的就是要善于从战略上、趋势上来思考和谋划工作、观察和处理问题。当前,个别部门和党员干部在大局意识上就存在狭隘思想,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有的上热下冷不愿改,有的墨守成规不敢改,有的一知半解不会改,殊不知,很多改革事项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单纯站在部门利益上来考量,就会影响大局改革工作的推进。为**这个问题,今年初,各级改革办都制定了改革要点,直接把改什么、怎
本文标题:个人述责述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集聚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73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