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最新5篇)
1/14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最新5篇)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第一篇】为了建立健全我园突发煤气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提高处置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煤气中毒事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多方协调、各方联动的原则。2.坚持群防群控、监测分析、及时整改的原则。3.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求援的原则。4.坚持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善后处理、合理安抚的原则。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1.我园成立防煤气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抢险组组长:焦炳生副组长:孔菊红谢华娟成员:食堂人员及各班教师2.应急抢险组成员主要职责。(1)组长:领导组织、协调、督查事故求援工作。(2)成员:承担应急的具体工作,实施营救受害师生,并做好其他善后事宜。三、预警系统1.加强日常的调查和监管:对学校设备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各种方式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2/142.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在尽快的时间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程度、电话报告上级单位。四、应急响应:发现事故,抢险救援组尽快投身求援工作,无条件接受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应急救援终结,相关人员及时撤离现场。五、后期处置:1.善后处置:做好受害人员处置、家属安抚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师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校园及社会稳定。2.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建议,完成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3.学校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形式开展防煤气中毒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检查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应急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第二篇】为有效预防我园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校园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食品中毒事故的危害,维护学校正常的保教秩序和园内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3/14一、领导机构与职责1、组织机构组长:成员: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在获悉幼儿发生食品中毒事故后,组长和副组长立即赶赴现场,详细了解情况。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对幼儿进行救治、对造成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追踪了解中毒师生的情况及中毒原因,并立即逐级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事故。定期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督查、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及时查漏补缺。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保教秩序。二、日常工作的开展1、完善制度。各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工作制度》、《上岗人员工作要求》、《食堂管理制度》等,悬挂于墙壁醒目处。2、强化督查。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3、落实职责。园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食堂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4、加强教育。幼儿园要加强对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知识4/14的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板报等宣传形式,向教职员工、家长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常见食物性中毒的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等,要教育幼儿注意饮食安全,初步学会辨别食品的伪劣,教育幼儿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不吃霉变、过期的`食物,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喝生水和劣质不卫生的饮料。要通过广泛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具体的应急措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学校食物中毒应急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1、积极组织抢救病人,尽可能按照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催吐,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情严重的,及时送往上级医院妥善处理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病人,及时解决有关问题。2、立即向乡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和县防疫站报告学生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学生人数等,如果怀疑与投毒有关,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3、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注意保持幼儿园的稳定,食物中毒应由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卫生监督部门确认,要严格控制消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师生、家长不必要的恐慌。同时要安抚好中毒幼儿,做好与幼儿5/14家长的沟通,维护正常的保教秩序。4、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品,维持原有的生产状况。放入冷藏箱(柜)交调查人员,禁止继续食用和擅自销毁。追回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可能的中毒现场予以控制。5、在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到达后,配合专业人员收集可疑食品和中毒幼儿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等。同时介绍中毒的情况并开展现场调查。对剩余的食物予以暂时封存。待现场调查结束后,按照卫生专业人员要求进行现场消毒清洁处理。6、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四、注意事项⑴稳定师生及家长的情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⑵如有个别家长来园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⑶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⑷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⑸迅速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⑹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校外食物所致,也要立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⑺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6/14⑻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第三篇】学校使用燃气的场所,目前为食堂,用于食品加工烹饪。不作他用。为实现燃气使用的安全,现制定以下条例:一.学校必须使用有稳定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使用的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使用场所;在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场所使用瓶装燃气.二、严格执行年检制度,接受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用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三、燃气使用场所,配备专业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设备,制定各类突发事故的抢险抢修预案。四、不得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装置和燃气设施;改变燃气用途或者私自安装、改装、拆除固定的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的,应当到燃气经营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五、应当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其操作维护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燃气安全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六、燃气场所内未经批准不得动用其它明火作业。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第四篇】7/14学校天然气应急预案11、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2)应急岗位职责。(3)现场监测制度。(4)应急程序:报告程序、井口(或管道泄漏)控制程序、人员救护程序、人员撤离程序、点火程序等。(5)应急联系表。建立一个联系人的列表,包括相关责任人的姓名、职责和联系方式,表格必须随时更新。主要包括:应急服务机构;政府机构和联系部门,如医院、消防、环境部门的电话;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商。(6)周边公众警示和撤离计划。包括:,公众警示要点;区域平面图和联络框图;含硫化氢天然气可能泄漏区附近所有居民、学校、商业区的标识号码、所在位置以及所有人员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以及道路、铁路、厂矿的位置,并标明撤离路线;当附近地区硫化氢浓度可达到75mg/m3(50ppm)时,对邻近居民进行(7)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8)预先通知危险区内居民的内容:硫化氢的危险与特点;紧急反应方案的必要性;硫化氢可能的来源;紧急情况通知公众的方式;紧急情况发生时所应采取的步骤。2、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是作业人员熟悉应急程序、应急岗位和8/14组织机构之间协调的重要方式。经常有组织的开展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提高广大专职管理人员、上岗操作人员以及消防安全人员正确处置意外事故的应急能力。根据其任务要求和规模又可分单项演练、部分演练和综合演练三种。(1)单项演练。它是针对性地完成应急任务中的某个单项课目而进行的基本操作。如空气呼吸器佩戴演练、空气监测演练、报告程序演练等的单一课目演练。(2)部分演练。部分演练是检验应急任务中的某几个相关联的课目、某几个部分准备情况、同应急单位之间的协调程度等进行的基本演练,如人员救护、点火程序演练、井口控制演练等。(3)综合演练。是指所有应急程序都涉及到的演练。3、应急预案的更新对应急预案应定期复核和通过演练进行评审,应及时对条款或覆盖范围的改变进行更新。特别是当地居住或住宅区、公园、商店、公路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当油气井作业的设备或设施、人员、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学校天然气应急预案2一、天然气泄漏对人体的危害天然气泄漏时,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精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9/14二、天然气泄漏的原因和特点1、天然气泄漏的原因:阀门垫片损坏,出现裂缝,引起泄漏。2、天然气泄漏的特点: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双重性,比空气轻。如发生泄漏能迅速四处扩散,引起人身中毒、燃烧和爆炸。三、天然气泄漏的应急处理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1、处理天然气泄漏的指导:1)天然气的性质和泄漏规律:扩散的气体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燃烧和爆炸。一旦发生爆炸,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大的灾害。因此,在处理泄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防爆重于排险的思想。由于现场人员走动,铁器摩擦等因素易产生火花,势必造成扩散的天然气燃烧爆炸,不仅排险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且周围的建筑物将遭到毁坏。2)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严禁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如禁止开关泄漏区电源。10/142、天然气泄漏的处理方法1)天然气一旦发生泄漏,排险人员到达现场后,主要任务是关掉阀门,切掉气源,如果是阀门损坏,可用麻袋片缠住漏气处,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换阀门。若是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积极抢救人员,让窒息人员立即脱离现场,到户外新鲜空气流通处休息。有条件时应吸氧或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出现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呼吸恢复后,立即转运至附近医院救治。2)及时防止燃烧爆炸,迅速排除险情。现场人员应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种火源的控制方面,为迅速堵漏创造条件。对天然气已经扩散的地方,电器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随意开或关;对接近扩散区的地方,要切断电源。3)用开花水枪对泄漏处进行稀释、降温。4)对进入天然气泄漏区的排险人员,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四、公众安全1、立即将泄漏区周围至少隔离50米。2、撤离非指派人员。3、停留在上风向。4、不要进入地势低洼地区。五、着火处置方案1、小火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11/142、大火用喷水或喷水雾。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把盛有可燃气的容器运离火灾现场。六、急救方面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3)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4)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5)脱去并隔离受污染的衣服和鞋子。6)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7)应让医务人员知道事故中涉及的有关物质,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第五篇】1、每天上班前检查线路、插座、开关及电器设备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用电安全。2、加强用电管理,注意节约用电,每天下班前将空调、计算机、电视机、饮水机、照明灯等关闭,杜绝长明灯。3、检查维修电路时,必须注意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操作安全。4、加强教师、幼儿用电安全知识教育,使之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发现用
本文标题:幼儿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77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