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项目简介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项目简介武汉水资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7月30日武汉“两江”交汇,湖泊众多,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水域总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近四分之一,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项目是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调蓄等基础设施功能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水生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形成城市独特的水体景观和水上游览通道,从而实现“一船摇遍大东湖区域”的美妙设想,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水网交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江滨湖生态城区,对提升武汉市城市形象,弘扬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武汉的改革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2009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湖北武汉视察时强调,要把解决当前困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对武汉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研究、支持”的重要指示。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湖北团讨论时指出,武汉是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和最重要的一个中心城市,在区位、工业基础、交通、商贸和科教实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中部崛起中起着带头作用,前程似锦,应该乘势而上。2008年4月,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湖北武汉,对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作了“研究、推进、落实”的指示。邦国委员长、家宝总理和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认真落实这些指示精神,我市大力推进湖网生态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一、大东湖生态水网的基本情况和生态形势“大东湖”地区位于武汉市中部,长江以南,龟蛇山系以北,跨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区域国土面积436平方公里,其中湖泊汇水面积376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武汉的钢铁、石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家重点高等院校集中地。大东湖生态水网以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为中心,由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的江、湖、港、渠构成,包括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等6个主要湖泊(水面面积62.6平方公里)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湖泊。历史上大东湖水系与长江相连,直到上世纪初和五六十年代,江湖联系才被阻隔。远期生态水网将延伸至汤逊湖水系等。武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治理和保护。近几年来,通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清水入湖”截污工程、开展湖泊清淤等工作,东湖的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水质开始出现好转,部分严重污染湖汊黑臭程度减轻。但大东湖地区水体仍在Ⅴ类和劣Ⅴ类之间徘徊,湖泊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水质普遍低于水功能区划要求。东湖面积较大,各子湖水质不完全相同,约一半的水体在Ⅳ类、V类。严东湖水质Ⅲ类,杨春湖、严西湖、北湖、沙湖等均为劣V类,与管理目标要求总体上相差一至两个类别。二是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据中科院水生所监测研究:水生植被由23.78平方公里降为0.8平方公里,底栖动物由113种降为26种,鱼类由18科67种降为10科38种。三是湖泊饮用水源地功能丧失。东湖历史上是武昌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后因水质污染,实施“湖改江”工程,将武昌地区水源地改为长江。“大东湖”生态水网既是武汉地区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流域中部湖泊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东湖”生态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武汉地区水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武汉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提升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大东湖生态水网,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重建优良水生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构想和近期建设内容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本着“遵循自然规律,恢复生态功能”原则,吸纳国内外治理湖泊经验,按照“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水网连通,江湖相济,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及“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思路,采取综合治理手段,改善湖泊水环境。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投资158.78亿元,实施期12年,其中近期(2008-2012年)投资匡算89.03亿元,远期(2012-2020年)投资匡算69.75亿元。近期建设的主要项目“三大工程、一个平台”,分别是:一是污染控制工程:投资30.97亿元,按照污染治理,必须从污染源治起的思路,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升级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新建和完善污水管网396.4公里,建设分散处理设施75套,新建城市面源控制工程16项。二是生态修复工程:投资20.52亿元,重点是清淤疏浚东湖、沙湖、杨春湖、竹子湖、青潭湖湖泊底泥332.79万立方米,底泥生物修复83公顷,新建人工湿地13.37公顷,人工浮岛6.9公顷,水生植被恢复1755.92公顷。三是水网连通工程:投资36.19亿元,重点是新、改、扩建青山港、东湖港、沙湖港等18条港渠,新建引水闸2座,改、扩建泵站2座,新建船闸、控制闸18座等。四是监测评估研究平台:投资1.35亿元,重点开展一系列多模式下的生态、环境、水文等基础数据的监测,建立一个丰富的基础研究数据库,供国家权威机构进行相关科研,探索和整合一批适宜城中水体水环境治理技术;实时修正和动态监控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实施,为国内类似城市的工程提供示范与借鉴。“三大工程,一个平台”的相互关系为:污染控制工程可使入湖、入江污染物迅速削减,是整个项目的前提和重要基础;生态修复工程可修复水体生境,是实现水环境长效稳定的核心;水网连通工程为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加快实现良好的生态平衡,是改善湖泊水质的关键;监测评估研究平台是实现科学调度长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三大工程,一个平台”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水网连通工程是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中不可替代的三大工程之一。过去20年,我市在大东湖地区实施了一批控污、治污项目,遏制了湖泊污染加剧的势头。本次列入《总体方案》中的污染控制工程实施后,入湖点源、面源及内源虽然得到较大的削减,但改善湖泊水质的速度及恢复良性生态平衡的进程缓慢。水网连通工程是恢复长江与湖泊自然联系、加快湖泊水质改善、为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创造必备条件、提高湖泊生物多样性和湖泊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的有效手段,是江湖之间生物和物质交流的基础,将重建江湖联系,有利于湖泊及长江的水生生物保护、湿地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有利于长江流域渔业经济和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以提高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一)规划论证及总体方案的批复2005年我市启动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规划编制论证工作。2008年3月市政府批复了《大东湖地区生态水网控制规划》。2008年4月,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武汉,对大东湖项目作了重要指示后,大东湖项目前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此后,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环保部、建设部等领导和专家多次到现场考察和论证工作,大东湖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二)开展了水网连通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被国家批复后,市水务局、水投公司立即组织相关设计院开展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网连通工程(近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2009年12月,水利部组织专家对进行了审查。2010年1月《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网连通工程(近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网连通工程(近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也通过了水利部专家的审查。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网连通工程(近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网连通工程(近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水网连通工程(近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三)开展了国家“十二五水专项”的申报工作2010年2月,水务局、水投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编制完成《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实施方案》,上报国家水专项办公室,并多次进京向环保部及国家水专项办公室汇报该方案,力争把大东湖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获得国家科技和研究经费的支持。目前,国家水专项办公室已初步确定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实施方案》作为课题列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中,预计能争取国家1亿元左右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四)编制了大东湖项目的专项规划及行动计划按照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市水务局组织相关单位按照“三大工程,一个平台”分四个专专项编制了专项规划及行动计划,分别为《大东湖地区污染控制工程规划及行动计划》、《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及行动计划》、《水网连通工程规划及行动计划》和《监测评估研究平台规划及行动计划》,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初稿,待审批。四、项目实施情况为积极推进大东湖项目的建设,市水务局、水投公司今年开展了东沙湖连通渠、沙湖清淤及官桥湖(庙湖)水环境治理等项目的实施。一是完成了外沙湖污泥清除工程。外沙湖位于武昌城区中心,现有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水质管理目标为Ⅳ类,现状水质为劣V类,底泥厚度1.5米,其中淤泥污染层厚30—50厘米,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氮、总磷和少量重金属等。该工程设计清淤量100万立方米,总投资约9500万元。去年9月22日,沙湖清淤工程正式启动以来,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共清淤面积260万平方、清淤103.2万立方。沙湖清淤工程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湖泊清淤,我们与武汉大学污泥研究中心合作,在国内首次采用了脱水固结一体化淤泥固化新工艺,实现了沙湖清淤“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的目标,被国家水利部、环保部专家称为是集环保施工、资源利用、生态改良为一体的创新之举。我们在完成清淤100多万方后,通过对湖泊进行监测,目前沙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启动了东沙湖连通工程的建设。东沙湖连工程作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项目的启动工程之一,已于7月16日开工建设,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该工程总投资约17.8亿元(包含征地拆迁),包括长1.7公里的东沙湖连渠(楚河)及长3.2公里初期雨水箱涵。目前已开挖河道500米,预计明年7月份完工。楚河建成后,将实现东湖与沙湖两大水系的连接。三是开展了官桥湖(庙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工作。官桥湖为东湖的子湖之一,污染严重,现状水质为劣V类。根据实施方案,本工程分为污泥清除工程、岸线整治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目前,污泥清除工程已获市发改委立项批复,总投资8800万元,清淤量55余万立方米,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及环评工作,力争8月底动工。同时,岸线整治工程已委托市规划院编制规划,预计年底动工,明年6月完成。四是开展了九峰渠工程的前期工作。九峰渠为连接东沙湖水系与北湖水系的新建渠道,是东湖与严西湖之间的连通渠道,渠线长度2.14km。工程投资2.35亿元。目前已完成立项、可研、用地报批等前期工作。目前,该项目结合新建铁路的建设,正在同步实施九峰渠穿越新建货外铁路线的涵洞。五、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示范意义一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了武汉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权利。武汉是“百湖之市”。加快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是我市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重大启动项目。在“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过程中,我市将积极探索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湖区景观资源的有机整合相结合、与独特地域文化传承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促进经济、社会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武汉的湖泊特色资源转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资源,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二是在强化流域污染治理、维系长江健康体系中发挥示范作用。“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不仅是湖北武汉自身的事情,也关系到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进程。国家《关于加强长江近期水资源保护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实施水污染防治重点措施,其中加快干流五大城
本文标题: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项目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8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