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范例通用3篇
1/11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范例通用3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2~93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初步感受复习方法。2.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意义,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加法与减法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相关计算。教学难点:数位及数位上数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能力。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2/11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一)回顾梳理: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啊?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课件分步呈现P92页的4幅图。3.教师板书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二)交流感受:1.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2.学生自主发言。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等。3.师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成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来将这些知识复习复习吗?4.点明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吧!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让学生简单回顾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并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11二、教师引导,复习应用(一)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1.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却不相同呢?(3)十位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的几个珠子?百位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2.复习数的组成:(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2)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2题。3.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和大小:(1)你会数数吗?我们在数数时可以怎么数?引导学生说出:可以1个1个地数,可以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2)你能用计数器拔出57前面的一个数吗?那57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三个如果从大到小排,应该怎么排?(3)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1、3题。4/11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应用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二)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1.夺红旗比赛: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4题。(2)学生汇报结果,学生互相检验是否正确。(3)讨论:①这8道题可以分为哪几类?引导学生发现:有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有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②每一类分别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③说一说每一类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在练习之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梳理各种计算方法,沟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归纳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范例通用3篇”,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2.练习二十一第5、6题。设计意图:这两题也是“数的运算”的不同形式的练习,教师要注意:在做这两题前要创设故事情境,如第4题可以用“孙悟空巧变>、<、=”,第5题可以用“猪八戒吃西瓜”,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课件呈现:“新百数表”:5/111.建构“新百数表”(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张百数表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2)完成表格。2.观察比较(1)再次观察,发现规律:①横着看,每一行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②竖着看:每一列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2)新旧百数表进行比较:课件呈现新旧两个百数表,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只要学生说出的发现是对的,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解决第(3)题。这题解决后,可再让学生仿照这个问题再提出几个问题,继续练习。(2)解决第(4)题。(3)解决第(5)(6)题:①学生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选的是第1行的第几个数和第8行的第几个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②并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完成后,可模仿这两个问题继续练习。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数的认识,并综合了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在经历新百数表的建构、新旧百数表的对比与6/11探究及应用新百数表中规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全课小结,质疑反思(一)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二)质疑反思1.对于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2.你认为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或者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错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当然,你也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质疑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7/11目标2。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1.出示平面图。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1)独立思考。(2)同伴交流。(3)汇报。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2)汇报交流。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8/11标出来。(1)理解题意。(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3)进行计算。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活动二、试一试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2)交流自己的想法。(3)进行计算。活动三、练一练1.完成32页第2题。(1)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3)提出问题。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1)独立计算。9/11(2)汇报,全班交流。(3)说说自己的想法。活动四、实践活动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2)量出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到()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课后小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3教学内容:新课程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教材122页(总复习)9、10题教学目标:1、建立本学期所学的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概念,能10/11在生活中正确运用。2、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换算,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4、培养良好的认真审题、质疑问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区别教学重点:掌握长度、时间、重量单位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课前准备:图片、小黑板和检测卡等等。教学过程:1、出示情境图片(动物王国),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才是我们班的动物小博士!好吗?(出示动物信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填空)。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11/112、小组汇报交流:得出正确答案。(设计意图:本环节中主要有由情景图片引到问题情境中去,有图片资料转入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然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小结并揭题:上面这些小动物的本领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来表示?(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这些单位。我们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单位?谁来说一说?(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板书课题)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范例通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94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