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范例精编3篇
1/7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范例精编3篇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1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上美术课,孩子们似乎也都很兴奋。原来我们小班上来的孩子,印象中在绘画和手工方面进步是很明显的,对于新插进来的11位新生,绘画的能力水平就没什么底了。一开始,我先跟他们说明了画画的要求,不可以涂到桌子上,油画棒的取放方法,接下来我又讲了涂色的要求等等。在这一活动中,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位小朋友在能力上与其他的孩子存在差距。顾凯涛是新来的小朋友,他的能力水平处于小班刚入园孩子的水平,没有涂色的概念,一味的在本子上画着线,有点画线团的感觉。还有一位也是新来的小朋友,只会机械地画线。当然我们注重的不仅是结果,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精彩。从整个画画的过程来看,发现幼儿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力强的孩子,半节课就画完了,能里弱的孩子一节课还画不完。针对孩子们存在的这种客观差距,我对能力强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画添画背景,让这幅画显得更加的完整,表现一定的内涵。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更强调让他们学会完整涂色,降低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幼儿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说:老师,我不要画了。有的小朋友很热情,就给他帮忙,说我帮你画吧!我当时很快阻2/7止了,并鼓励到:你看,你前面画的不是很好看吗,现在不画了多可惜啊!并给了他一些小建议,没想到效果还不错。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是存在差距的,尤其是新插进来的孩子,他们有的只在托儿所呆过,没有接受过幼儿园的正规教学。所以对于这些新来的孩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让他们适应并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2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二方连续”的折剪基本技巧,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2、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3、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教学准备课件、范例、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们的节日?你们会怎样3/7庆祝节日?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4、什么叫“二方连续”。(二)讲解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排序,折-画-剪-装饰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三)操作1、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黄婆婆在烧茶)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折: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画: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剪:强调规则(废纸入篓)。装饰: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四)展示4/71、评析2、玩变魔术的游戏(五)活动延伸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大胆地试一试!教学反思亮点: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不足: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建议: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5/7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3活动目标: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活动准备:1、前期准备: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2、物质准备: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张;《手拉手去郊游》教学ppt;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活动过程: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师: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师: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6/7排列。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3、演示ppt1.设疑: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师: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么折叠方法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4、演示ppt2.解决疑问。(1)师: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谁知道原因?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小结: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大胆探索,并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6、师生共同布置大家去郊游,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幼儿用剪纸:手拉手的好朋友丰富春游画面。教学反思7/7亮点: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不足: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建议: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本文标题: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范例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01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