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5-1-1装配工艺概述
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列号共页章节课题§5-1装配工艺概述审阅者签名授课日期2006年10月23日第8周星期(1)第1、2节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1、熟悉装配的基础知识。2、掌握装配工艺制定、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划分。3、掌握装配工艺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教学重点掌握装配工艺制定、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划分。掌握装配工艺过程。教学难点教具、挂图相应挂图作业题号习题册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提问:1.常用钻床附具铆有那些?2.钻头套号数选有那些?3.常用电动工具有那些?针对学生回答进行小结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1页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5.1装配工艺概述机械装配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车等各项工作。机器或产品的质量,是以机器或产品的工作性能、使用效果和寿命等综合指标来评定的,装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机械零件必须通过装配才能形成最终产品,并保证它具有规定的精度和设计所定的使用功能以及质量要求。若不重视清理工作,不按工艺技术要求而造成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加工质量都合格,也不一定能够装配出合格的产品,相反,虽然某些零件的质量并不很高,但经仔细的修配和精确的调整后,仍然装配出性能较好的产品。所以,装配过程的保证机器或产品达到各项技术要求的关键。一.装配的概念引例:让学生拆卸自已的钢笔或圆珠笔,再引导学生组装。展示:挂图5-25-31.装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如锥齿轮轴组件的组装。前者称为部装,后者称为总装。强调:装配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技术要求。2.零件: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如一根轴、一只齿轮、螺钉、螺母、垫圈、键等。3.部件: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成机器的某部分。如轴承,车床主轴箱、进给箱等。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2页部件是个通称,其划分是多层次的。直接进入产品总装的部件,称为组件。如锥齿轮轴组件;直接进入组件装配的部件,称为一级分组件。如轴承盖分组件;直接进入一级分组件装配的部件,称为二级分组件。4.装配基准件: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低一级的装配单元。如:锥齿轮轴。5.装配单元: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部件(组件、分组件)。如轴承、锥齿轮轴组件、轴承盖分组件等。任何一个产品都可分成若干装配单元。二.装配工艺过程见P99产品的装配工艺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下列工作。(1)熟悉产品装配图、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2)确定装配方法、顺序和准备所需要的工具。(3)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掉零件上的毛刺、铁锈、切屑、油污。(4)对某些零件还要进行刮削等修配工作,有些特殊要求的零件还耍进行平衡试验、密封性试验等。2.装配工作:结构复杂的产品,其装配工作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1)部件装配:指产品在进入总装以前的装配工作。凡是将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或将零件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装配单元的工作,均称为部件装配。(2)总装配:指将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3.调整、检验和试车阶段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3页(1)调整工作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程度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如轴承间隙、镶条位置、蜗轮轴向位置的调整。(2)精度检验包括几何精度检验和工作精度检验等。(3)试车是试验机构或机器运转的灵活性、振动、工作温升、噪声、转速、是否符合要求。4.喷漆、涂油、装箱三.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装配(流水线装配)两种。固定式装配可直接在地面上或在装配台架上进行。移动式装配以分为连续移动和间歇移动装配两种,可在小车上或在输送带上进行。固定式装配工作多在固定的地点,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从开始到结束进行全部的装配工作。移动式装配可以是装配对象的移动,也可以是工人的移动,为保证装配工作的连续性,在装配线所有工作位置上,完成某一工序的时间都应相等或互成倍数。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结构特点(尺寸大小与质量)和生产批量。见下表: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基本特征装配工作特点产品固定,生活动经常重复,生产周期一般较短产品在系列化范围内变动,分批交替投产或多品种同时投产,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重复。产品经常变换,不定期重复生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组织形式多采用流水装配线,有连续移动、间隔移动及可变笨重、批量不大的产品多采用固定流水装配,批多采用固定装配或固定式流水装配进行总装。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4页节奏等移动方式,还可采用自动装配机或自动装配线。量较大时,采用流水装配,多品种平行投产时,用多品种可变节奏流水装配。装配工艺方法按互换法装配,允许有少量简单的调整精度偶件,成对供应或分组供应装配,无任何修配工作主要采用互换法,但灵活运用其他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如调整法、修配法,以节约加工费用。以修配法及调整法为主,互换件比例较少。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划分很细,力求达到高度的均衡性。工艺过程的划分须适合于批量的大小,尽量使生产均衡。一般不订详细工艺文件,工序可适当调度,工艺也可灵活掌握。工艺装备专业化程度高,宜采用专用高效工艺装备,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通用设备较多,但也采用一定数量的专用工、夹、量具,以保证装配质量和提高工效。一般为通用设备及通用工具、夹具、量具。手工操作要求手工操作比重小,熟练程度容易提高,便于培养工人。手工操作比重不小,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手工操作比重大,要求工人有高的技术水平和多方面的工艺知识。应用实例汽车、拖拉机、内燃机、滚动轴承、手表、缝纫机、电气开关等。机床、机车车辆、中小型锅炉、矿山采掘机械等。重型机床、重型机器、汽轮机、大型内燃机、大型锅炉。注:(1)单件生产:单个地制造不同结构的产品,并很少重复,甚至完全不重复,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单件生产。单件生产的装配工作多在固定的地点,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从开始到结束进行全部的装配工作。如夹具、模具的装配就属于此类。这种组织形式的装配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得要大量工具和装备并要求工人具有全面的技能。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5页(2)成批生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批地制造相同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称为成批生产。成批生产时装配工作通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每个部件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来完成,然后进行总装配。如机床的装配属于此类。四.装配的工艺规程1.装配工艺规程的概念及作用见P100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装配工艺过程,它是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也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及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从概念可知: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应具备:规定所有的零件和部件的装配顺序;对所有的装配单元和零件规定出装配精度,并规定出生产率最高和生产成本最低的装配方法;划分工序,决定工序内容;选择完成装配工作所必需的工装设备;决定必需的工人技术等级和工时定额;明确装配技术要求,规定装配验收条件及验收方法。编制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保证产品装配质量;装配工作量尽可能小;装配周期尽可能短;所占车间生产面积尽可能小,力争单位面积上具有最高的生产率。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产品分析、确定装配顺序、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划分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编写装配工艺文件。(1)对产品进行分析①研究产品装配图及装配技术要求。②对产品进行结构尺寸分析,根据装配精度进行尺寸链分析计算,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6页结合图5-2进行分析讲解③对产品进行结构进行工艺分析,将产品分解成独立装配的组件和分组件。(2)根据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由产品的结构和装配组织形式决定的。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7页结合P101图5-3进行分析装配顺序应遵循的原则:确定装配基准件,再从零件到部件,从部件到产品,同时,根据装配结构的具体情况,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大后轻小。(3)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先划分若干装配单元,方法见P101图5-1然后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方法见P1001)先画一条横线,左端画上代表基准零件(或部件)的长方格,右端画上代表产品的长方格。2)除基准零件外,把所有直接进入产品装配的零件按着装入顺序画在横线的上面。3)除基准组件(或基准分组件)外,把所有构成产品的组件按装配顺序画在横线下面,由专业厂生产的标准组件(如滚动轴承)只用一个长方形格表示,4)如果产品较复杂,分组件级别较多,用一根横线安排不下,则可转移至与此线平行的第二条、第三条线上去。在学生明确装配单元系统图绘制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逐步板书出图5-4:(4)划分装配工序、工步,选择工艺设备,确定检查方法。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续页)第8页工序、工步的概念见P101两者的区别:装配工序—同一地点、同一设备、工作方法可不同;装配工步—同一位置、同一工具、同一工作方法。两者的联系:装配工序包含装配工步。(5)引导学生看表5-1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工艺卡片,熟悉其格式与内容(每一工序的工作内容,所需设备、工夹具,工人技术等级,时间定额等),说明工序与工步的划分情况。大批量生产需一序一卡。
本文标题:5-1-1装配工艺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0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