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光缆线路建设技术规范
光缆线路建设规范一、架空光缆线路第一节杆路1.选择路由根据实际地形决定,尽量避开大型建筑物、闹市与开发区,要了解当地村镇开发规划。在测量前和测量后,一定要征求当地村镇干部同意;2.直线杆路要避开电力杆路,与电力杆路平行不得少于一个倒杆位。杆路离开公路的两侧排水沟,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3.杆路不准有急转变,要避免角杆直接穿越公路、铁路。遇到角深大于规定值时,可将一个角杆平分成两个相等转角。测量定要用标杆对标,角杆有角深记录,角杆要向内移10至20cm;4.配杆要根据地形高低和穿越建筑物,电力线电压大小配置杆子长度。标准杆为7米,配置杆7米到11米,标准杆档距为50米;5.电杆埋深深度:1.2米1.3米7.0米11米12米9.0米10米8.0米1.8米1.8米2.1米2.0米1.6米1.7米1.5米1.5米1.6米1.4米杆高土质杆洞深普通土硬土1.0米1.8米2.0米1.4米1.6米1.2米石质6、立在路边、岩石或其他电杆坑挖深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做水泥护墩,护墩尺寸为上底直径80cm,下底直径120cm,高度80cm.。7、架空光缆线路距地面和其它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下表。架空光缆与其他建筑物间距如下表名称平行时交越时垂直净距(米)备注垂直净距(米)备注街道4.5最低缆线距地面5.5最低缆线距地面胡同、土路4.05.0公路5.5最低缆线距公路面铁路7.5最低缆线距铁轨面房屋建筑屋脊1.0最低缆线距屋脊屋平顶(阳台)2.0最低缆线距屋平顶河流不通航2.0最低缆线距最高洪水位河流通航2.0最低缆线距最高洪水位时最高船舶顶或船帆点树木市区郊区1.251.5最低缆线距树梢不小于0.6米2.0通信线路0.6两通信线最近线条之间低压用户线0.6必须电力线在上,架空线路在下。电力线1KV以下1.251-10KV2.020-110KV3.0154-220KV4.0注:与10KV以下(含10KV)电力线同杆架设光缆时,电力线与光缆的最小垂直净距应不小于2.5米(电力线在上,光缆在下)。第二节吊线1、吊线程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规格,一般为7/2.2、7/2.6和7/3.0(适中负、重负和超重负荷区)。当杆距较大时应按设计要求采用正副吊线跨越装置等措施。2、吊线安装加固应用穿订(木杆)或吊线抱箍(水泥杆)和三眼单槽夹打或用吊线担、压板安装;吊线的终结、假终结、泄力结、仰府角装置以独角杆吊线保护装置等,应按本地网架空线路的相关规范处理。3、吊线抱箍距杆稍40至60cm处,背档杆吊线抱箍可以适当降低,吊档杆抱箍可升高,距杆稍不得少于25cm。第一层吊线与第二层吊线间距15cm;4、第一吊线应在杆路前进方向同一侧,吊线位置不能任意改变方向;5、吊线的背档杆和吊档杆5米以上的应做辅助装置。100米以上的长杆档吊线要做辅助拉线,跨越杆应做三方拉线,终端杆做7/2.6的顶头拉线,超200米以上飞线,跨越杆和终端杆的顶径在19cm以上。飞线跨越不能超过400米,如越过在中间需立过渡中间杆;6、8米以上角深内角应做辅助线,角杆辅助线采用7*2.2钢铰线,从吊线抱箍穿钉至封口60cm,用二只U型钢卡(10cm)间距10cm,5至7圈封头,5至8米角深内角吊线可有4.0铁线绑扎辅助;超8米以上角深、府角、仰角辅助线应与杆上主吊线相同钢绞线做做辅助线,吊线接续应采用3.0铁线另缠方法。第三节拉线1、拉线方位角深一定要用皮尺测定,丈量角深以50米标准杆距为测定依据。2、拉线抱箍在电杆的位置,终端拉,顶头拉,角杆拉,顺线拉线一律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上方,侧面拉线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下方,拉线抱箍与吊线抱箍间距10cm±2cm.第一道拉线与第二道拉线抱箍间距为30cm。3、7×2.2钢绞线主吊线,角深在7.5米以下,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角深在7.5米以上,拉线应采用7/3.0钢绞线,顶头拉线都用7/2.6钢绞线。4、15米以上角深的角杆,应做人字拉线.拉线距离比1:1,但不得少于0.75,防风拉为8根杆一处,四方拉一般32杆左右设一处(最长不得大于48根杆距);四方拉必须做辅助线装置。第四节钢柄地锚1.钢柄原则上采用1800mm×12mm,2100mm×16mm,70×20mm;地描石采用水泥制600mm×400mm方块和800mm×400mm方块;2.凡角杆顺线拉线应用2100mm×16mm钢柄地锚,防风拉线侧面拉线应用1800mm×12mm钢柄的地锚,特殊杆应用2400mm×20mm钢柄地锚,钢柄地锚出土为20至50厘米,角杆拉线方位允许偏差5厘米,其它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允许偏差10厘米.八字拉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应向内移60—70厘米3.埋设钢柄地锚斜口要深,要斜,上部拉线与钢柄成直线回土要夯实,吊板拉线钢柄地锚原则上用混泥土浇注。第五节高拉桩撑杆吊板拉1.高拉桩杆稍应向拉线合力方向反侧倾斜60—80厘米,付拉包箍距杆稍不少于25厘米,正拉线与地面保持合理的高度.2.不得在角深7米以上角杆装设撑杆,撑杆方应该在角杆内角平分线上,撑杆杆根要埋深40—60厘米.3.吊板拉横担应装在杆子1/5处.第六节光缆的器材检验1.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2.工程所在地用的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核对厂家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3.核对单盘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和设计要求;4.对光缆的外观检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做记录,在测试时重点检验5.光缆开始检验时,应该对光缆端别,在盘上标注;6.光缆现场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应按设计规定测试项目进行,发现问题向建设单位反映.7.单盘光缆检验完毕,恢复光缆端头密封.8.对光缆尾纤及光缆接头盒检查,看附件是否齐全,看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盒分直通型和分歧型,仔细看使用说明便于实地安装.9.检验测试必须有完整记录,并由建设单位备案,确认没有问题方可进行全程光缆配盘.第七节光缆的配盘1.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架设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2.本地网光缆根据主干光缆和分歧光缆的布局,依设计要合理进行配盘.3.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架设,以减少中间接头.4.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应反复仔细审核,不得出差错.5.光缆端别的确定:按设计规定的光缆端别布放光缆.第八节光缆接续与安装1.局站内光缆的安装,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安装时留有足够的长度。2.光缆在局站终端形式:①ODF架;②光纤终端盒等.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尾纤与光缆接续严格按设计顺序连接,同时在尾纤上贴有标记,并作好记录。3.光纤在纤盘内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光纤接续时其接续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熔接测试时,必须严格用OTOR仪测试.(单纤接续损耗≤0.04dB,中继段平均损耗≤0.23dB/KM)4.光缆接续:①光缆接续内容:光纤接续,加强芯,护套的固定,接头损耗测量接头盒的封装以及接头保护的安装.②光纤接头前应该对光缆程式选用接头盒,根据接头预留长度进行开剥.光缆开剥后在接头盒支架上的固定要牢固,不得损坏束管及纤芯。环境要整洁,纤芯接续必须按出厂色谱顺序或设计要求对应相接,不能得有误,尤其是分歧接头光缆时按规定接续并作好记录.架空光缆接头盒加强芯不接地,不联通.③用熔接机进行纤芯接续时,光纤熔接的全部过程应采用OTOR监测,测出接头损耗,同时记录接头点到测试点纤芯距离.确保光纤接续平均损耗达到设计文件的规定,保证光缆传输质量.④接好纤芯后用热缩管保护,光纤在余线盘固定及盘绕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避免对1.55um波长产生附加衰减,盘绕后的纤芯用胶带稳妥固定在盘纤板内。⑤光缆接头盒封装时,密封胶带应填实,光缆接头盒紧固螺丝要上紧,保证密封性能,在确认不渗漏的情况下方可装到吊线上。第九节光缆架设1.光缆布放时不允许过度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20倍,不允许有小扣及纽绞现象,不得损坏光缆保护层.2.布放光缆时应在角深大的角杆上,背档或吊档杆上挂有滑轮。光缆在角杆、四方拉上有预留线,预留线用塑料波纹管护套,预留弓子中间用软扎线固定在电杆上.3.光缆钩间距为50cm±3cm,挂钩与光缆搭扣一致,挂钩托板齐全,平正布放无蛇形,4、光缆接头盒两侧余线10米至20米为宜,将余线用预留架固定接头杆相邻两杆的反侧,把反线盘在余线架上,绑扎牢固整齐。5、除上述的接头预留外,光缆还应每隔500米左右作一次预留,预留长度为5-10米,架空光缆自然弯曲增加长度为5米/公里。6、光缆在角杆、吊档杆、顶档杆上应作伸缩余留。普通杆一般每10根杆作一个伸缩余留弯。伸缩余留弯安装应符合图3.4.8所示。图3.4.8光缆杆上申缩预留安装示意图单位:cm聚乙烯管9010060水泥(木)杆10060光缆吊线7、光缆在引上杆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上方管口应作堵塞处理,光缆引上后应作伸缩弯。第十节防护、地线避雷1、终端杆,引入杆,接近局、站的5根电杆必须设置避雷线。2、角杆,跨越杆,分支杆,11米以上的特殊杆,高坡杆利用拉线入地,地气线,避雷线应用4.0mm,铁线沿杆子直接入地,其上部高出杆10cm,4.0mm铁线用2.5mm铁线间距40—60cm固定在电杆上。3、利用拉线入地的避雷线,不得碰触吊线包箍。4、四方拉线杆,直档杆每隔500米处,装置直埋或避雷线。5、光缆内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电气断开。6、架空光缆应于每个光缆接头的电杆接地。架空杆路的吊线平均间隔6-9根杆路接地一次。7、各方向光缆如有通过和靠近木材市场的或靠近、跨越易失火民房段,在光缆施工完后该地段光缆要外包石棉带保护,石棉带外面用PVC带包扎。8、位于杆档间的光缆,对靠近树木、电杆可能遭到磨损处应套包长度不小于50厘米,纵剖PVC管保护。在经过电力变压器时,应根据情况采用角钢或硬塑管保护。9、光缆经引上管引上电杆时,引上管内要先穿放塑料子管,然后再敷设光缆。10、与电力线交越处(电力线高于220V)都应加绝缘保护。11、在线路中由于周围环境不允许打放风拉线及四方拉线和终端拉线时,应加卡盘。12、在土质松软或河滩处立杆应加底盘。13、每公里钢线应在相邻处加瓷绝缘子,使之电路相互绝缘。防雷线要高于本根杆50厘米。14、接地线要Φ20MM的镀锌圆钢2.5米、入地2米,用4MM镀锌铁丝与避雷线与钢绞线相连,水泥杆地线引线要两处捆扎(捆扎用3.0MM镀锌铁丝绕4圈)。15、架空光缆入地处必须有长2.5第十一节标志杆号“广电”杆志与杆号字面应向道路一侧,编制杆号应该用白漆打底,最后一个字距离地面少于2米。杆号尺寸为55×22cm,高拉杆,撑杆不编列杆号。附:安装示意图材料表中不包括假终结和顶头拉线,该拉线由设计另列,如假1、水泥杆的假终结采用8U型卡子(吊线为7/2.2),具体装设位置由设计定。终结落在说明U型卡子镀锌钢绞线镀锌铁线衬环圈名称材料表7/2.25股1.5规格8公斤公斤只付单位0.250.0161数量4设计阶段施工序号图号光缆预留保护安装示意图描(绘)图日期比例设计核对审核2004.7示例水泥杆假终结(侧视)水泥杆假终结(俯视)顶头拉线(7/2.6st)10cm40cm10cm10cm15cm1.5铁线5道7/2.6X2飞线平面图A7/3.0X2注:正、辅吊线间每一连接处需40X4扁铁2根,三眼单槽夹板2付,飞线跨越杆一般需要砌石护墩保护,杆洞下铺相应的水泥底盘,飞线跨越杆的高度、强度根据实际情况而顶。正、辅吊线的安装垂度祥见设计说明。7/2.6X27/3.0X2AHOAh5河AAh4h3A7/3.0X2终端杆7/2.6X4或H杆跨越杆7/2.6X2h4描(绘)图设计阶段飞线剖面图审核设计施工比例A7/2.6钢绞线和光缆7/3.0钢绞线fzh2Ah2A江h3AAA示例7/3.0X2h5AAAH07/3.0X2两杆间距离(L)跨越杆7/2.6X2终端杆7/2.6X4光缆直线距离大于500米时,光缆余留保护示意图光缆角杆预留保护安装示意图50cm50cm2、为加强光缆保
本文标题:光缆线路建设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4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