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动物检疫技术操作规范
动物检疫技术及操作规程动物检疫技术及操作规程产地检疫规程一、产地检疫的意义、要求㈠产地检疫的概念产地检疫是指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个人健康,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㈡动物产地检疫的意义⒈能及时发现病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传播。⒉可以防止疫病进入流通市场,从而可以克服流通领域因要求短时间作出确定检疫结果的困难,减少检疫漏洞,提高检疫的科学性,也减轻了对外贸易、运输和市场检疫监督的压力。⒊因检疫项目中有查验免疫档案和猪、牛、羊查验免疫标识的规定,可以充分调动畜主依法防疫的积极性,促进基层动物免疫接种工作,以便顺利完成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的任务,实现防检结合,以检促防。(三)实施主体主体: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执行者:官方兽医。依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实施动物检疫。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2、适用于《动物防疫法》第三条中的动物或动物产品。3、适用于省内调运种畜禽。4、合法捕获、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参照本规程执行。①动物: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家畜:指马、骡、驴、牛、羊、猪、骆驼、鹿、兔、犬、等;家禽:指鸡、火鸡、鸭、鹅、鸽子等;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指各种实验动物、特种经济动物、观赏动物、演艺动物、伴侣动物、水生动物以及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指来自动物本身,供人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工业用的产品。包括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肪、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及奶、蛋等。以上动物及动物产品均为产地检疫的检疫范围,原则上都要逐一制定产地检疫规程。②动物产品:(一)动物检疫对象:指动物检疫中政府规定的动物疫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①《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规定的;②强制免疫的病种必须检疫;③对畜牧业生产有重大影响;④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三、动物检疫对象(三)动物疫病分类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四、动物检疫合格标准(出证条件)1、来自非封锁区或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养殖小区)、养殖户.2、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3、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规定。4、临床检查健康。5、规程规定需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检测报告)。6、省内调运的种畜禽须符合种用动物健康标准。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一)来自非封锁区或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户);(二)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三)临床检查健康;(四)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五)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农业部规定。乳用、种用动物和宠物,还应当符合农业部规定的健康标准。合法捕获的野生动物,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一)来自非封锁区;(二)临床检查健康;(三)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出售、运输的种用动物精液、卵、胚胎、种蛋,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一)来自非封锁区,或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种用动物饲养场;(二)供体动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三)供体动物符合动物健康标准;(四)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五)供体动物的养殖档案相关记录和畜禽标识符合农业部规定。出售、运输的骨、角、生皮、原毛、绒等产品,经检疫符合下列条件,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一)来自非封锁区,或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情的饲养场(户);(二)按有关规定消毒合格;(三)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非封锁区:指发生动物疫情时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以外的区域。相关动物疫情:指可能引起出栏动物发生疫病的动物疫情。如拟调运牛时,附近正发生猪的口蹄疫疫情。此场拟调运猪时,临近的彼场正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等。1、来源强制免疫种类:2、强制免疫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养殖档案相关记录:查看饲养场(养殖小区)的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记录,查看散养户的防疫档案。确认近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确认已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畜禽标识符合规定:指猪、牛、羊耳标。耳标全省统一招标采购的,耳标记录信息要完整,与相关档案记录相符,能够追溯。3、养殖档案和畜禽标识4、临床检查健康群体检查:从静态、动态和食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个体检查: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等方法进行检查。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分辨出健康家畜和病畜。5、实验室疫病检测主要有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五、检疫程序1、申报受理2、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3、临床检查4、实验室检测5、结果判定6、处理7、记录检疫申报:《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货主应主动申报检疫。检疫是依申请的行为,申请后才有检疫行为。检疫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申报受理:先申报,后受理。不受理,一定要说明原因。如有疫情、国家规定不能调运等。1、申报受理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资料:查验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查看散养户的防疫档案。畜禽标识:指猪、牛、羊耳标。2、查验资料及畜禽标识检查方法:先群体检查,后个体检查。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扩大抽检数量。检查内容:本检疫对象(检疫疫病)的主要症状为主,其他疫病也要认真检查。3、临床检查对怀疑患有本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应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出具检测报告。省内调运的种猪可参照《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提供相应检测报告。4、实验室检测5、结果判定①合格②不合格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经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1.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2.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检疫对象以外动物疫病,影响动物健康的;3.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或怀疑为重大动物疫情的;6、处理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1.经检疫确定患有检疫对象的动物、疑似动物及染疫动物产品为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应做好防疫消毒和其它无害化处理,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2.若发现动物、动物产品未按规定进行免疫、检疫;无检疫证明;检疫证明过期失效的;证物不符,应进行补免、补检或重检。六、检疫记录1.检疫申报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须指导畜主填写检疫申报单。2.检疫工作记录。检疫工作记录,详细登记畜主姓名、地址、检疫申报时间、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动物种类、数量及用途、检疫处理、检疫证明编号等,并由畜主签名。3.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12个月以上。屠宰检疫规程生猪屠宰检疫程序坚持生猪凭证入场→申报检疫→官方兽医查证验物→同步屠宰检疫的操作程序,坚持生猪产品章、证、据齐全的出场制度。宰前检疫一、宰前检疫概念和作用⒈宰前检疫的概念对待宰动物活体所进行的检疫称为动物宰前检疫。⒉宰前检疫的作用⑴能及时查出患病动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尤其对临床症状明显而宰后却难以发现的疫病如狂犬病、破伤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李氏杆菌病、猪传染性乙型脑炎、口蹄疫、传染性水泡病、羊痘和中毒病等有重要意义。弥补了宰后检疫的不足,减轻了宰后检疫的压力,对保障肉品安全有重要的把关作用。猪丹毒:慢性病例,后肢关节肿胀(右),左为正常二、宰前检疫的程序和内容⒈索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了解动物的来源和产地疫情。⒉查证验物查验检疫证明、免疫耳标等是否合法有效,确认检疫证明是否伪造、涂改和转让等。核对动物种类和数量,了解途中病、亡情况,确认证物是否相符。⒊临床健康检查三观一察“三观”是指临床检查中对动物群体的静态、动态和饮食状态的观察。“一察”是指个体检疫。⒋检疫结果登记对动物种类、产地、数量和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处理措施等做详尽的登记。5、运载工具的消毒四、宰前检疫后的处理⒈宰前检疫合格动物的处理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有效;有有效免疫耳标;证物相符;被检动物临床检查健康→出具准宰通知书,准予屠宰。⑵能及时发现和剔出患病动物和伤残动物,有利于做到病、健分宰,减轻肉品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减少经济损失。⑶通过查证验物,发现和纠正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动物防疫法的尊严,促进动物免疫接种和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实施。宰后检疫——是指动物在放血解体的情况下,直接检查肉尸、内脏,对肉尸、内脏所表现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判断,得出检验结论。一、什么是宰后检疫?⒈能直观、快捷、准确地发现肉尸和内脏的病理变化,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处于潜伏期在宰前难发现的疫病较容易检出。2.及时发现非传染性畜禽胴体和内脏的某些病变,及时作出判断和及早处理。3.保证肉品卫生安全,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二、为什么要进行宰后检疫?⒈检疫用工具:检疫刀、检疫钩和锉棒等。注意:动检人员上岗时,要随身携带两套检疫工具。2.检疫工具的消毒放入消毒药液中浸泡消毒30~40min,消毒后用清水冲去消毒药液,擦干后备用。不可用水煮沸、火焰、蒸汽、高温干燥消毒。三、宰后检疫工具有哪些?四、宰后检疫有哪些方法?基本方法感官检验实验室检验视检剖检触检嗅检细菌学血清学理化学病理组织学寄生虫学胴体检疫五、如何进行猪的宰后检疫?猪宰后检疫程序:头部检疫内脏检疫皮肤检疫寄生虫检疫①②③④⑤(一)头部检疫检疫项目(部位)检疫方式检疫内容与目的两侧下颌淋巴结剖检咽炭疽、结核、猪瘟和猪肺疫两侧咬肌剖检囊尾蚴耳、耳根后、鼻、眼、唇、龈、咽喉、扁桃体观察猪瘟、口蹄疫、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动物宰后检疫为何必检淋巴结?病因不同,淋巴结的病理形态变化也不同,且往往在淋巴结中形成特殊的病变。病原体动物机体淋巴管随淋巴液流向附近淋巴结内(吞噬、阻留或消灭)淋巴结病变(肿大、充血、出血、化脓、坏死等)颌下淋巴结肿大,砖红色(二)皮肤检疫检查皮肤完整性和颜色,注意有无充血、出血、瘀血、疹块、水泡、溃疡等病变。★如猪腰背部大面积弥漫性充血;★耳、耳根后、腹下部、四肢内侧等处皮肤针尖状点状出血;★鼻盘、唇、蹄冠、腹下部水疱或溃疡等一、二、三类疫病的皮肤变化。(三)内脏检疫•第一组为:胃、肠、脾,•第二组为:肺、心、肝。•先检验后摘出(非离体检验)•先摘出后检验(离体检验)1.胃、肠、脾的检查(白下水的检查)•视检脾脏:检查猪瘟、炭疽、猪丹毒等疫病•剖检肠系膜淋巴结:检查肠炭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弓形虫病等疫病•视检胃肠浆膜、肠系膜:有无充血、出血、结节、溃疡及寄生虫寄生等。2.肺、心、肝的检验(红下水的检查)肺脏检查肺呛水、结核、肺丝虫、猪肺疫及各种肺炎病变。心脏检查猪丹毒、猪囊虫及恶性口蹄疫时的“虎斑心”。肝脏检查肝脏有
本文标题:动物检疫技术操作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4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