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基于TTM技术的肺癌诊断规范研究
132基于TTM技术的肺癌诊断规范研究周从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TTM研究室[摘要]目的:研究肺癌的TTM热断层图像规律,制定TTM诊断肺癌的指导性标准。方法:收集27例病理学证实的肺癌病例与27例非恶性肺部占位病例及27例体检正常的病例,共81例,分阶段进行盲法处理,分析并修正肺癌的TTM数据规律。结果:肺癌的TTM数据规律集中在内分泌三联平台、三大对淋巴结、大肠对应热源、肺对应穴位和病灶代谢热值的动态数据等指标上,有着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论:TTM是诊断肺癌的实用技术手段。[关键词]TTM肺癌诊断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增多趋势,临床早期发现肺癌主要依靠体检的X线、癌基因筛查,但二者都有许多不确切因素,有临床不适症状后的检查有X线、基因和CT、MRI、纤维支气管镜。这些检查,都有一定的放射性或创伤性。我们利用TTM技术进行盲法对照,发现TTM对肺癌的诊断有灵敏度、特异性高的数据规律,现报道如下。1一般临床资料病理证实的肺癌组患者、病理学证实肺部占位为非恶性肿瘤组(非肺癌组)患者和临床体检者(体检组)各27例,相关临床资料见表1、表2:表1样本临床资料分析组别男性女性年龄平均年龄肺癌组(n=27)171041-8255.70非肺癌组(n=27)151243-7656.10体检组(n=27)171041-8256.30表2肺癌组细胞学资料细胞学分类例数合计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819(70.37%)肺鳞癌5肺大细胞癌4小细胞肺癌88(29.63%)2研究方法2.1仪器与TTM分析软件133选用TTM系列中TSI-21型热扫描成像系统,精度为±0.05℃;图像分析软件采用TTM专用分析软件Version6.0。2.2数据信息采集与样本资料保管2.2.1TTM热断层信息采集扫描室和更衣室的温度控制在20±2℃;受检者在封闭、安全、无空气对流的更衣室内脱掉所有衣物、佩饰后裸体站立10-15分钟,然后进入扫描室进行第一次TTM信息采集;第一次结束后,采用20分钟舌下含化维C银翘片4片的方式给予药物干预,于含化结束后的20min、40min、60min分别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TTM信息采集。对经形态影像学证实肺部有实质性占位性的患者,在进行TTM检查后再进行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肺癌的病例27例,同样方法收集病理学证实非肺部恶性肿瘤患者27例和健康体检正常的标本27例。2.2.2TTM热断层信息与样本资料保管TTM数据信息及样本资料由专人保管并进行盲法处理,每阶段TTM数据分析时,需对评估师的工作电脑进行病例信息归零处理,研究结束后TTM原始信息及样本病历资料即解密。2.3TTM数据指标运用TTM分析软件Version6.0分析患者的心理压力(XL)、内分泌三联平台、锁骨上窝淋巴结不对称性(Fs)、腋下淋巴结不对称性(Fy)、颈部淋巴结不对称(Fj)、肺脏的异常热源的热值、形态以及结肠、直肠的对应热源。2.4研究步骤2.4.1肺癌TTM热断层图像规律初步分析由评估师对27例肺癌患者的TTM信息进行单盲法分析,然后结合病理学结论进行TTM热断层图像规律初步分析;2.4.2肺癌TTM热断层图像规律修正分析由评估师对上述54例肺癌患者、非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TTM信息进行单盲法分析,然后结合病理学结论进行TTM热断层图像规律修正分析;2.4.3肺癌TTM热断层图像规律修正由评估师对所收集的81例样本的TTM信息进行单盲法分析,然后结合病理学结论进行TTM热断层图像规律最后修订,制定TTM诊断肺癌的指导性标准。2.4.4TTM诊断肺癌的灵敏性、特异性验证与指导性诊断标准在综合分析和灵敏度、特异性检验后,制定TTM诊断肺癌的指导性诊断标准。3结果3.1对81例样本的最终TTM数据结果表3三组病例TTM数据比较TTM评估指标肺癌组(n=27)非肺癌组(n=27)体检组(n=27)133*非肺癌组2例三平台阳性和7例病灶热源孤立性的病例中,有1例出现在同一样本的数据上,经询问有胃癌、食道癌家族史;体检组3例三平台阳性和2例病灶热源孤立性的病例中,有2例出现在同一样本的数据上,经询问有分别有宫颈癌和肺癌、胰腺癌家族史。三平台阳性19(70.37%)2(7.40%)*3(11.11%)*两平台阳性5(18.52%)7(25.93%)8(29.63%)一平台阳性3(11.11%)18(66.67%)17(62.96%)锁骨上窝淋巴结F0.20-0.8022(81.48%)14(51.85%)13(48.15%)腋下淋巴结F0.20-0.8023(85.19%)10(37.04%)13(48.15%)颈部淋巴结F0.20-0.808(29.63%)4(14.81%)3(11.11%)胸背病灶对应热源23(85.19%)11(40.74%)7(25.93%)病灶热源孤立性24(88.89%)7(25.93%)*2(7.40%)*病灶热源形态不规则4(14.81%)3(11.11%)0病灶热源在肺区首先出现4(14.81%)00病灶热源先于淋巴结热源2(7.40%)00脊柱热源22(81.48%)8(29.63%)7(25.93%)穴位8(29.63%)1(3.70%)1(3.70%)大肠热源23(85.19%)2(7.40%)3(11.11%)镜像热源分析4(14.81%)2(7.40%)0动态测定,病灶TF上升25(92.59%)2(7.40%)03.2TTM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验证经检验,TTM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2.3%,特异性为93.4%。3.3TTM诊断肺癌的指导性标准通过对上述81例样本TTM数据的分析,并经临床的多病例单盲法验证,制定出TTM诊断肺癌的指导性标准,见表4。表4TTM肺癌诊断标准(指导意见)No.指标级别诊断标准1三联平台阳性I(1)临床初诊前9项中一级指标有3-4项兼2项以上二级指标,则可行临床初诊,即“需2淋巴结(颈部、锁骨窝、腋下)II133除外肺癌”;(2)临床疑似前9项中一级指标有2-3项兼2-3项二级指标,则可行临床疑似诊断即“肺癌?”或结合临床为“肺癌晚期”;(3);临床确诊符合临床初诊或临床一死标准且动态数据定性支持者,则可行临床确诊;(4)临床可疑前9项中一级指标有2-3项且动态数据定性不确定者,则可行临床可疑诊断;(5)炎性病变者或其它前9项中一级指标有1-2项且第11项定性为阴性者,则可行临床可诊断炎性病变者或其它。3督脉I4三焦俞I5肺积郁热冠状前位值I肺积郁热冠状后位值6肺积郁热冠状前位形状I肺积郁热冠状后位形状7肺积的镜像热源I8肺积的大肠热源II9纵隔II10动态数据I4讨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目前人类患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症的形成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因为:(1)癌症病理学改变的全身性,癌症的病理改变涉及到机体的心理、神经、内分泌、淋巴、免疫和局部病灶所在的脏器及其脏器所在的系统;(2)肿瘤转移的全身性,即使通过手术局部的肿瘤虽然切除或放化疗将局部病灶消灭,但残存在人体血液、淋巴系统及各个器官组织内的癌细胞或癌基因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再次被启动或激活,从而形成临床上肿瘤的“复发、扩散和转移”,如肺癌里面恶性程度最高的是小细胞肺癌,确诊时一半以上患者的血液中都已有癌细胞,大约有20%~30%出现脑转移,20%~35%的病人有腹腔淋巴结转移,20%~25%出现肝转移,10%出现心包浸润,5%出现肠转移。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了从全身热代谢的角度,采用多参数、多指标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无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属于良性恶性,其病理改变的本质都有一个共性:组织脏器新陈代谢的异常,并且这个异常的新陈代谢都遵循相同的两大基本原则,即物质不灭和能量守衡。代谢异常在物质方面表现为病理产物(包括中间产物)的增多,但它首先需要在细胞膜里进行量的累计,达到一定浓度才逐步释放到血液里被生化学检测出阳性结论和最后导致组织脏器的形态结构改变,即异常代谢的病理产物累积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临床才能作出相应明确的疾病病种);代谢异常在能量上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代谢热的高或低,如化脓性感染时可自我感觉到并被测定到局部的温度的升高,且这种代谢热在很快的时间内即可传导到体表形成红外线,可以采用特殊的133红外线设备进行分析。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医用远红外成像系统,品种繁多,从其成像设计原理上是否分为断层功能与非断层功能。TTM技术利用热电类比的原理,结合计算机的图像重建和断层功能,找到人体红外线热分布和热源深度的关系,从而得到内部热源的深度、热辐射值、热源的形状,该功能即是对热的断层功能。TTM对肺癌的诊断是依据一组参数,并且涉及到了人体的内分泌、免疫、淋巴和脏器的新陈代谢,充分考虑了人体的整体性和病理演变的过程性,因此具有功能影像学的特点。功能学的检测早于物质、形态学的检查,TTM可以及时、动态评估疾病的临床疗效;随着对TTM的进一步应用,TTM有望成为人类早期监测、预警恶性肿瘤发生的技术手段。
本文标题:基于TTM技术的肺癌诊断规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5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