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技术规程(下载)-海南省地方标准方斑东
ICS65.150B52备案号:21192-2007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DB46/T95—2007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技术规程2007-08-30发布2007-10-01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95—2007I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的。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向民、唐贤明、隋曌、李丙顺、王国福。DB46/T95—20071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Lamarck)苗种繁育场的建设要求、生物饵料的培养、繁育技术、收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3繁育场建设要求3.1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育苗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3.2育苗场环境育苗场应选择潮流畅通,进排水方便,通讯、交通便利,电力、淡水供应充足的地方。3.3育苗池条件育苗用水为砂滤海水,水深80cm~100cm,水温23℃~30℃,盐度27~34,pH值8.0~8.4,溶解氧保持在4mg/L以上,NH4+-N含量≤0.4mg/L。4主要设施育苗池为室内(或室外)深度为80cm~120cm的10m3~20m3圆形(或长方形)池子,室外池上方遮盖遮光率为95%以上的防晒网,池内布设气管和进、排水管,排水排污便利。配备供水系统、供气系统、配电系统、水处理系统等。5生物饵料5.1饵料的选择以海洋单胞藻为主,常用的单胞藻种类主要有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jiangensis)、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选择2种或多种单胞藻饵料效果好于选择单一饵料。5.2饵料的培养5.2.1一级培养提前1~2个月对藻种进行活化培养。接种比例控制在1:2~5之间,每隔5天~7天扩大接种一次,保持单胞藻始终处于指数生长期。5.2.2二级培养二级培养又称藻种扩大培养,其操作流程是:清洗培养器具→进水→对海水进行消毒→接入一级种→日常管理。DB46/T95—200725.2.3三级培养三级培养即为生产性培养。其操作流程是:清洗培养池→进水→对海水进行消毒→接入二级培养藻种→日常管理。6亲螺培育6.1亲螺选择挑选贝壳完整,活动力强,壳高4cm以上、体重50g以上的性成熟个体。6.2亲螺培育将亲螺放于池底铺有8cm厚沙层(砂粒大小为0.1~0.3mm)的培育池中培育。日流水量为100%,每天下午投喂饵料,饵料以杂鱼、虾、蟹为主,投饵量为亲螺体重的5%~10%,一般以第二天早上略有少量剩余饵料为适宜。每天早上8:O0~9:O0进行排水以及捞出鱼骨和残饵。6.3交配产卵让成熟的亲螺进行自然交配并产出卵囊。6.4卵囊收集排水至10公分水位后进行卵囊采集,将采集的卵囊清洗干净,用100mg/L浓度(PVP-I)消毒2min~5min后,置于孵化筐中,避免卵囊大量堆积在一起造成局部缺氧而影响卵的孵化率。6.5卵囊孵化在水温24℃~30℃、盐度28~30及充气条件下,受精卵经过5天~8天发育孵出面盘幼虫,幼虫穿过筐孔进入育苗池,而空卵囊和未孵化的卵囊则留在孵化筐中。气量控制:孵化时气充气量应较大,保持池水呈沸腾状态。7苗种培育7.1幼体培育7.1.1培育密度由于幼虫个体较大,其培育密度以控制在0.1个/ml~0.2个/ml为宜。7.1.2投喂管理浮游期幼虫以投喂小球藻、拟微绿球藻为主,金藻、扁藻和面包酵母等为辅。在卵囊孵化至6天左右开始向孵化池内注入新鲜的藻液,日投饵2次~4次,日投饵量2×104cell/ml~4×104cell/ml。每日适量(1×104cell/ml)使用一次生物免疫增强剂(海洋红酵母或酵母细胞壁)。7.1.3附着变态幼体经过12天~15天的培育出现眼点,幼体进入变态阶段,除了投喂单胞藻外,适量加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沸水烫5分钟,或-20℃冻24小时以上),使刚变态的稚贝能够摄食到适口的动植物饵料,顺利进行植物性饵料到动物性饵料的转换。7.1.4日常管理幼体换水:5d后每天换水一次,日换水总量为10%~20%。随幼虫生长更换换水器不同网目的网布,浮游期用孔径165µm的网布,变态后用孔径198µm的网布。7.2稚螺培育7.2.1稚螺前期培育投喂的饵料以卤虫的无节幼体为主,辅以具有诱食效果的虾、蟹肉糜等,用量以摄食后略有剩余为好。肉质饵料应投放到饵料台上,每天投喂鱼肉1~2小时后提起饵料台,检查肉质饵料上是否附有已变态的幼虫。每3m2~4m2安放一个饵料台。7.2.2稚螺中间培育用海水将养殖池冲洗干净,再用200mg/L浓度高锰酸钾进行消毒,15min~20min后分别用淡水及海水各清洗两遍。DB46/T95—20073将350µm网布筛取的海沙用淡水冲洗干净,用200mg/L的PVP-I消毒10min,冲洗干净后均匀铺放到消毒好的育苗池底,沙的厚度为2cm左右,加满水备用。在池中的入沙量要随苗种的生长逐步增加到10cm,要求海水盐度27~34,水温25℃~30℃,pH值8.0~8.4。稚螺由排水口收起,去掉杂物后称重计数,然后以5000个/m2的培育密度均匀布到养殖池中。及时投喂具有诱食效果的虾、蟹肉糜,以后可逐步掺加鱼肉糜等。日投饵量为稚贝体重的10%~40%,采取少量多投的原则,夜间的投喂量要适量加大。采用水深30~40cm流水培育,日换水率为100%~150%,每20天左右倒池一次。7.2.3稚螺管理稚螺有爬壁习性,在池内壁水面上方贴挂经海水浸湿的双层纱布,防止稚螺干燥死亡,并随时将池壁上的稚螺冲洗入池水中。采取经常冲洗和更换砂层方法,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8苗种收捕螺苗壳长达到0.6cm~1cm时即可收捕出售或进入商品螺人工养殖阶段。壳体光滑、花纹清晰,无杂物附着,软体部丰满且无脱壳,大小规格整齐,活动力强的苗种为优质苗种。种苗出池的方法有两种:⑴过筛法:将沙和幼螺置于350µm的筛网中在水中过筛,沙通过网布沉于水底,稚螺则留在筛网中。⑵诱捕法:停投一次饵料使幼螺处于适度饥饿状态,再把鱼肉投放到饵料台上,1小时左右提起饵料台,将附在鱼肉上的幼螺收集起来。
本文标题: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技术规程(下载)-海南省地方标准方斑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