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无菌技术(模拟现场)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模拟现场)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目的及适应证(10分)操作程序(90分)考评得分注意事项操作流程(30分)流程要点(60分)目的: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溶液、无菌区域被污染评估(3分)评估环境(3分)湿抹治疗台和治疗盘。清洁、干燥、宽敞、明亮,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5分)5分1.无菌包外包装不完整、过期或潮湿者应及时更换,溶液有混浊或絮状物者应废弃。2.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3.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的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有效期24小时。4.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已倒出的溶液不能再倒回瓶内。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5.无菌盘的有期为4小时。6.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如手套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准备(4分)自身准备(2分)用物准备(2分)①操作者仪表、意识、技术、知识的综合准备。着装整齐,修剪指甲,取下手表,洗手戴口罩(3分);②用物:无菌容器及持物钳、敷料缸、棉签、消毒液瓶、无菌溶液、无菌巾包、小无菌物品包、有盖方盘或储槽内盛无菌物品、无菌手套、弯盘、笔、抹布、清洁治疗盘。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无菌物品、无菌溶液符合要求(4分)7分实施(20分)无菌持物钳的使用(4分)①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无菌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2分);②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取出持物钳筒(缺罐)及持物钳置于治疗台面上,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2分);③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碰及容器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2分)6分无菌容器使用法(4分)①手持无菌容器,托住底部,打开无菌容器,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3分);②用毕将容器盖严,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3分)6分铺无菌盘及取无菌溶液(8分)1.单巾铺盘法:①取一方盘置于治疗台适当位置(1分);②查对无菌巾包有无破损、潮湿,灭菌指示标签是否变色及有无过期(1分);③逐层打开无菌巾包,查看包内灭菌指示卡是否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1块(1分);④将无菌巾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方盘内,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2分);⑤夹取无菌物品放入无菌盘内(2分);⑥将上层盖严,上下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反折2次,两边向下反折1次,注明铺盘、开包时间及方盘开启时间。(2分);2.双巾铺盘法:①取一治疗盘放于治疗台适当的位置(1分);②取无菌巾包,查对包有无破损、潮湿,灭菌指示标签是否变色及开包时间(1分);③打开无菌巾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出1块无菌巾,余物按折痕折好(1分);④展开无菌巾,由对侧向近侧平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1分);⑤取小无菌物品包,查对无菌巾包有无破损、潮湿,灭菌指示标签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区内,将包布折好放于治疗车的下层(2分);⑥查看灭菌日期及开启时间,用无菌持物钳在有盖方盒或储槽内夹取所需物品,并在敷料缸内夹取纱布1块,放入无菌区内(1分);⑦取无菌溶液,查看瓶签、瓶盖及溶液的质量,揭开瓶盖,手握标签面倒少许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套上瓶塞(3分);⑧查看无菌巾包灭菌日期及开包时间,打开无菌巾包,用无菌持物钳先将治疗碗移至无菌盘中央,再夹取无菌巾1块,双手展开,无菌面朝外,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无菌盘上,边缘对合整齐,剩余部分向上反折,不暴露无菌物品(2分);⑨消毒瓶塞翻转部分,盖严,注明开瓶日期、时间(2分)。注明铺盘日期及时间。取手套放于盘上。23分戴无菌手套(4分)①查看铺盘时间,打开无菌盘上层无菌巾1小部分(2分);②取手套包,对号码,查看灭菌日期、指示胶带是否变色(1分);③打开手套包,取出滑石粉,背对操作台将滑石粉扑在双手上(1分);④持手套反折部分向前向上取出手套,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之手伸入另一手套之反折部分依法戴好(2分);⑤揭开上层无菌巾,取纱布擦手套,使其贴合(1分)⑥操作完毕,脱下手套,整理用物,洗手,取下口罩(1分)8分评价(3分)自我评价(3分)①操作熟练、有较强的无菌观念(2分);②操作中始终坚持无菌原则(1分);③保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无菌溶液未受污染(2分)5分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模拟现场)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目的及适应证(10分)操作程序(90分)考评得分注意事项操作流程(30分)流程要点(60分)1.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2.补充能量和水分。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5.利尿消肿,降低颅内压。评估(3分)核对医嘱(1分)评估患者(1分)评估药物(1分)①核对医嘱,输液卡,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用法、输液速度,患者姓名及床号签字。(1分)②手持输液卡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口述:昏迷、小儿沟通障碍的病人查看腕带),交流、解释,创造温馨气氛。评估患者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意识状态、局部皮肤、静脉、心理活动(2分);③环境要求:清洁光线充足(1分)4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需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加药物3.根据病情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合理安排,使其尽快达到效果。4.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防止造成空气栓塞。5.输液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及时处理输液故障。6.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者必须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器。准备(4分)自身准备(1分)患者准备(1分)用物准备(2分)①操作者仪表(洗手、戴口罩、剪指甲)、意识、知识、技术综合准备(2分);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排空大小便(1分);③治疗盘(内盛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弯盘、药物、无菌持物钳、砂轮、压脉带、无菌纱布、剪刀、输液卡、笔、垫枕)、手消毒剂、锐器盒、输液架;用物准备齐全,摆放合理,用物、一次性用品、药物均在有效期内,质量符合要求,小儿及躁动者要准备夹板和绷带,不能下床的患者要准备便盆(7分)。10分实施(20分)配药(5分)①再次核对输液卡检查药物质量、检查配伍禁忌。(1分),②在输液瓶上写上床号、患者姓名、药名(0.5分);③开启并消毒瓶塞、安瓿及砂轮(用75%酒精)(1分);④再次核对输液卡、液体、安瓿锯痕并拭去玻璃碎屑(0.5分)⑤用无菌纱布包好并打开安瓿(1分);⑥取注射器并检查质量(1分);⑦抽吸药物(1分);⑧将药物加入瓶内;(1分);⑨;自已核对签名并请另一名护士核对签名(1分)⑩)检查并打开输液器(1分)将输液器及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内,固定通气管(1分)输液用物至治疗车,擦手、取口罩。10分穿刺(11分)①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1分);②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1分);③备好胶布(1分);④再次核对输液卡及安瓿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2分);⑤戴口罩、戴手套(1分);⑥选择血管后垫上小枕,并消毒穿刺点为圆心,直径>5cm范围的皮肤,系上压脉带(1分);⑦再次消毒皮肤两遍(1分);⑧分两步排气严禁带针帽排气(1分);⑨穿刺(1分);⑩松压脉带(1分);⑾打开开关,见液体点滴通畅(1分);⑿胶布固定口述:必要时用夹板固定。(1分)交待;⒀取走压脉带、小枕、拉袖。⒁根据病情调节速度。(1分);⒂脱手套,手消毒,取下口罩(2分);再次查对(1分);⒃再次查对、签名、挂输液卡。⒄整理床单位,助患者于舒适的卧位(1分);⒅交待注意事(1分)。(19)健康教育。(20)垃圾分类处理20分健康教育(4分)①严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4分);②局部及全身有不适者及时告知医务人员(3分);③讲解药物的基本知识(3分)。10分评价(3分)自我评价(3分)①护士坚持三查七对,无菌观念强,操作熟练,排气1次成功,穿刺一针见血(3分);②患者满意,输液通畅,无不良反应(2分);③与患者沟通良好(1分)。提问:10分6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模拟现场)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目的及适应证(10分)操作程序(90分)考评得分注意事项操作流程(30分)流程要点(60分)1.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2.适应证:任何原因导致的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评估(8分)评估环境(2分)评估患者(6分)(判断意识、呼吸、劲动脉搏动)①环境安全(1分);②呼叫患者(0.5分),轻拍其肩部(0.5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0.5分),立即呼救,寻求帮助(0.5分);③判断患者呼吸:看胸廓(0.5分)、听呼吸音(0.5分)、感觉有无气体呼出(0.5分),判断时间10秒,如无反应,立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0.5分);④判断患者劲动脉搏动:判断时间10秒,如无反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1分)。6分1.人工呼吸时注意充分开放呼吸道,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儿童及婴幼儿为1/3—1/2胸部深度),新生儿以2指按压。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儿童及婴幼儿,单人30:2,双人15:2)。尽可能不中断胸外心脏按压,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保证心脏得到充分血液回流。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上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离开胸壁。用力要均匀,不宜过轻或过猛,以免造成无效按压或发生肋骨骨折、气胸、内脏损伤、胃内容物反流等。无劲椎损伤者,使用按额托颌法。4.操作步骤以不延误抢救时机,抢救患者生命为基点,合理利用有效资源。5.复苏中及之后及时给予必要的健康宣教及解释,促进患者后期恢复。附:了解目的,熟悉流程,操作流畅,理解注意事项为综合考评要求。准备(4分)自身准备(3分)用物准备(1分)准备充分:仪表(1分)、意识(2分)、技术(1分)、知识(2分)的综合准备;②视情况准备纱布或手帕,硬板床或木板(1分)。7分实施(16分)开放呼吸道(4分)①置患者于硬板床上为仰卧位(2分);②解开上衣、腰带、去枕、暴露胸部。(2分);③施救者站于患者一侧④用纱布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3分)。⑤按额托颌(3分);10分人工呼吸(4分)①一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2分),拇、示指捏紧鼻孔,另一手托起下颌(3分),深吸气后口紧贴患者口部用力呼气,使胸廓抬起(3分),送气时间为1秒(2分);②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2分),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4分),另一手按压简易呼吸器,送气400—600mL/次(按压气囊的1/2—2/3)(2分),频率10—12次/min(2分)(要求掌握①②,考核任选一项)。10分胸外心脏按压(4分)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2分);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14分位,另一手压于此背上,双手指互扣,仅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2分),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质量垂直地有节奏下压,不能冲击式(2分);③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cm(儿童3cm、婴幼儿2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2分);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为1:1(2分);⑤按压频率:100次/min(2分);⑥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为30:2(2分)。判断复苏效果,行进一步生命支持(2分)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劲动脉搏与呼吸,如已恢复,行进一步生命支持(2.5分);反之,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与仪器到达(2.5分)(试教室考试可口述)。为患者穿好衣裤。5分健康教育(2分)①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要紧张(2分);②向家属解释介绍病情,取得合作(1分)3分评价(2分)自我评价(2分)①患者出现有效的复苏征象:口述(2分);②护士操作熟练、动作迅速、手法正确(3分)5分目的及适应证(10分)操作程序(90分)考评得分注意事项操作流程(30分)流程要点(60分)1.目的:经口、鼻腔、人工呼吸
本文标题:无菌技术(模拟现场)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7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