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工艺题:(60分)(一)、检测对象及要求:1、一锻制钢轴,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材料牌号为30CrMoA,制造过程为:下料→锻造→正火处理→粗车→调质处理→精车→磨削→出厂。所使用的线圈宽度为50mm,线圈内径为120mm,共10匝。要求检测工件表面缺陷,以高等级灵敏度探伤。请依据JB4730送审稿,验收级别为I级,编制该工件的磁粉探伤工艺卡,并填写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二)、编制工艺卡的要求:1、操作注意事项在附加栏内说明。2、操作程序应按检测顺序逐项填写。3、在工艺卡“编制”、“审核”、“批准”栏中填写其资格等级,职务和日期。图1锻制钢轴2磁粉探伤工艺卡产品名称工件规格材料牌号检测部位表面状况探伤设备检验方法紫外光辐照度、工件表面光照度标准试片磁化方法磁粉、载液及磁悬液沉淀浓度磁悬液施加方法磁化规范探伤方法标准质量验收等级不允许缺陷示意草图:附加说明:3工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预处理2磁化磁化顺序试片校核磁化次数磁化时间3检验与复验观察时机检验环境缺陷观察超标缺陷处理4记录记录方式记录内容5退磁6后处理7报告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4二.综合题(40分)某炼油厂一台在用航煤加氢反应器(见图2),容器技术参数如下:设计压力8.8MPa,设计温度340℃,介质为油气、氢气,规格Φ2600×93×15692mm;材质:大小头1和法兰1为奥氏体不锈钢锻件,人孔螺栓为35CrMoA,其余受压元件材质均为2.25Cr1Mo;B1焊缝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2004年4月对其进行首次内外部检验,按检验工艺要求对容器所有焊缝和人孔螺栓进行表面检测(注:2.25Cr1Mo为珠光体耐热钢,σb值范围440∽590MPa,其可焊性较差,具有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及回火脆化倾向)。人孔螺栓M30×360接管Φ219×16接管Φ219×16接管Φ219×16接管Φ325×20大小头1B1法兰1图2.航煤加氢反应器5检测条件:容器已通过置换和化验合格,内表面有少量介质残留物,外表面焊缝检测范围内的油漆已打磨干净,因装置检修工期很紧,容器旁边检修单位正在进行火焰切割和焊接作业,并不时有火星飞落。现有磁粉检测设备有:(1)CYE-3A交叉磁轭探伤仪(交流电、旋转磁场)(2)CDX-1磁轭探伤仪(交流电,磁轭带活动关节)(3)CY-1000移动型磁粉探伤仪(交流电,可连续调节磁化电流,无断电相位控制器)(4)CZQ-6000型直流磁粉探伤仪(三相全波整流电,磁化电流可预选)其它现有的器材和辅助工具:(1)线圈,内径为600mm,线圈宽度为150mm,共10匝(2)电缆线,长3m(3)支杆1付(4)A、C、D型灵敏度试片(5)白光照度计(6)黑光灯(7)黑光辐照计(8)荧光磁粉、非荧光磁粉、水载液、低闪点煤油载液。1.针对该在用容器人孔螺栓进行磁粉检测,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并在右边栏中说明依据或理由。(15分)工艺条件和参数依据或理由1)磁化方法()A、支杆法B、线圈法C、磁轭法2)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期()A、连续法B、剩磁法3)选择磁粉检测设备()A、CYE-3AB、CDX-1C、CY-1000D、CZQ-60004)选择的磁化电流类型()A、交流电B、三相全波整流电5)磁粉和载液组合()A、非荧光磁粉干法B、非荧光磁粉水悬液C、荧光磁粉干法D、荧光磁粉水悬液6)工件摆放位置()A、线圈内偏心放置B、线圈外缘C、线圈内正中放置7)磁化电流值()A、375AB、450AD、922A6工艺条件和参数依据或理由8)磁悬液中磁粉浓度()A、12g/lB、24g/lC、3g/lD、0.5g/l9)工件的检测环境条件应满足()A、可见光照度不小于500lxB、可见光照度不小于1000lxC、暗室内可见光照度不大于20lx,工件被检面处的紫外线强度应不小于1000μw/cm210)工件退磁方法()A、交流退磁法B、直流退磁法2.水磁悬液和油磁悬液各有何优缺点?针对该容器进行磁粉检测,你认为应选用哪种磁悬液合适?并简单说明理由。(6分)答:3.针对容器筒体、封头内表面A、B类焊缝磁粉检测,在以下四种磁粉检测方法组合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组合,并说明理由。(6分)(1)支杆法连续法,荧光磁粉水悬液(2)旋转磁场连续法,荧光磁粉水悬液(3)磁轭法连续法,非荧光磁粉水悬液(4)旋转磁场连续法,非荧光磁粉水悬液答:74.如图3所示,用电缆缠绕法检测Φ219×16接管D类角焊缝纵向缺陷,你认为灵敏度试片应放置在图示中A、B哪个位置合适?按照JB4730(送审稿)的规定,确定灵敏度试片的类型,并说明灵敏度试片的使用要求。(6分)ABI图3:电缆缠绕法检测D类角焊缝答:5、某检测人员用支杆法检测图2所示的B1焊缝内表面质量时,发现靠近接管熔合线处有整圈磁痕显示,便判定整条焊缝熔合线处存在着表面缺陷,你认为他的检测方法正确和判定依据充分吗?并说明理由。(7分)答:
本文标题:无损检测工艺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8870 .html